首页 理论教育 突破常规:做得不同还是做得更好?

突破常规:做得不同还是做得更好?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公司经常自豪地宣称他们的战略是“成为行业里最好的公司”,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是“最好”的!这其实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战略思维,做得更好还是做得不同?在最后一次讨论时,乔布斯已经换掉了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相反,他问道:“我们如何彻底改造零售店的模式?不要只想如何做得更好,我们要做到与众不同。”当我们“做到不同”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更好”,才能真正超越竞争对手!

突破常规:做得不同还是做得更好?

很多公司经常自豪地宣称他们的战略是“成为行业里最好的公司”,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是“最好”的!类似这样的战略宣言,你会经常听到,你自己也许也说了不少。这些言谈激情四射,却反映出了一些高管层对战略认知的浅薄。

如果你想胜出,很显然你应该争做最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道理,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其实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战略思维,做得更好(竞争趋优)还是做得不同(竞争求异)?这两种思维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竞争,以及如何竞争(见表4-1)。

表4-1 两种不同战略思维的对比

注:该表思想源于迈克尔·波特所著的《什么是战略》,由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完善。

2016年,苹果零售店诞生15年!2001年5月19日,第一家苹果直营零售店在加州开业。在亚马逊疯狂扩张的年代,很多零售店纷纷关门大吉,大家预言苹果零售店也难逃厄运。

乔布斯提议开办零售店这一战略设想时,董事会成员没人同意,大家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捷威计算机在开办200家郊区零售店后就走向了衰落。但是,乔布斯的观点与众不同:苹果和捷威的命运将会不一样,苹果零售店不是要开在房租便宜的郊区,而是要开在房租极高的闹市区。在最后一次讨论时,乔布斯已经换掉了大部分董事会成员。(www.xing528.com)

早在1999年,乔布斯就开始秘密面试苹果零售店的管理人员。据罗恩·约翰逊回忆,乔布斯没有问我们如何建立一家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零售店。相反,他问道:“我们如何彻底改造零售店的模式?不要只想如何做得更好,我们要做到与众不同。”

大部分零售店的传统想法是:郊区租金便宜,消费者购买电脑这种不常买的大件时,愿意开车去较远的地方,享受更实惠的价格。乔布斯的“非同凡想”是:苹果要开在最繁华街区的购物中心里,我们不能让顾客开10英里的车去看我们的产品,而是要在10步之内就能看到。

在一次战略研讨会上,一位苹果高管发言说:“我们创建一个如同四季酒店一样的零售店,酒店的服务人员并不销售任何产品,他们只负责服务和提供帮助。”对此,乔布斯非常认可。苹果零售店的销售人员因此被传授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销售价值观:不是销售,而是帮助顾客解决问题。苹果也改变了传统零售店的销售佣金模式,员工没有销售任务,没有销售佣金,公司不以此来奖惩员工。

苹果零售店崛起的案例告诉我们:与其相同,不如不同。竞争趋优会走向模仿,竞争求异才能走向创新。当我们“做到不同”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更好”,才能真正超越竞争对手!

追求做得更好时,我们的关注点是竞争对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只能使我们和竞争对手靠得最近,但是却无法超越,也让我们慢慢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关注。把超越竞争对手变成我们竞争的目的,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同质化”。

正如谷歌创始人拉里所言:“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那你绝不会实现真正的创新。当你与竞争对手为了市场占有率的几个百分点争得不可开交时,半路往往会杀出一个不在乎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者,用全新的游戏规则颠覆整个游戏。”

回到第1章所讲的“战略第一性原理”:战略的起点是客户,并不是竞争对手!因此,“好战略”不是逼近对手,而是为目标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传递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这样我们就能够以战略重新定义整个行业。

财富》杂志在2009年这样评价乔布斯:“企业家若能重塑任何一个行业,可以堪称其毕生成就,例如亨利·福特改革汽车生产工序等。然而能够同时改变四大现有行业的,乔布斯则是史无前例的第一人。”的确如此,乔布斯以“非同凡想、与众不同”的战略观高歌猛进,成功地重新定义了四大行业:个人电脑、音乐电影手机。不久之后,大家就发现了《财富》杂志的评价有所偏颇,因为乔布斯其实重新定义了五大行业,最后一个就是“零售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