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轴,而生产力常以单位主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因此,弄清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研究近代农村经济不可或缺。但是,关于近代,尤其20世纪30年代,有着大量的农业调查资料,而由于学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因而对资料的解读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资料,以求探讨近代农业的真相。
刘克祥先生曾把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的最高产量定在1932年,而不是1936年,意在说明抗日战争前全国农业生产力的衰微,但真相果真如此吗?(参见表20)
表20 1931~1937年全国主要作物总产量统计 单位:万市担
资料来源:刘克祥. 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近代史研究,2001(5):106,表16.
原资料来源:据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922页综合整理和补充编制。
原注:A. 杂粮包括大麦、小米、高粱、玉米、甘薯(5斤折粮1斤)、大豆,另增加豌豆、蚕豆、燕麦、糜(黍)子(原缺1931年、1932年燕麦、豌豆、蚕豆产量,以1933年数字代替)。大豆兼充粮食和油料,据1933年南北22省772县报告统计,大豆用途为51%充当人用食料、25%作家畜饲料,仅14%供他用(主要是榨油)。据此,将其列入粮食。
B.“其他”包括莜麦、荞麦、绿豆、豇豆和其他等。但这些作物产量数字不全。据1933年南北22省772县报告统计,上述产品占乡村人民食料的10%,故以粮食总产量的10%列入统计。
C. 油料包括油菜籽、芝麻、花生,但未计大豆、桐油。1931年、1932年芝麻、花生产量不详,以1933年数字替补。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商业处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和国民政府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编《东北经济小丛书》(3)农产(生产篇)数据,计算出表21。
表21 食粮农产物耕种面积及生产量总览(食粮别)(1931~1946)
(20-35) 单位:1 000市担
原注:(1)15省:包括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宁夏15省。22省:包括上列15省及江苏、安徽、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七省。
(2)1931~1936年平均数字系采用各省平均之合计,因小数及年份间断关系,故与六年总计平均有出入。
(3)1937~1946年平均数字系采用10年总计平均。附A甘薯按原生产量1/3折粮加算。
原资料来源:(1)中央农业实验所(内地各省),满铁及伪满洲农产物收获量预想调查联合会(东北)。
(2)1931~1936年,1946A. B. 系根据支那农业基础统计资料2(东亚研究所,昭和十八年三月版)。东北经济小丛书(3)农产(生产篇)(伪国民党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民国三十七年二月版),农报12卷1期、2期、5期(伪国民党中央农业实验所36年2、4及10月各版)资料所编制(即根据下面本统计资料表IV、V、VI所编制)。1937~1946系摘自中华民国统计提要P.17表5(伪国民党主计处统计局民国三十六年版)。
资料来源:中央商业处编. 经济参考资料·农业,1949-10-31:10~11.
我们由表21可以得出表22。
表22 全国主要食粮农产物产量 单位:1 000市担
注:(1)原缺1931年、1932年燕麦、豌豆、蚕豆产量,以1933年数字代替。
(2)甘薯5斤折粮1斤。
(3)1931~1936年平均数字系采用算术平均,因小数关系,故与合计或总计数字间有个位数出入。
完全按照刘先生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表23。
表23 全国主要农作物总产量(1931~1936) 单位:万市担
注:(1)将表22中单位千市担折合成万市担。
(2)“其他”包括莜麦、荞麦、绿豆、豇豆和其他等,以粮食总产量的10%列入统计。
(3)棉花产量据中央商业处编《参考资料·农业》,1949年10月31日出版,第118页。该表注明:1931~936年原系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资料。另据《中国银行民国二十五年营业报告》,“棉花产量,以前三年平均为16 000 000市担,去年则增至20 000 000市担,增加约25%”。
刘先生引用的是章有义先生的资料,而章有义先生利用的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和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东北经济小丛书》(3)农产(生产篇)。我们同样利用这两种资料,完全按照刘克祥先生的方法处理资料,得出的结论却是,1936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是305 788万担,超过1932年的305 504万担。再考虑到1936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2 098万担,超过1932年38.57%,似乎把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主要农产品最高年产量定为1936年是没有疑义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统计局也正是进行了全面考量,才把全国主要农产品最高年产量定为1936年的[53]。
实际上,近代以来,尤其20世纪以来,直至抗日战争前,中国农业生产力始终是在发展的,各项农业作物总产量始终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虽然在这期间,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个别年头产量有所下滑,但增长的势头始终没有逆转。然而,有些学者由于利用的资料有缺漏,对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对抗战前期进行了低估。许道夫先生《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第339页表5是又一个例子(参见表24)。
表24 稻、麦及杂粮产量 1914~1947年 单位:千市担
资料来源:许道夫编.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39,表5.
按照许道夫先生的比较,1931~1937年比1924~1929年减产13.88%[(2 549 474-2 195 486)÷2 549 474]。但我们若以表24计算的1931~1936年的实际平均产量与其相比,则情况截然相反,即1924~1929年平均产量=稻、麦及杂粮产量+大豆产量[54]=2 549 474+ 275 259=2 824 733千担,而我们计算的1931~1936年平均年产量为2 954 790千担,则1931~1936年平均年产量反比1924~1929年增长4.61%。
刘克祥先生曾经指出:在许道夫所作的统计中,1924~1929年的人均谷物数量猛升,而1931~1937年陡降,是将1924~1929年的常年产量直接同1931~1937年的实际产量进行比较所致。[55]刘先生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即许道夫作为比较标准的1924~1929年的稻、麦、杂粮产量是按十足丰年的七成五来估计的常年产量,但是,他所谓的1931~1937年的稻、麦及杂粮产量,不是实际产量,而是利用不完全的统计资料得出的有缺漏的数据。
由此可知,许道夫所用的1924~1929年的数据是要大打折扣的。该书第12页亦声明:“1924~1929年见《统计月报》1932年1~2月合刊农业专号,为常年数。”
平常年产量和实际年产量通常有很大差距,如1929年全国小麦的实际年产量只有平常年产量的80.8%,籼稻只有57.9%。[56]
可见,如果用1931~1936年的实际产量和1924~1929年的实际产量相比,增产幅度还要大。
1924~1929年和1931~1937年棉花产量的比较也同样存在以上问题(参见表25)。
表25 油料作物及棉花产量 1914~1947年 单位:千市担
资料来源:许道夫编.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41,表11.
其中,1931~1937年较1924~1929年全国棉花减少16.06%。[57]
但我们从同书211~212页“表3主要棉产省区皮棉产量”的数据上又发现了与此矛盾的情况(参见表26)。
表26 主要棉产省区皮棉产量(1919~1948年) 单位:千市担
资料来源:许道夫编.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11~212,表3.
原资料来源:国民政府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及全国纺织业联合会合编. 中国棉产统计,1948.
注:湖南缺1924~1928年数据,以其1929年数据代替。四川缺1924~1934年数据,以其1935年数据代替。其共计数原有错误,现予以更正。
由表26可得出,1924~1929年和1931~1937年的全国主要棉产省区皮棉平均产量。1924~1929年全国皮棉平均产量为9 630.17千市担,而1931~1937年是11 803.14千市担,1931~1937年较1924~1929年全国皮棉增长22.56%,与许道夫统计的全国棉花减产16.06%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我们的比较是用实际产量同实际产量相比,而许道夫先生是用常年产量同实际产量相比。许道夫先生统计的1924~1929年的全国棉花产量根据的资料同样是《统计月报》1932年1~2月合刊农业专号,和前述表25中1924~1929年全国粮食产量一样,仍然是常年产量,用1924~1929年的全国棉花常年产量与1931~1937年的实际产量相比,难怪会再次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这一例证让我们为面前存在的统计陷阱感到不寒而栗。况且,许道夫先生的两组比较(1924~1929年和1931~1937年稻、麦及杂粮产量、油料作物及棉花产量比较)至今犹为人广为引用[58],更使人在统计数据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对于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估计,让我们套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要警惕高估,但主要是防止低估,因为我们还没有从低估的阴影下走出来。
要正确对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进行历史定位,就要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在横向比较方面,文山、高洁先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统计年鉴》,将中国1934~1938年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与美国、法国、日本、阿根廷、土耳其、埃及、印度等国家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中国各项作物的单产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相互比较的八个典型国家中,中国的水稻单产占第五位,小麦单产占第四位,玉米单产占第四位,本应属中等水平。但是由于中国单产较高的水稻种植面积大,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水稻总种植面积中占30.02%,因此中国的粮食平均单产就上升为八个典型国家的第三位。如果不谈农业的技术构成和经营方式,仅就单位粮田的生产效率而论,说中国处于世界中上等水平决不是言过其实。”[59]
文山、高洁先生还在粮食作物的劳动生产率方面进行了纵向比较(参见表27)。
表27 1916~1951年中国粮食作物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文山,高洁.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粮食效率和水平. 经济科学,1982(4):67,表10.
从1916年到1936年,每个农业劳动者的产量从1 331斤提高到1 725斤,增长了近30%。1941年后,劳力数开始回升,劳动生产率因而逐渐下降,到1951年,虽然粮食总产量已经超过1936年的水平,但是劳动生产率却只有1 479斤,比1936年减少了246斤之多。
我们的研究和文山、高洁先生殊途同归。
1957年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高粮食产量年,达到超记录的19 500万吨,较1949年增长72.26%[60]。清末至20年代,稻谷、小麦、杂粮的平均亩产量达到199斤,尚超过1957年(参见表28)。
表28 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与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农产品亩产量比较 单位:市斤/市亩
资料来源:(1)汪敬虞主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中册). 人民出版社,2000:12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 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农业出版社,1989:150、152、162、146.
注:新中国成立后年度是指达到或接近清末至20年代亩产量的年度。
1914~1918年和1949~1953年主要农产品总产量比较,除棉花较少,麻类接近外,粮食、油料和烟叶均超过1949~1953年(参见表29)。
表29 1914~1918年和1949~1953年全国主要农产品总产量比较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1)许涤新,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0:1078,乙表一“农业产值估计,1914~1918年平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 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农业出版社,1989:146、191、189、203、214.
注:(1)1914~1918年数字原为万市担,今按每市担=100斤,每吨=2 000市斤折合成吨。
(2)其中粮食包括大豆,油料不包括大豆。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农业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我们要说明30年代中国农业的历史地位,就应把它同50年代相比较(参见表30、表31和表32)。
表30 1931~1937年与1951~1957年农产品平均亩产量比较 单位:市斤/市亩
资料来源:(1)1931~1937年数字取自章有义编.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 三联书店,1957:926.
(2)1951~1957年数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 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农业出版社,1989:150~158、164、189、195、197、193、163数据计算.
注:(1)1931~1937年和1951~1957年平均亩产量都是1931~1937年和1951~1957年的算术平均数。
(2)大麦1951~1957年平均亩产量是1957年一年亩产量。
1931~1937年农产品平均亩产量除稻谷、棉花略低于1951~1957年外,其他各种农产品平均亩产量均超过1951~1957年,这起码说明,30年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大致相当于50年代的水平。
表31 1931~1937年与1951~1957年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比较 单位:市斤
资料来源:(1) 1931~1937年数字据刘克祥. 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近代史研究,2001(5):108,“表17全国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统计”.
(2)1951~195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 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农业出版社,1989:146、189、191、214数据计算,是1951~1957年历年总产量的算术平均数。
(3)全国总人口平均数据《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第6页。根据该两组数据,得出1951~1957年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
表32 20世纪30年代与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比较 单位:市斤
资料来源:(1)刘克祥. 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近代史研究,2001(5):108,表17“全国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统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 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农业出版社,1989:146、191、189、214.
注:新中国成立后年度是指接近、达到或超过1931~1937年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的年度。
即使用我们认为低估了的刘克祥先生计算的1931~1937年全国农产品平均占有量与1951~1957年相比,各项指标,除棉花外,都超过了1951~1957年的水平,1956年才达到1931~1937年粮食人均占有量,1982年才达到1931~1937年油料人均占有量,1950年才达到1931~1937年棉花人均占有量,1981年才达到1931~1937年烟叶人均占有量。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抛开贫富分化的阶级因素(恐怕又有人会说我抹杀阶级差别,但我实出无奈,因找不到包括阶级差别在内的全国统计数据,正像我们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农产品被富人消费,有多少农产品被穷人消费一样),20世纪30年代国人(包括农民)的农产品消费水平与50年代差不多呢?
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讨论今后还会长期延续下去。不同的学者还会拿出不同的资料说明不同的观点。哲人说过,如果几何公理触犯了人们的利益,人们也会推翻它。
刘佛丁先生曾批评有些学者:“从先验的观念出发,摘引关于局部地区或企业的文献资料,推论全国,以短时间内静止的孤立研究取代长期的动态分析,在缺乏宏观统计计量的情况下,即作出质的结论。”[61]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讨论中,能够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更多从经济史的角度,打开宏观的视野,用统计数据说话,使讨论更加深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注释】
[1]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0(4):111.
[2]郑起东.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再论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1).(www.xing528.com)
[3]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0(4):108.
[4]何延铮.三十年代初期河北定县一百二十三户生活水平调查.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80.
[5]陈明远.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936年一块银元折合今天35元以上。今以35元计,定县20家平均所得为547.429银元,可折合人民币19160.015元,按其家庭平均7人计算,每人可得2737.145元。2011年,我国拟将贫困线标准提高至1500元,定县20家人均纯收入等于我国2011年贫困线人均纯收入的1.82倍。
[6]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67~469.
[7]杜修昌.农家经济分析:1936年我国四个地区177农家记账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1985:2.
[8]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26;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0(4):107.
[9]夏明方.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2):214~215;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28.
[10]郑起东.再论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105.
[11]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33.
[12]郑起东.再论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105~108.
[13]夏明方.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2):230~238.
[14]刘佛丁,陈争平.高阳织布业的历史和现状.河北学刊,1984(6):56.
[15]丁世洵.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九年的高阳布业.南开学报,1981(1):24.
[16]高阳织布业简史.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6~7.
[17]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5):112.
[18]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5):106,表16.
[19]陈华寅.民国十八年中国人口总数之推测.统计月报(2卷9期),1930:52.刘克祥先生前引文108页表17注明引用此资料,但不知为何并未利用此数据,而使用了452 791 069人这个未注明资料来源的数据。
[20]王士达.最近中国人口的新估计.社会科学杂志(6卷2期),1935:201.
[21]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5):108.
[22]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年鉴(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34:18.
[23]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39,表5.单位原为千市担,现化为斤。
[24]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41,表11.单位原为千市担,现化为斤。
[25]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5):112.
[26]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77~78、85.
[27]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87.
[28]张之民.辽宁近代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5(3):18.
[29]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144.
[30]H.钱纳里(H.Chenery).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原版序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1]王子健.中国土布业之前途.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127.
[32]冯紫岗编.嘉兴县农村调查,1936:128.
[33]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吴兴农村经济.上海: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29.
[34]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6:436.
[35]侯厚吉.农村手工业与我国对外贸易.农行月刊(3卷6期),1936:6~7.
[36]1949年8、9两月,中央商业处为了迎接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对于经济资料的统计,进行了系统整理,发动了近百人力,翻阅了近万册有关统计书表,其中包括8个图书馆,以北京图书馆、静心斋、太庙书库为中心,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地质调查所、矿冶研究所、市委研究室等,广蒐旁辑,历时两月,就急需的矿业、工业、农业、出入口贸易四大类的一切资料,汇集成册,以便有关部门参考。其中农业部分主要依据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资料,如上表即是如此。但与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106页)“表16,1931~1937年全国主要作物总产量统计”相比,其棉花各年产量都远较本表为低,1931年仅为本表一半,1932年和1935年仅为本表65%,且其数量忽高忽低,故本文对其1931~1937年全国棉花总产量统计存疑。
[37]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生态与社会变迁——兼论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不成立.中国农史,1999(1):58.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6:189.
[39]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32.
[40]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32.
[41]何秀荣等.中国国家层面的食物安全评估.中国农村观察,2004(6):18.
[42]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0(4):113.据上述何文标准折合。
[43]B.R.Hamaker, A.W.Kirleis. 王寅,肖海军,译.蒸煮对高粱和玉米蛋白质特性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杂粮作物,1988(2).
[44]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32.
[45]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314.
[46]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0(4):115.
[47]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近代史研究,2010(4):116.
[48]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33.
[49]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28.
[50]何廉.棉产在河北农村经济上之地位.方显廷主编.中国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38:192.
[51]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0.
[52]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01.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234.
[54]1924~1929年大豆平均产量见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41,表11 .
[55]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5):110~111.
[56]张心一.今年粮食问题的一种研究.国民政府立法院统计处编.统计月报,1929,1(9):11. “民国十八年各省农产收获与平常年收获比较表(据立法院统计处各省农况报告),立法院统计处制”。
[57](19 177千市担-16 097千市担)÷19 177千市担=16.06%。
[58]郑庆平.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基本估计.晋阳学刊,1994(6):37;托马斯·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80~281.
[59]文山,高洁.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粮食效率和水平.经济科学,1982(4):66.
[60]赵琳.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看法与建议.北方经济,2005(7):5.
[61]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著.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