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区位的宅基地整治退出实践经验分享

基于区位的宅基地整治退出实践经验分享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宅基地利用中的这些问题和土地特点,宅基地整理退出不能采取强拆和农民上楼这种完全行政化手段,一般采取“规划+改造+入市”的方式进行宅基地整理退出。(二)远离城区的宅基地整理方式:中心村建设模式和村内改造模式远离城区的宅基地,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辐射较小,土地价值升值空间有限,并且本集体内部房屋流转积极性也不高,更需要通过宅基地整理方式退出。

基于区位的宅基地整治退出实践经验分享

由于宅基地退出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近郊区与远郊区之间的退出呈现不同特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整理退出模式。

(一)城乡接合部农村宅基地整理方式:规划先行、集体建设用地 入市

城乡接合部随着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成为城市拓展的主要空间。农户非农收入较高,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不强,但是对房产的财产意识强烈,宅基地隐形入市大量存在,这种自发入市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基于宅基地利用中的这些问题和土地特点,宅基地整理退出不能采取强拆和农民上楼这种完全行政化手段,一般采取“规划+改造+入市”的方式进行宅基地整理退出。北京市2010年启动50个城乡接合部重点村建设工程,按照“一村(乡)一策”优化规划方案,启动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储备、回迁楼、棚户区改造等整治项目。在拆迁补偿上,对农民集体房屋拆迁参照国有土地征地拆迁政策进行补偿安置。对于整理出来的宅基地,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允许村集体土地上建租赁房,允许村集体“自征自用”利用集体土地发展非农产业。集体租赁土地和厂房收入随着产业发展增长很快,同时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让农民成为有资产的市民。(www.xing528.com)

(二)远离城区的宅基地整理方式:中心村建设模式和村内改造模式

远离城区的宅基地,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辐射较小,土地价值升值空间有限,并且本集体内部房屋流转积极性也不高,更需要通过宅基地整理方式退出。整理的方式主要是“规划+改造”,常见的有中心村建设模式和村内改造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也就是“合村并居”,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对新村建设的布局、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村内改造模式也就是“村庄整治”,该模式主要是基于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旧村改造,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两个模式对政府权力、官员工作热情依赖性较强,虽然能够带来宅基地退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复垦、村庄环境等综合效益,推进速度快、成效明显,但是所需资金多,权属调整、安置补偿等方面的难度较大。此外,还有一些自然经济条件较差的远郊村适合采取异地搬迁模式,复垦后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林业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