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直为美国所主导,主要服务于美国和发达国家,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导致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批评。与此相适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直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党的文献中,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主要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认识仍停留在国际政治经济新旧秩序层面,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东西方对抗的时代特征。
以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兴起为分水岭,经济全球化进入近20年的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新同样反映在党的文献中。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但此时的“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目的仍是“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可以看出此时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含义停留在贸易投资领域。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4次提及“全球经济治理”,用一个专门部分阐述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包括积极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积极参与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此时的“全球经济治理”外延有所拓展,包括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2016年,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我国提出全球经济治理应包括贸易投资、金融、能源、发展等领域,首次形成了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不仅如此,以二十国集团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在中国引领下,正凝聚重要共识。2017年,在二十国集团德国汉堡峰会的“稳定、未来、责任”三个关键主题词,同杭州峰会精神与成果一脉相承。杭州峰会的主题和成果契合德国主办汉堡峰会的设想,德国因此致力于落实相关行动计划。(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