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析1992-2001年经济全球化阶段

深入探析1992-2001年经济全球化阶段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深化理解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成果是我国坚定推进“复关”和“入世”谈判。1986年7月10日,我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1992年10月至1995年1月,中国工作组先后召开八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复关”谈判的基本内容。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深入探析1992-2001年经济全球化阶段

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深化理解经济全球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深化理解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成果是我国坚定推进“复关”和“入世”谈判。随着国内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初步具备了加入多边贸易体制、更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性条件。1986年7月10日,我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理事会成立“关于中国缔约方地位工作组”,中国的“复关”谈判开始。审议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究竟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复关”谈判审议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1992年10月,关于中国缔约方地位工作组第11次工作会议作出决定,结束对中国经济贸易体制的审议,中国“复关”谈判迈出关键性步伐。工作组着手准备转入议定书起草和谈判阶段。1992年10月至1995年1月,中国工作组先后召开八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复关”谈判的基本内容。

1995年6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观察员。1995年11月,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复关”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组。2001年9月,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达成一致,标志着历时15年的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全部完成。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世贸组织以规则为基础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通过全球经济贸易整合进而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中国经济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深化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复关”“入世”谈判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我们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0]。

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又做了进一步的深化,认为我国经济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显,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将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将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国际关系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11]。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随着我们对经济全球化认识的深入,“复关”和“入世”谈判稳步推进,“多边贸易”“国民待遇”“规则”等开始写入党的文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改革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创造条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12]。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写入了“多边”一词,指出“积极参与和维护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双边和多边贸易相互促进,实现市场多元化”,并进一步强调了“国民待遇”“规则”等,如“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已经从双边和技术合作进入了多边视野。多边贸易成为发展多种形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渠道。

从可检索的党的文献看,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经济全球化”概念,但是延续在历年党的文献报告中重视科技的做法,使用了“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继续增长。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经济全球化”概念,并将其与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进行对比。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14]。(www.xing528.com)

通过梳理党的文献可以发现,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极大激发了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国内各界认识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热情普遍高涨。从谷歌学术检索看,1992年至2001年研究经济全球化的中文文献多达9 460个,而1978年至1992年这一中文文献数目仅为1 230个,前者文献数目为后者的近7.7倍。国外学者研究经济全球化的频度更高,1992年至2001年涉及的英文文献多达401 000个,而1978年至1992年的英文文献数据仅为14 800个[15],前者文献数目为后者的近27.1倍。

经济全球化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研究现象也可以从新闻报道“经济全球化”进行佐证。以美国《纽约时报》为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报道中平均每周出现1次和3次“经济全球化”,但到了2000年,报道中平均每周出现10次,全年共出现514次。另外,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在1999年以前的报道中从未出现过[16]。

客观看,这一时期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较为集中,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回合顺利结束,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的市场开放,为经济全球化大发展营造了规则和制度环境。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受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新自由主义及其政策影响,全球市场化改革和放松经济管制成为政策主导方向。1989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开始朝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南北贸易投资活动增多,全球市场因此日益扩大和深化。各国推动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国家关税税率降至4%以下,发展中国家约降至10%,取消经常账户外汇管制的国家从1970年的35个增加到1997年的137个[17]。

除了上述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因素外,党的文献一直在强调的技术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科技的不断突破,特别是民航客机等运输工具、集装箱等运输方式的标准化,跨境的货物与人员的流动效率大大提高,电话、电脑互联网技术等通信科技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降低了交流成本,极大消除了货物与货物、人与人的时空障碍,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第三大因素是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推行的“金融大爆炸”自由化改革,国际金融市场深化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市场交易解除管制,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商品不断出现,金融科技(FinTech)等金融交易技术不断突破,发达国家基本解除资本账户的外汇管制,发展中国家多数放松了资本跨境流动。上述举措使得国际资金可以自由跨境流动,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跨境并购年均额从1990年的1 000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7 000亿美元,其间跨境并购额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0.5%增至2.5%。1999年跨境并购额占全球并购额的1/3,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的4/5[18]。跨境资本流动特别是跨境并购活动极大带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指标看,国内生产总值与货物出口的增速是一个重要指向。从表9.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18世纪以来,货物贸易出口增速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特别是1990年至1999年期间,货物贸易出口增速与世界经济增速的比值为3.3,超过以往时期,表明经济全球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大发展。党中央也在这一时期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复关”和“入世”谈判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表9.1 1720年至1999年世界经济和货物贸易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WTO(1998,2000),Annual Repor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