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步认识经济全球化阶段:1978年至1992年

初步认识经济全球化阶段:1978年至1992年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认识经济全球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准备。由此看来,当时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尚处于萌芽状态。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就,认为“这九年是建国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都是同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初步认识经济全球化阶段: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认识经济全球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准备。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日本和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苏联经济深度调整但收效不明显。国际石油危机、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滞涨现象无能为力为发达国家经济敲响了警钟。世界科技变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力进一步扩大。柏林墙倒塌、东欧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和苏联解体事件进一步加深了世界经济整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全会讨论了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认为党和政府的对外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我国在发展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成就。”“现在就应当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会议召开前的一段时期,我国领导人访问了亚非拉地区和欧洲地区,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全会判断“战争危险仍然严重存在”。与此同时,全会要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由此看来,当时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尚处于萌芽状态。

时隔四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致开幕词指出,“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人类进步事业”[2]。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继续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要在统一计划、统一政策和联合对外的前提下,发挥地方、部门和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反对任何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3]。加紧经济建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三大任务,其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由此可见,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的重心农村转向城市,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尽管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国际性的经济技术联系仍然很密切,闭关自守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4]。这一时期,中央敏锐地观察到了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技术联系密切,而这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由此,党中央提出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改革开放的需要更为迫切。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投资活动的跨境发展,国际组织和一些学者研究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增多,“全球化”一词于1985年被提出[5]。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就,认为“这九年是建国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九年”指1978—1987年),这都是同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正在形成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围绕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调整外交格局和党的对外关系,发展了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更多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东西方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正确选择进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努力推动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继续发展”[6]。党的十三大报告还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包括“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等,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我国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认识,对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新的提高。(www.xing528.com)

1989年政治风波后,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不变。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充分肯定了十年来建设和改革的成就,如实估计了经济工作中面临的困难[7]。“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不变的方针。在整个治理整顿期间,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对外开放与治理整顿互相促进”[8]。在三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我国依然继续积极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真诚合作,为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应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9]。

纵观这一时期,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特点是主要国家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对各自的国内政策和对外关系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美国经过越南战争水门事件,国内经济低迷,国外面临新的挑战,军事上、地缘政治上的对抗来自苏联,经济、贸易上的竞争来自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国家反对美国施加的强权政治,要求改变国际经济秩序。为此,美国调整了对华政策,尽管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留下的障碍还有待进一步排除,但中美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1985年年末,美苏首脑会晤后,从高级对骂转到了高级对话,双边关系已有改进,气氛有所缓和,双方继续保持各级别对话的势头以寻求妥协,美苏双方也在试图调整政策做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德统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更为明朗。

总的来看,我国在这一时期及时研判国际形势变化,看到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技术变革的重大影响,紧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经历了国内外重大事件变化,但一直坚持对外开放。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上世界经济舞台。1980年至199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由380亿美元增加到1 130亿美元,增长近2倍,这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