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览主题提炼与传播效果」

「展览主题提炼与传播效果」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题提炼和立意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展览传播的思想水准。主题提炼的结果往往反映在展览标题(名称)上,标题是展览主题的集中表现,被誉为展览的“眼睛”或“灵魂”。例如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总统厅”和“战争厅”展览的主题提炼就非常精妙。(一)温州市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主题提炼2001年,在筹建温州市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时,专家们就展览宗旨和主题进行了讨论。

「展览主题提炼与传播效果」

主题是展览的灵魂,贯穿于展览的全过程。主题提炼的任务是要在对大量与选题有关的学术资料和藏品资料研究和含化的基础上,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概念、从具体到一般的高度概括、抽象和升华,进而从教育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提炼出一个能统领整个展览的、个性鲜明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展览主题。主题提炼和立意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展览传播的思想水准。展览主题提炼愈充分,立意就愈高,展览的意义、思想性和教育性就愈强,切忌平铺直叙、就事论事。

主题提炼的结果往往反映在展览标题(名称)上,标题是展览主题的集中表现,被誉为展览的“眼睛”或“灵魂”。展览标题不仅要做到宏观提炼、高度概括、形象点题,更要给观众强烈的第一印象,一个展览能否吸引观众,标题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总统厅”和“战争厅”展览的主题提炼就非常精妙。其中,“战争厅”内容包括九大部分:(1)独立战争(美国人VS英国人);(2)领土扩张战争(美国人与印第安人战争、美西战争争夺殖民地等);(3)国内战争/南北战争(1861—1865年);(4)一战;(5)二战;(6)冷战;(7)越战;(8)1989年至今,包括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海湾战争、2001年“911”事件、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9)荣誉勋章(表彰人与精神)。策展人将其主题提炼为“自由的代价——战争中的美国人(The Price of Freedom—Americans at War)”。“总统厅”内容也包括九大部分:(1)创设总统制(版面蓝色);(2)庆祝就职(版面蓝色);(3)总统角色(版面蓝色);(4)作为总统的标志和家的白宫(版面棕色);(5)总统权力的限制(版面蓝色);(6)刺杀与哀悼(版面黑色);(7)民众想象中的总统(版面橙色);(8)总统制后的生活(版面蓝色);(9)至高权力(强调在公众手上,投出关键的一票)(版面橙色)。策展人将其主题提炼为“光荣的负担(A Glorious Burden)”。

以下举例具体说明。

(一)温州市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主题提炼

2001年,在筹建温州市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时,专家们就展览宗旨和主题进行了讨论。

在展览宗旨方面,大家认为,温州博物馆首先要让温州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温州老百姓爱国爱乡的情怀;其次让外地人(包括国际游客)了解为何温州人在20世纪末能够创造民营经济的奇迹,为何与众不同。

在展览主题方面,大家认为,从历史上讲,温州是个边陲小镇,这里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虽然近代开埠较早,但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温州依然是个不发达地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里远远没有内陆地区城市的文化底蕴那样深厚,显然,按常规做温州地方历史陈列会感到非常困难。但是,经过对温州历史文化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温州历史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温州历史文化的高潮和亮点是在当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资源匮乏、国家投入少、经济基础差的温州缘何能创造出经济奇迹,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迅猛、最具活力的地区?其实这是由特殊的历史基因和地理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从历史上移民文化的角度看,温州地处沿海,历史上属于荒僻之地,人烟稀少。三国时期和南宋时期的战乱导致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逃亡南迁,他们历经周折迁徙到温州一带。居无定所的动荡生活,自然使他们形成了无拘无束、独立思考、敢冒风险和不满足现状的性格。

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分析,历史上,温州地域文化受“浙东学派”影响较大。南宋永嘉人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和永康人陈亮等“浙东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功利之学”,强调“义利双行”“农商并举”“道不离物”。这种理论与“儒家学派”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程朱学派”的“穷天理,去人欲”“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儒家主流观点直接相悖。温州是叶适治学之地,“义利双行”的理论长期影响了温州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人类生存地理环境看,温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不足3分地,而且是贫瘠土地。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致使温州人不像中原人民那样对土地依恋,不可能“固守田园”,他们又始终背负求生存、求温饱的压力,贫穷培养了他们冒险、创新、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此外,近代开埠以后,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浸透,既刺激了温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冲击了温州人的思想观念。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温州形成了一股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方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它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温州精神”是温州特殊的文化传统、特殊的社会人群、特殊的生存环境孕育出来的。这些历史基因和地理环境造就了温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当这些“历史基因”和精神文化遇到改革开放的东风,自然就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造就了当代温州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辉煌成就。

基于对温州历史文化的上述分析,最后将温州历史文化展览的主题确定为:“温州人和温州精神:一个生存与开拓的故事”。整个展览由“东瓯王国”“中央王朝下的东瓯”“开埠以后”“今日温州”四大单元组成,其中前三个单元是过程和铺垫,最后一个单元是结果和高潮。

(二)邓小平故居陈列主题提炼

为纪念邓小平诞生100周年,2004年8月13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开馆。陈列馆位于邓小平故居旁,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纪念邓小平为专题的博物馆。邓小平故居陈列根据邓小平一生三个方面的杰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苦探索,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建立不朽功勋,提炼出本展览的主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语录“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

(三)西柏坡纪念馆陈列主题提炼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陈列馆开放于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后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改完善。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期间明确指示西柏坡纪念馆的展览要与时俱进,抓紧改陈,提高教育效果。2003年,西柏坡纪念馆改陈开放。

西柏坡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根据西柏坡时期(1947年至1949年)党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三大战役”和“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提炼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重大主题。(www.xing528.com)

(四)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溥仪的一生”主题提炼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建立在伪满皇宫旧址上的宫廷遗址博物馆。伪满皇宫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时居住的宫殿,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一生曾三次当皇帝,又三次下台。既做过末代皇帝、复辟皇帝,也做过傀儡皇帝,曾做过囚犯,也做过公民,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不同时期。尤其在充当伪满洲国皇帝期间,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他出卖民族利益,伙同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推行血腥殖民统治,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成为民族的罪人。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没有将他推上断头台,而是采取惩办与宽大、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对其进行改造,使他脱胎换骨、悔过自新,后半生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之人。

博物院基本陈列根据溥仪的人生节点——“末代皇帝”“天津寓公”“伪满皇帝”“特殊战犯”“共和国公民”,提炼出“从皇帝到公民——溥仪的一生”这一个性鲜明的主题。

(五)无锡博物院革命史基本陈列“肩负民族复兴期望的无锡人”主题提炼

2007年10月新建成的无锡博物院由原无锡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当初,在策划设计革命史基本陈列时,如何选定和提炼无锡革命史基本陈列主题,是困扰展览策划设计的一个难题。因为较之江西、湖南等革命老区的城市,无锡市革命史并没有出彩的亮点。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无锡革命史有与其他革命城市不同的特色,即在近现代风雷激荡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无锡涌现出了一批肩负起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仁人志士,他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对中华民族解放和国家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是炎黄子孙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更是无锡人的骄傲。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分析,最终将无锡革命史基本陈列主题定位为“肩负民族复兴期望的无锡人”。该展览选定陆定一潘汉年、王昆仑、陈翰笙、荣毅仁、蒋南翔、薛暮桥、孙冶方、王选等13位在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建设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无锡籍杰出人物作为展览的主体,突出杰出人物在革命史中的亮点,采用“以人带史”的方式,以无锡籍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来凸显无锡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以人带史”的方式,开创了革命史陈展的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六)上海历史博物馆革命史部分展览的主题“上海: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舞台”

为了提升上海革命历史展览的立意,突出上海在近代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将上海作为一个整体置于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之中,采用以点穿线、以点带面的方式,主要展示其在近代风云激荡的中国革命中,如清末反对外来列强中的上海、辛亥革命中的上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上海、中共创建时期的上海、国共合作北伐时期的上海、抗日战争中的上海、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舞台之一,曾做出过重大的历史贡献。如此,就能更加突出上海在近代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这样做,一有可能将革命史做成上海地方革命史,容易降低上海在近代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二是容易做成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的上海地方革命史。

在展馆总体布局中,上海革命史展览之所以要独立成篇(展),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根据市领导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史博物馆“两馆一体”的布局要求;二是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革命圣地,革命史内容非常丰富,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展),而且可以更加彰显上海革命史的辉煌,彰显上海作为革命圣地的重要地位;三是如果将革命史融入近代城市史中,就可能形成“对冲”效应——革命史被城市史冲淡或淹没,城市史被革命史干扰。

尽管这些年涌现出一些主题提炼精妙的展览,但从总体上讲,主题提炼能力不强、水平不高是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普遍存在的问题。以“2015年国家文物局展览季活动项目”各地推荐参评的407个展览为例,在展览主题提炼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四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展览标题不通,词不达意,令人费解。例如“我的满族人生:路径式文化体验展”“咨询委越剧艺术家越剧成就资料展览”“黄显声将军故居展”“2015年雪花古建筑光影:中国斗拱”等。

二是展览标题冗长,主题不突出,缺乏吸引力。例如“抗战时期国立剧专主题展暨曹禺与抗战戏剧史料收藏展”“文明的刻度 服装的精髓:应大皮衣博物馆主题巡展”“光辉的旗帜:学习周恩来同志,做‘三严三实’好干部专题展”等。

三是展览标题大而空,严重缺乏展品和内容支撑。例如某县博物馆的“伟大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内容分为千年回首、日本野心、东北沦陷、滔天罪行、局部抗战、统一战线、举国上下、战略相持、走向胜利、铭记历史十个部分;再如某县博物馆的“伟大的胜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展”,内容包括中国抗战简史、迁安抗战简史、迁安地区英雄人物三部分。

四是盲目拔高地方历史文化,存在明显学术问题。例如“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海丰镇出土文物展”“开滦:中国路矿之源”“三国文化之源:中国·涿州”等。

展览主题提炼水平低下,从一个典型侧面暴露出我国博物馆普遍存在展览内容策划能力低下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