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传统管理背道而驰的01模式

与传统管理背道而驰的01模式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突变的商业环境下,传统的商业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联想公司由一个2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上百亿资产的大型国际集团,这跟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任何企业管理者而言,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此而言,自我管理既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

与传统管理背道而驰的01模式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个人通过合理的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学习,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心理、行为等进行的管理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管理者可以完善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保证工作的条理性和系统化,最终实现个人及组织的奋斗目标。

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商业环境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激烈而复杂的商业竞争背景下,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企业永续经营下去?如何在保持基业长青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这些都是企业管理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灵魂人物,其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时下很多企业管理者依然继承和延续着19世纪工业家的管理操守——注重于对组织、团队和员工的管理,而忽视了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全球顶级管理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他指出,在知识经济中,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诸如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这些伟人,他们之所以在各自领域中取得非凡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我管理。

当代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突变的商业环境下,传统的商业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回想管理学的演变过程:最初的工业革命时代,管理者关注的是“怎样通过机器提高工作产量,提升工作效率”,接着是“怎样通过人力提高工作产量,提高工作效率”,而现代管理的重点则是“怎样通过工作发展自我”。

亚洲首富李嘉诚12岁的时候就辍学当起了学徒,不足15岁便独自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从此再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心里很清楚,只有通过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不断求取新的知识,自己才能改变“穷小子”的命运,让全家人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

于是,他一方面谨守着自己的工作角色,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徒,但他坚持将老板交托给他的每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妥当、出色;一方面他绝不肯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将积攒下的工钱去买一些旧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自修。直到现在,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还一直伴随着他,坚持读书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李嘉诚先生有一次在汕头大学演讲时说:“在我看来,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自我管理。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建立个人尊严。”李氏正是凭借着这种良好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激励法则,赢得了他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只有在合理的引导和激励下,个人才能将自身的荣誉、人格、心灵、美德塑造得更加完美,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巅峰表现——这就是“通过工作发展自我”的意义所在。

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管理者身体力行地付诸管理实践。倘若管理者本身不能做到卓有成效,他不但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同事和员工,还会给组织中的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因而,自我管理的精髓就体现在管理者自觉、自律和自主的品格修养上——如果你管理不了自己,也就谈不上去管理他人。

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企业CEO而言,他的职责不仅仅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决策、计划、指导、评估、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在组织中担当着“船长式”的精神领袖角色,因而需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此来激励和指导员工,打造高绩效的合作型团队,进而实现企业目标。

杰克迪希·帕瑞克(Jagdish Parikh)[1]博士曾说过:“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作为一位身兼商人和学者双重身份的现代管理学大师,帕瑞克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自我管理”的研究和培训,他呼吁企业高管们将管理的核心由外部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要求管理者思考他们的“组织结构图”(Organizational Chart):“CEO”(自我)要想有效地工作,提升管理效能,就必须要管理好各个“部门”(目标、思想、心理、情绪、行为等)。这样,他们就必须要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倘若管理者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那么,他们怎么能够去管理或领导员工呢?

联想公司由一个2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上百亿资产的大型国际集团,这跟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联想的最高管理者和决策者,柳传志一直将“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座右铭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用以自勉。

联想有一条规定:凡是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会议,迟到者就要自觉罚站一分钟。这是一项很严肃的规定,不巧的是,第一个被罚者不是别人,而是柳传志曾经的老领导,这让两人都不免有些尴尬,这时柳传志走到老领导跟前,悄声说:“您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就到您家里给您站一分钟。”而柳传志本人,也曾被罚站过三次。

2007年,温州企业界邀请柳传志前去参加一次商业讨论交流会。当时,由于天降暴雨,飞往温州的飞机不得不在上海迫降,工作人员建议先在上海休息一晚,翌日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他担心那样会延误自己准时参会,责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往温州,终于在第二天早晨准时赶到。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交流会上时,温州的一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地热泪盈眶。

伟大的管理者往往不是领导他人,而是管理自己。自我管理代表的是个人的修治,只有当管理者放下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以“管理自己”的方式影响和感召他人,他才能在员工心目中树立威信,以其个人魅力和感召力赢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绩效的团队,实现组织绩效目标,做到卓有成效。

对于任何企业管理者而言,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此而言,自我管理既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你对管理的一切才能有深度的了解,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华和潜能,使自己的工作达到巅峰表现,成为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者。

那么,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应当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在其《论道德的谱系》前言中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人在看不清自己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在能够成功地进行管理之前,人们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正在管理什么。因此,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首先就要认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以下几个问题有助于管理者认清自我:(www.xing528.com)

●我是谁?

●我的优势在哪里?

●我是怎样工作的?

●我有怎样的价值观

●我应该归属何处?

●我的贡献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管理者应当时常进行反思和自省,对照自己的工作职责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哪些?哪些我没有做到?这样,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工作和管理自己。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自身无法完成的工作,要积极地协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只有自我定位明确化,管理者才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进而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提高。

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才华和能力,而管理者的健康是他们发挥才干、施展能力的基本保障。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却往往没有足够重视,进而产生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病症。苹果教父乔布斯以56岁之龄英年早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管理者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家庭健康等),对于任何管理者而言,既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面前,管理者要懂得劳逸结合,多了解一些健康方面的常识,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作息规律,保持乐观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工作之余应多锻炼身体,这样既能够释放沉重的工作压力,还可以获得工作的灵感。

一个企业要想始终保持高效运转,不断提升组织绩效,必须要同时关注两样东西——效率和方向——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企业都会因效率低下而衰败;同样,如果一家效率极高的企业,走在完全错误的方向上,那它注定是不能生存的,更不用说成功了。

人生要想获得成功,没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是不可能做到的。切实、高效的目标管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摆脱思维惯性的束缚,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来说,管理者在对自己进行目标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目标的制定必须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不能过于遥远不切实际。管理者可运用“剥洋葱法”,将大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再将这些小目标细化成若干个更小的目标,以此类推,在逐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实现长远目标。

●自我目标管理能否实现,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目标的实施是目标管理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应对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不断地思考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成目标的顺利完成。

●目标控制是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目标控制的关键在于对目标实践过程的追踪,进而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因此管理者应对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以避免在工作中盲目追求业绩而偏离了正确的目标轨道

思维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管理这项工作是对未来新的事物、新的商业模式的追求和探索。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倘若一名管理者始终沿袭传统的管理思路,缺乏思维的前瞻性和敏捷性,就必然导致组织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丧失活力和竞争力,这也就意味着组织在逐渐地僵化、萎缩、衰落,甚至死亡。

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已不能单凭以往的经验对组织做出决策,决策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管理活动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决策的科学化,其本质就在于管理者思维的突破性和创造性。缺乏富于创新、用于探索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自我思维的管理,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限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反向或逆向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考虑问题,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对传统管理思想的依赖,开拓出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