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务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传统文化以现实人生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因而讲求实事求是,并把它作为认识原则和实践指导。儒家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每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求实精神的反映。孟子主张要知人论事,主张给民以恒产,从而使民有恒心,“无恒产则无恒心”。荀子否认生而知之,强调后天学习对人的知识才能的重要性。董仲舒承认“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要求“更化”,省刑薄赋。王充重实事,疾虚妄。后来的陈亮、叶适、颜元都重视事功,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不同表现。道家虽讲“玄之又玄”的“道”,但仍具有求实精神。老子认为,“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天下观天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是求实精神的表现。庄子学派要“析万物之理”,高度重视自由与必然关系的探讨,反对独断论,体现了道家的求实精神。后来的黄老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更是求实精神的体现。被视为杂家的《管子》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具有明显的务实精神。法家反对唯心主义的“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以耕战为核心的事功,抨击空谈和玄想,执着于现实。用刑罚和奖赏“二柄”来刺激和制约人们的情欲,而不是用空洞的说教来训导人们。这是从功利主义立场表现出的求实务实精神。法家的这些思想用韩非的一个著名命题来说就是:“缘道理以从事无不能成”[35],体现了按照规律办事的深刻内涵。
顺应时代变化,更换应对策略,也是求实务实精神的体现。在这方面,法家的思想较为突出。早在秦孝公变法时代,商鞅就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36]韩非子也认为时代不同了,社会历史条件变化了,治国之道必须相应调整,如果恪守传统做法,必然处处碰壁:“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读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他明确宣称:“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37]表现了常变相参、因势利导的历史睿智。这些观点成为历代改革家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大业也不无借鉴意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