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多元的复合物,而不是一元的简单体。诸子百家虽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在形式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当然,孔子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象征,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上也是不断被改铸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线贯穿的精神主宰。因此,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特别注意儒家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成熟的、富有生机的文化传统,其生命就会枯竭,即使显赫一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1]就已经形成。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它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文化动力接连不断、哲学慧根日益萌发的精神源泉。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期。正如梁启超所概括的那样:“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绦齐茁于广野;如火山乍裂,热石竟飞于天外。壮哉壮哉!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绩也。”[2]通过“九流”、“十家”的激烈争鸣,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家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儒、道、法三家取得明显的优势,成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以《孙子》十三篇为代表的兵家,以《管子》、《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杂家,在当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多元的复合物,而不是一元的简单体。

诸子百家虽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在形式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当然,孔子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象征,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上也是不断被改铸的。梁启超曾经描绘过这一过程:“浸假而孔子变为董江都董仲舒)、何邵公(何休)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马季长(马融)、郑康成(郑玄)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韩退之(韩愈)、欧阳永叔(欧阳修)矣,浸假而孔子变为程伊川程颐)、朱晦庵(朱熹)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陆象山(陆九渊)、王阳明(王守仁)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颜习斋(颜元)、戴东原(戴震)矣……”[3]。其中最大的改铸有两次,在封建社会前期孔子的思想被改铸成为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封建社会后期被改铸成为二程朱熹的道学或理学。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线贯穿的精神主宰。因此,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特别注意儒家的思想。(www.xing528.com)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中庸”。“仁”主要是社会政治伦理学说,即所谓仁爱、仁义、仁政等,如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4]孟子提出的仁政学说[5]。《大学》提出“修齐治平”,《礼记·礼运》提出“天下为公”,这些都是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深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赞赏。“礼”即礼仪、礼节、礼教,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也不乏处理人际关系道德信条。这些规范一方面可以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另一方面则发展成为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和极端苛刻的纲常名教。“中庸”是一种思想方法,讲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在推行文化政策的时候,一般都是打着儒家的旗号,而实际上却是以儒为主,兼取道法,或“儒道互补”,或“外儒内法”,或儒道法兼收并蓄。就其内容来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进,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是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渗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然而以官学的形态,授受于庠序,流布于民间的,却基本是儒家的思想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