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昭示出它的传递性、变迁性和移动性。文化移动导致文化交遇。当两种或更多的文化交遇时,相交文化间即会呈现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状态,这种现象和状态即为跨文化。跨文化(Cross-culture)中的英文“Cross”译为“交叉,相交”;汉语的“跨”字意为“涉足、步入、迈出和超越”。可见跨文化暗含了不同文化交织和混合之寓意。其涵盖面是全方位的,既涉及跨国界的不同文化交遇时的状态和现象,又涵盖了同一国度不同民族文化交遇时的状态和现象。一般而言,跨文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文化交遇时的状态和现象,是跨国界的文化。
全球化的推进使世界各民族开始步出其原有的思维及行动模式,走向世界。东方思维模式向西方靠拢,西方人也从其直线性思维转而接受东方的辩证法,世界从民族化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也给不同文化的交遇提供了途径。
跨文化在中国普遍存在于在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中。中国独特的投资环境使外国投资者在展开对华投资的同时,也将异国文化和外资化管理模式带入中国,使中外文化处于必然的跨文化状态中。(www.xing528.com)
当相异文化处于交遇状态时,文化差异集中地表现出来。[1]荷兰学者霍夫斯泰用三个因素来解释文化差异:(1)人们个性发挥程度;(2)尊重权威的程度;(3)喜欢还是厌恶变化无常的程度。他举例说:在德国,除非获得允许,否则什么事情都不准做;在英国,除非受到禁止,否则什么事都准做;在法国,即使受到禁止,什么事都准做。试想:如果一个遵纪守法的德国人来到了随心所欲的法国(反之亦然),德法两种文化会出现怎样的碰撞?再假设: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同时进入中国,几种文化交遇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和结果?这两个例子说明的就是跨文化问题。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交遇时,各国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经济发展现况和不同文化的总和所引起的文化偏差和排斥被称为跨文化问题。[2]如果用IP代表跨文化问题,C代表文化,E表示国家发展状况,P表示政治体制,跨文化问题的公式即为:IP=C·E·P。
跨文化问题的特点是:(1)跨文化问题必须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交遇时,才会产生;(2)跨文化问题必须有文化参照方。当人们以主国文化为准绳对客国文化进行要求时,跨文化问题便暴露无疑。不同文化交遇时,文化的个人载体会面对各种相异的、陌生的价值观、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等,群体则会面对因不同文化结构造成的来自另一种群体的压力和差距。文化作用的结果使主客国文化特质中可融的部分相互吸收和融合,不相融部分产生相斥和碰撞,跨文化问题由此产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