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属于微观文化,必然受到宏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相关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运作与管理。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更注重对知识和文化形态的管理,要求加快实现从物质的“硬”管理向知识的“软”管理的过渡。
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是人类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也称为“文化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蓬勃兴起,知识经济部门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所有这些拉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知识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并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的一切领域;文化知识制约并决定着经济、产业的发展方向、结构和水平;文化知识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知识消费处于主导地位,求新、求奇、求美成为主要的消费取向。
“知识经济”是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用以表明人类社会已进入“以知识为主要基础的经济社会形态”,以区分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对企业的生存发展、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企业必须把知识管理创新作为首要任务。所谓知识管理创新是指企业面对知识经济新形势以更快的行动和知识创新的反馈对全新的经济环境作出的战略性反应,是企业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创新的过程。而如何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知识,从而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则是知识管理创新的目标。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关键。相对于传统的对有形资产的“硬”管理,知识创新管理也可以称作是对无形资产的“软”管理。
在知识成为首要产业,以智力财富为基础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日益凸现的条件下,“软”管理倡导“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把人格尊严与价值追求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来管理。“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改进对人的教育、培训、使用和吸引的制度、方式,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员工自愿学习并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巨的任务,同时使人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软”管理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而出现的全新的知识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软”管理作为依靠精神等要素进行的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作为经济生活中一只“看不见的手”,主要从外部调节企业的行为,使企业产生紧紧围绕市场而运转的强大向心力。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则是通过“软”管理在企业内部调节企业的运行,使企业产生紧紧围绕战略目标而运作的强大凝聚力。
(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诱因,又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结果,更为企业文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作为承载人类文明进步两大车轮的经济与文化,虽然有着各自发展的内在动因和相对独立性,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脐带”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二者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就社会而言,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两者在互动效应的交互作用中同步发展,而且在现代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中,文化越来越发挥着内在的、无形的支配作用。企业文化的提出和“软”管理的出现,使人们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方面,文化需要物质载体,它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而另一方面,任何经济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的熏陶、渗透和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文化素养等都会给人的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
经济需要文化来铸造人们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能力,注入新的活力;文化需要经济的投入和奠基,依靠发展经济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文化弥漫于整个经济领域,任何经济活动都越来越显著地以文化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凝结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使整个经济结构中文化(包括知识、技术、教育、信息等)含量日益增大。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紧密结合,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模式,也规定了当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不能是“两张皮”,互不相干。离开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而另搞一套的“企业文化”不仅无助于文化力的开发利用,无助于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的提高,而且会造成内部不协调,削弱企业竞争力。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因素是什么?这是哈佛商学院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一个特定的公司文化影响了公司的业绩”。成功的企业都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的经营境界总是同一定的文化境界、精神道德境界相关联。企业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实体,但它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把理解人、尊重人、激发人落到实处。员工们心怀企业,把个人的前途、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联系在一起,在各自岗位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满激情地工作,产品质量、企业效益必然会提高。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具体到企业来说,就是企业文化建设更注重经济活动目的与文化活动目的的紧密结合。结合的着力点在于用企业文化来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高之后,要及时引入到企业创新、发展的经营活动中去。总之,人是经济与文化在企业中相统一的有效载体。(www.xing528.com)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开放的世界,开放的经济,催生着优质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向世界。
跨国公司、跨国经营、跨国竞争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走上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也将成为发展的必然。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使争夺中国市场份额的竞争愈演愈烈,也带来了东、西方不同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的撞击与渗透。这些不同经济文化的撞击与渗透,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力量,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如何对待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以什么心态和眼光借鉴、吸收国外有益文化成果,拒绝、排斥国外有害的文化垃圾?怎样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建设21世纪的中国企业文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思想准备上、理论认识上、实际操作中,都应认真思考。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现实,带动了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交流与融合。我国若想争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摆脱狭隘眼界和封闭模式,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在信息网络化、竞争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跨地区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企业间文化的交流、学习和借鉴日益扩大,企业有必要吸收其他企业文化(包括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博采众长,与自身企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混血型”的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有效配合。既要运用经济手段,又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还需要思想道德力量的规范引导、文化力量的支持。作为上层建筑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间较短,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各方面的建设还不完善、不配套,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经济文化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支撑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市场经济文化的基本内涵,还远未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相反,在长期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淡薄的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及不正确的义利观,还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时这些也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市场经济文化建设尚未完善的条件下,以市场经济文化为背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也是发育不足的。这种发育不足的企业文化,在与发达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建设起来的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的沟通与竞争中,就显得软弱无力。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作用机制是中性的,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方面,是它对本土文化自身的保护与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消极的方面,是它的封闭性、惰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样,作为重要的文化力量,它时时刻刻作用、渗透于现实之中,作用、渗透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中国传统文化虽经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但它的完整体系并未从根本上被动摇和冲破。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人本”精神、情理机制、伦理特征,为当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着丰富的营养;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也同时滞留在社会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排斥新思维、新观念的树立,导演着企业的非市场行为。如缺乏进取、革新精神,鼓吹平均主义,讲求人制胜于法制等等,都对当前我国进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企业外部环境的许多因素,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往的外在环境塑造了今天的文化;未来的环境将塑造未来的文化。未来经营成功的企业,是属于那些能认清环境变化,并能自我调适的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