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氛围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根据文化氛围给人的感染力程度可以划分为氛围浓烈型和氛围淡薄型,前者可以迅速给人以强烈感受,后者则需要人们长时间去体验。从企业文化氛围与企业价值观的渗透、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可以分为有益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无益的企业文化氛围,其中,有益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核心,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强化企业文化管理,它总是与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协调一致。从企业文化各要素所表现的内容一致性上可以分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前者所反映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后者则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相互抵消的现象。除此之外,以下两种划分方法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根据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表现方式,可以划分为活动渗透型、静物陈列型和渗透陈列混合型。活动渗透型的企业文化氛围侧重于通过企业员工的语言、日常工作、生活和行为方式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注重各种仪式,包括工作仪式、颁奖仪式、就职仪式、退休仪式和各种庆典仪式,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和方式,定期教育,讲解宣传企业文化等,以此向员工和外界传递企业文化。静物陈列型的企业文化氛围主要通过物的陈列来烘托出一种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这种类型表现为,以企业文化为主题,艺术性地对厂区、车间和办公室进行布局和装饰,注重宣传栏和标语口号的使用,利用英雄人物、典型事例图片和实物陈列等体现企业文化中心价值观念。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企业一般同时具备活动渗透型和静物陈列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即混合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只是两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有侧重。对于企业外部的人员——比如一个参观者,可能对静物陈列型的企业文化氛围感受得最快最深;对于企业员工来说,由于其直接参与,活动渗透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其更具有感染力。比较而言,活动渗透型的企业文化氛围更有活力、更持久。因为静物陈列型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借助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企业核心价值,需要人们去体会和理解,它必须通过对人的影响来发挥作用,而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这就很难保证让全体员工树立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活动渗透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则不同,它以员工的行动为媒介,员工不仅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而且付诸行动,便于增强其艺术理解能力,使辅助的物质环境和各种企业制度作用更加显著。企业的文化氛围还往往同整个企业管理制度联系在一起。从企业制度所体现的集中与自由度来划分,又可将企业文化氛围划分为家长专制型、严肃等级型、自由宽松型、宽松等级型和灵活多样型。鉴于这一划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我们着重对其做如下分析。
(一)家长专制型
家长专制型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工业革命时期企业中普遍的企业文化氛围,它反映一种权威专制的企业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一切都以企业领导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为企业物质环境处处体现领导者个人的风格、爱好,企业很少或根本没有规范的制度,而以领导者的口头命令为准,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随意性和矛盾性;企业员工只是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而存在,其行为带有服从性,员工唯一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完成生产指标,管理者则负责确定指标并下达命令,对员工的生产、工作实行严密的监督,上下级之间尖锐对立,缺乏一致性。
(二)严肃等级型
这种企业文化氛围注重程序,强调等级差别。其特点是:物质环境的设置带有浓厚的等级差别,例如厂区、车间布局严谨、整齐划一,没有华丽的装饰;办公室空间布局以及室内的装饰、布置和办公人员所使用的家具都按照主人的身份有严格的区别;宣传栏、标语口号字体简洁单一,生活设施简洁、整齐,空间安排显示着等级的差异;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企业衡量员工工作的唯一标准,企业上下级之间的谈话与交流很少,各车间、科室之间的交流通过会议或以传阅文件的方式进行,企业内一切工作和行为都按规定和程序进行;举行仪式、召开会议甚至就餐座次都按等级固定化;企业除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安全保障,并不注重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较少在业余时间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企业政策、制度条文由上级制定,企业员工较少有参与意识,而是习惯于照章行事,执行中少有弹性。
(三)自由宽松型
这种企业文化氛围强调民主自由,人人平等。厂区布局突出协调美观而不求严谨,车间或办公室的装饰布置、办公人员所使用的家具协调统一,无等级之分,宣传、标语口号的色彩、字型富有浪漫气息;生活设施及其布置富有家庭气息,被员工共享;员工的目标和公司目标一致,员工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例如,每个员工都希望企业成功,全心全意地工作,为企业服务,对企业的细微变化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上下级人员相互之间经常接触,共同商讨企业的有关问题,纵向和横向的交流十分频繁,人际关系融洽;企业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没有严密的程序,企业员工以自我管理为主。如在美国硅谷的坦德计算机公司里,没有任何等级观念,员工彼此平等,公司甚至没有正规的组织结构和正式的制度,而是按职责和工时实行弹性工作制,几乎没有会议和备忘录;公司内不挂任何显示个人职位头衔的标牌,也不预留专用停车位置。任何人,包括经理、管理人员,甚至门卫,都是在同一层次上对话,没有人会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或是高人一筹,每个人都认为没有自己公司就无法生存;公司内部每周五下午人人参加“啤酒联欢会”,公司还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体操房和游泳池供全体员工享用,每逢重要节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员工间的交往十分频繁。(www.xing528.com)
(四)宽松等级型
这种企业文化氛围介于严肃等级型和自由宽松型之间。它在物质环境上,一方面注意协调而不求严谨,注意考虑尊重员工的人格;另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等级差别,比如高级管理人员拥有较大的空间,使用较高级的家具和办公用品,享受较好的生活设施。在精神氛围上,员工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同一等级人员的关系比较融洽,相互间的横向交流频繁、随便,但纵向交流有严格的规定方式和渠道,员工按照固定的程序有限制地参与企业管理。企业政策、制度的制定遵循民主的原则,建立在员工讨论的基础上,但政策、制度一经确立,员工必须无条件执行,没有任何弹性。
(五)灵活多样型
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某些空间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异,给人以严格服从、按部就班之感,而在某些空间又给人以自由宽松之感。虽然从企业总体上表现出多样性,但对于企业中的某个固定空间,却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或表现出严肃的等级型,或给人以自由宽松之感,有时又介于两者之间。
从本质上看,以上几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反映了不同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现着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思想决定着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着眼点。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待员工的基本态度,它们实质上反映了不同的管理思想。家长专制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典型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以大机器生产为核心的物本主义管理思想。严肃等级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则承袭了这种管理思想,即员工只是与机器设备无异的生产因素,其职责在于服从命令和计划,其工作效率是纯技术性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途径在于合理地安排各个生产因素的比例组合,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生产过程,确保计划的落实和完成。由于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组织庞大且机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日趋复杂,靠少数人发号施令已难以奏效,企业管理这才不得不依靠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但在传统管理思想的控制下,专业管理人员仍摆脱不了物本主义的束缚。自由宽松型的企业文化氛围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它强调员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即人是有思想的,承认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认为人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于通过文化的微妙示意,建立企业统一的群体价值观念,以统一的价值观念指导人们的行动,通过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个体目的和企业群体目标协调一致,把企业的意图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宽松等级型则是两种管理交叉的具体体现。20世纪中期正是企业管理思想争鸣的重要阶段。此后,由于日本和美国企业效益的巨大差异引起了管理学家,特别是美国管理学家的关注,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事实证明,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注重人的特殊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视。灵活多样型的企业文化氛围除了反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外,还体现出工作性质和工作群体的差异性。例如,生产性工作一般有固定的工作程序,知识密集度相对较低,从事这类工作的员工主观上对自由度的要求较低,而工作没有固定程序,知识密集的科研以及类似的工作,人员则要求有较高的自由度;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较低的员工对满足精神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而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员工则有较高的精神追求。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里,以人为本,尊重个人人格,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要,使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群体目标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员工按照企业的目标自我约束、自我要求的心理效果,比强制性的职工行为更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因此,好的或有益的企业文化氛围就是自由宽松型的企业文化氛围,它更有助于建立符合时代潮流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