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和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不可不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巨大影响。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它以五千年文明史著称于世,单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也已绵延三千多年。中国企业文化当然要从现代文化中吸取营养,但无论如何不可能也不应该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赖以立足的深厚土壤。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在比较日美企业管理艺术的差异以及总结日本企业经营经验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时发现,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具有重大作用。他们著书立说,出版了《日本企业管理艺术》、《追求卓越》、《美国企业精神》等若干著作,并且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潮。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也开始传入我国,产生了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门机构,如企业文化研究院,办起了企业文化报纸和杂志,也出版了一些企业文化书籍等,更重要的是大批企业开始尝试应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企业管理。当然,直至目前,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应用还远远不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它绝非被动的东西,实际上,它同经济永远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或推动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细胞,如果每个企业都能自觉地利用文化进行经营与管理,把人的积极因素,并且通过人把物的积极因素一起调动起来,那就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极大地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引导和协调人们为一个共同目标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的功能。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推动生产力的强大要素。它是一种来自文化的力量,也可以叫“文化力”。根据对大量现象的观察,我们认为,企业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首先是因为所有企业文化都具有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从而能唤起人性中那种神圣的做人的自豪和尊严;其次,企业文化不是某种抽象的千篇一律的口号,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它体现着各个企业内在与外在的不同特点和传统。因而,它易于为广大职工所掌握,并落实于行动中。

企业文化管理不是以某种抽象、空洞的教条对人们进行说教,而是密切结合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使全体成员树立起统一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同时,企业文化有一整套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体系和制度,从而使每个成员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之中。显然,这样的企业文化管理会比旧有的“政治思想工作”更加有效。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取消思想政治工作。恰恰相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要加强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应当把它同企业文化管理统一起来,就是说,应当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渗透到企业文化中,采用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的管理方法。经验表明,不仅国有企业,而且许多外资企业和私人企业也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书力图在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并做出新的贡献。本书作者综合概括了从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到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着力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即企业文化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文化冲突跨文化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评价等问题。

我们在企业文化研究中,越来越意识到必须从它的源头开始研究。任何企业文化都是在民族文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功能总是可以在其所属的民族的文化中找到渊源;而民族文化又是全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要理解企业文化,就必须去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特征。因此,本书的开篇就是对文化、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关系的探讨。

建立和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不可不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巨大影响。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它以五千年文明史著称于世,单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也已绵延三千多年。因此,中国文化是相当成熟的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中,有着各种文化的融合,也有着各家各派的争鸣和影响,文化不断更替和发展,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当然要从现代文化中吸取营养,但无论如何不可能也不应该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赖以立足的深厚土壤。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礼”和“中庸”,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些都需要我们分辨清楚,把先进的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去,绝不能一概排斥甚至抛弃传统文化。如果说日本和韩国企业文化都能很好地同中国传统文化亲和,那么,我们更加没有理由从企业文化中排斥自己土生土长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了。(www.xing528.com)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跨文化(跨国文化)管理越来越提到日程上来。在本书中,我们以较大的篇幅,系统考察了企业的跨文化问题、跨文化管理与跨文化管理模式等。无论是在华的外资企业,还是在国外的中资企业,都会遇到跨文化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是文化的融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尽管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但仍然需要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同时对我们文化中的一切不适应世界进步潮流的积淀,应当无情抛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5月17日接受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采访时指出:“中国人民为自己的古老文明而骄傲。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停止学习世界上所有优秀文明成果,一天也不能停。”就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融合,不仅对于跨国企业,而且对于所有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在探讨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时,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些难题: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如何评价企业文化的水平?如何计量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度?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探讨了三类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即强力型文化、策略合理型文化和灵活适应型文化与提高经营业绩的关系。为了推进这一研究,我们又在上述著作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的方法,设计出企业文化的评价体系,并且建立了一个计量企业文化、市场环境适应性与经营业绩之间关联度的模型。当然,这只是一种尝试,还不够完善,甚至还有错误。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跨出这一步还是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对各种企业文化的水平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精确性,减少其盲目性。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并且,希望本书对于一切有志于从事企业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和从事企业管理的企业家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限于编者水平,本书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倘蒙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编者

2000年9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