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诚信是一对双胞胎。好质量就是好的诚信度,讲究诚信就是追求质量。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选择产品,既要选择产品质量又要选择企业诚信。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中华民族是一个讲诚信的民族,童叟无欺、商鞅立木等故事广泛传扬。鲁迅曾经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荣誉更具有时效性。” 就产品质量来说,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懂得“靠质量赢信誉,靠信誉得效益”。质量与诚信的关系是紧密正相关的。质量好、诚信度高,效益就好。
质量与诚信也有本质上的区别,质量本意上是针对产品的客观功能,诚信本意上是针对企业的主观意愿;二者的联系是,诚信是检验企业主观动机、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较广泛意义上的质量。
应该说,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是把诚信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的。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大批产品质量好、讲究诚信的企业。但毋庸讳言,也出现了极少数或者极个别的不诚信的企业。市场放开搞活后,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产品质量,使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诚信氛围,成为社会“公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相对落后于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速度的表现。
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解决。1989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在商品中掺杂使假的通知》,1992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通知》,1993年7月国家以主席令形式颁布《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2010年11月起,国务院部署在全国统一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专项行动。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打假治劣、惩罚失信一直在加强、持续推进。(www.xing528.com)
党中央把加强诚信建设作为倡导良好社会公德的内容,对质量事业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国家加强质量诚信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诚信体系。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坚持依法治国是加强质量治理的首要因素。二是加强失信的惩治力度。根据法律法规,对违反质量诚信的企业和个人,坚决打击。严重违反质量诚信的,在食品药品等特殊行业甚至终身禁止进入。三是强化诚信问题治理手段,把对失信企业的惩治和对企业法人代表的惩治结合起来,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约束氛围。四是加强质量诚信的宣传和教育,树立质量诚信的正面典型、事例,引导广大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用诚信引领质量工作。
2018年,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内设机构中新设立了“信用监督管理司”,其主要职责是:拟订信用监督管理的制度措施;组织指导对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行为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指导信用分类管理和信息公示工作,承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承担市场主体监督管理信息和公示信息归集共享、联合惩戒的协调联系工作。这是国家专门设立的信用监管机构,近年围绕信用监管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大加强了信用监管工作。2021年7月30日出台的《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办法规定负责信用修复管理工作,可以对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开展信用修复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信用监管的政策体系,严格了信用监管、信用修复等工作。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并特别强调“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
近年来,我国质量诚信建设取得很大成效,质量安全事件、质量信用损害案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已经大幅下降。质量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形象。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质量信用在我国会逐渐成为一流企业的“名片”,我国的产品质量一定会形成过硬的国际口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