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挑战

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挑战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关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目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地方协同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另外,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弊端,政策法规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挑战

1.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关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目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地方协同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计量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强化,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具有独立完整时间频率计量体系的国家;标准的规则作用进一步突出,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大幅提升;认证认可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际认证认可标准、规则制定和互认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越发突出,检验检测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总体而言,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日益缩小,完成从“跟跑”到“并进”再到个别“领先”的飞跃发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逐步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2.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进步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www.xing528.com)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从计量方面看,我国在芯片计量、量值传递扁平化等计量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标准方面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国际标准制定上缺少话语权;从检验检测方面看,我国先进测量技术能力较弱,缺乏核心的检测和分析技术,极端量和极端环境下的自主检测技术和装置需要突破。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一体化服务能力不强,各要素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影响整体效能发挥。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计量、标准、合格评定并不是简单的罗列并称,它们之间是一种融合存在关系。由于受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化”影响,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在区域合作、协同创新、资源集成、机构人员协作、一体化服务等方面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协同合作和整体布局,相关管理机构和技术机构沟通交流不畅,联手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需求和能力均不足,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享。

另外,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弊端,政策法规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方面,我国尚未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纳入一体考虑的顶层设计,这就使得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现行政策措施存在对接困难的现象。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机构建设和人才培训不到位,不仅专业技术机构和人才数量少,而且分配不均衡。与此同时,由于战略高度不够,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相关政策往往局限于部门或地方,且多为短期性政策,这使得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在纵向上缺少连续性和前瞻性,在横向上缺少整体性和统一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