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质量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强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还专门向中国质量大会、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致信,多次强调消费品质量、装备制造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问题,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
2012年以后,“质量强国”逐步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2012年2月,国务院出台《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和任务。2014年9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提出“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2016年3月,“建设质量强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质量强国”还相继被写入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
2017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强调“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设质量强国。2018年3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列为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项重要职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强国”成为国家战略。这个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推动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的坚定决心。
* 以“质量·变革·共享”为主题的中国质量(深圳)大会,于2019年12月5日至6日在深圳举行(王嘉摄)
这一时期,质量工作制度政策创新进入“快车道”。2012年1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质量工作考核办法》。2014年7月,国务院部署启动首轮对各省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国务院建立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等制度,批准设立“中国品牌日”,先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www.xing528.com)
2014年12月,首届中国质量奖颁奖,45家组织和4名个人获得质量奖和提名奖。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以及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目前中国质量奖已经评选表彰了4届,共有303家组织和35名个人获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成为推动质量效益提升、助推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和平台。其中,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方法、华为集团“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服务模式、格力集团“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完美质量管理模式、上海振华重工“不欠债离岸”管理理念,以及被称为“为火箭铸心的人”大国工匠高凤林等,都是我国质量管理理论的探路者和质量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
质量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创新。以质量安全监管为核心,以生产许可、监督抽查、信用监管、缺陷召回、维权投诉、执法打假等为支撑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自愿认证、现场审查后置、“一企一证”等改革措施相继到位;标准化工作改革扎实推进,团体标准从无到有,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推行。尤其是质量工作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并不断加强,从分散协调抓质量转向集中统一抓质量,组建成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进入新时代。
目前,全国“质量强(兴)省”实现全覆盖,30个省份设立政府质量奖,90%以上的市县开展“质量强市(县)”活动,“质量月”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超过6亿,“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QC小组等先进管理方法广泛运用。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注册QC小组4200余万个,创造可计算经济效益近1万亿元,追求质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日本学者称,中国经济取得惊人发展有很多原因,不可否认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开展了质量管理活动。
我国质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从1985年的66.5%提升到90%以上并持续保持稳定。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质量问题投诉比重近5年来下降了10个百分点。载人航天、大型飞机、高铁装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工业品、食品、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重点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满意度保持在“比较满意”区间,电商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明显提升。欧美对我国出口商品通报召回数量近年来逐步降低,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逐步走向世界。
回顾我国70多年来质量工作历程,可以看到五个趋势性变化:一是质量工作模式从政策引导逐步转变为法治规范和改革创新相结合。质量管理向法治化制度化转变,《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施行,以质量安全监管为核心,以生产许可、监督抽查、信用监管、缺陷召回、维权投诉、执法打假等为支撑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二是质量监管从部门监管逐步转变为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监管方式上,除了行政性命令外,还强调加强宏观管理、公共服务、法制建设、社会自我调节等多种方式,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在质量工作格局中的作用日渐加强,企业主责、地方总责、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三是质量工作重点从杜绝残次品逐步转变为加强监管和质量提升两手抓。进入新时代,质量问题突出表现为质量需求和质量供给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在继续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四是质量服务对象从为用户服务逐步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根本目的,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将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从以标准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质量服务对象逐渐从经济学范畴转为政治学范畴。五是质量进步体现在依靠向国外学习逐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我国成功举办4届中国质量大会、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推动中国质量管理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国质量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质量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