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打入国际市场,有些领域甚至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产品的质量进步和竞争力提升,也引起质量竞争。2013年3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说,鼓励更广泛地使用美国制造,鼓动海外企业回流美国。演讲特意选择在迈阿密的码头上进行,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在现场打出“美国制造”的标语。但工作人员发现,作为演讲台背景的起重机是上海振华重工制造的,ZPMC商标异常醒目,于是他们用美国国旗盖住了中国制造的商标。但演讲过程中,一阵大风吹来,吹歪了其中的一面美国国旗,露出了起重机上上海振华重工的标志。结果,以“美国制造”为主题的演讲,被“中国制造”抢了风头。无独有偶,2020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下一任总统时,高调批评中国,让制造业重归美国,被网友调侃:你的帽子、竞选旗子、领结和礼服都是中国制造啊!
中国质量发展也经历过痛苦抉择的艰难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假冒伪劣是伴随温州市场经济超前发展的一个负面标签,甚至有城市的商场挂上“本店没有温州货”“本店不卖温州鞋”等提示标语。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5000多双产于温州的假冒劣质鞋被付之一炬。这把刻骨铭心的大火震撼了温州人,唤醒了温州人的质量意识。此后,全国第一部有关质量立市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在温州落地,详细规定了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实施质量立市的70条规范、15条惩罚措施。温州相继开展“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打响温州牌,叫响温州货”“品牌强市”等系列质量提升活动。现在,温州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产业集群地,在世界各地的市场版图也不断扩大。
另一个痛苦中觉醒的例子就是海尔砸出来的世界第一品牌。1985年,在冰箱还供不应求的年代,张瑞敏带头砸掉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也砸出了海尔员工“零缺陷”的质量意识,宣告了海尔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始。那把砸冰箱的大锤,在海尔乃至中国企业创品牌提质量的道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现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正是对质量的执着,海尔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在中国企业中最早推行质量管理,成功荣获第一届“中国质量奖”,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首位。
正是依靠对质量的孜孜以求,我们创造了“中国速度”,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500多种主要产品中有220多种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行业中,中国的产值稳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产品已连续多年在国际贸易中居于首位。重点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重大装备和基础元器件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充分反映出我国产品已具有国际领先的竞争能力。在以载人航天、智能电网、高速铁路、工程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端领域,也形成了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的领先的质量竞争能力,深圳华为、海尔集团、大庆石油、振华港机、三一重工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迅速崛起,增强了以卓越质量为核心的全球质量竞争力。
但我国还不是质量强国,仍存在不少薄弱之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质量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比如,我国每年要花费6000多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制造设备,包括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的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胶印装备,等等。我国数控机床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最长的为500小时,国外平均是700小时,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0小时;电子元器件产品可靠性比国外同类产品差1~2个数量级,发电机设备煤耗比进口设备高1/4。再比如,我国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30%~60%,模具产品使用寿命一般较国外先进水平短30%~50%。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同样型号的高端数控装备,即便是国外价格高出国内3倍以上,不少航空、汽车等行业企业仍愿意选择进口[4]。
技术人才供需结构不合理、工匠精神不足也是制约我国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产业和市场衔接不够充分,特别是缺少工匠。我国9亿多劳动者中,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的有1.7亿人,虽然规模很大,但占比只有20%左右,而德国是80%、日本是40%;我国高技能人才4800万人,约占5%,德国和日本在20%左右。有专家说,技师的缺乏、技术工人素质不高,是我国质量提升的瓶颈,这也我国与德国、日本在质量领域的潜在差距。
有研究表明,质量水平一般与人均经济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人均GDP在10000美元之前,质量升级非常迅速,之后快速递减。以食品安全为例,当人均GDP在1000~4000 美元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食品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无法达到现代的良好规范水平,掺杂使假是危及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当人均GDP由4000美元升至10000美元时,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安全风险是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5];之后,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关注点转向基因技术应用、动物福利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2020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05万美元,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也是质量提升的反复期和质量强国的爬坡期。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标志着我们在解决了“有没有”、“快不快”的问题后,工作重点转为解决“好不好”问题。必须毫不松懈、持续发力,持续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质量力量,最大限度促进我国经济从大到强的转变。(www.xing528.com)
环视质量之战,风云变幻,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建设质量强国,正当其时,我们只有勇往直前!
【注释】
[1]陈海峰:《把质量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载《学习时报》,2018年4月13日。
[2]蒋家东等:《宏观质量效益研究:理论、机制与路径》,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年版。
[3]罗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载《求是》,2018年第8期。
[4]乔标:《工业基础能力五大难关待破》,载《瞭望》, 2017年第50期。
[5]王守伟、周清杰、臧明伍等:《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