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文明:重要的质量基因

中华文明:重要的质量基因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城是凝固了的质量符号,其绵延万里、屹立千年,可以代表中华文明广播大地,质量基因传承有序。当然,作为中华文明最内核的构成部分,质量基因所附着者,还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我们必须肯定的一个事实是,在世界质量史上,中国瓷器及其他类似产品生产领域的质量责任制度史,不仅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应该引起现代质量管理学界的关注。

中华文明:重要的质量基因

窥一斑而见全豹。长城是凝固了的质量符号,其绵延万里、屹立千年,可以代表中华文明广播大地,质量基因传承有序。

当然,作为中华文明最内核的构成部分,质量基因所附着者,还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大家都知道,在英文中,china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是中国(英文首字母大写),二是瓷器(英文小写)。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瓷器”虽然只是一种物品,但它却可以成为“中国” 的特征或属性。不言而喻,“瓷器”的品质就是“中国”的品质,“瓷器”的质量内涵就是“中国”质量文化的外在体现。

中国瓷器中品质最高者,当出自官窑。正是由于中国制瓷史上存在官窑这一特殊生产形态,中国瓷器才在世界文化史上保有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企及的尊贵地位、品牌形象。官窑瓷器凭其高超的工艺、大师的匠心、完美的质量,又为“中国制造”的传统与历史写下浓重的一笔,也成为中国质量传统的最佳见证之一、象征之一。

官窑瓷器的高质量取决于其产品的供应对象。宫廷作为官窑瓷器特殊而唯一的消费者,不仅握有对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定权,还握有依产品质量对生产者的赏罚权。怎样赏,相关历史资料很少提及,但得到宫廷的使用无疑是最高的褒奖;相应的,罚是非常苛刻的——送到宫廷那里的瓷器一旦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相关者都要面临严厉的处罚,从经济处罚到刑事处罚,最重可致杀头。因此,官窑瓷器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追求的是绝对的零缺陷。产品出现任何微小的瑕疵,都会被弃用、被销毁。有这种严格的检验与验收标准,官窑“十窑九不成”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严惩重处只能算是一种外部监管手段,要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关键是在内部有一套质量管理方法。这套质量管理方法,就是以“物勒工名”为典型特征的质量责任制度。

吕氏春秋》有这样一段话:“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意思是工匠制造器物,要在器物上刻上他的名字,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就要按情况追究其责任。这是关于“物勒工名”最早的文字记载,说明我国质量责任制度早在22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经建立。

秦始皇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后,质量责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秦法规定,所有官造器物都必须铭刻制造者和管理者的名字,并且在中央政府专门设置了负责产品质量的官职“大工尹”,其职责是严格按照秦法对产品进行质检,追查不合格产品的来源,处罚相关责任人。(www.xing528.com)

* 兽面纹方罍,商朝。1976年陕西省城固县出土(李刚摄)

* 铜人面具,商朝。1976年陕西省城固县出土(李刚摄)

秦之后,历朝历代都沿袭并不断完善“物勒工名”的质量责任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也伴随发展,渐成体系。比如,基于统一的质量管理理念,秦实行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开创了中国标准化制度建设的先河。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质量“黑名单”制,事实上就是“物勒工名”的延伸发展;同时,传世精品上留下的“工名”也让许多精工良匠和称职官吏载入史册,成为“工匠精神”的代表。

正是有质量责任制度作保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支撑,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赓续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产品,铸就了东方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把这句话放在质量领域也颇具真理性。就现状而言,部分“中国制造”产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质量不够好,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时间较晚,缺少西方发达国家经由两百多年工业文明熏陶的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以及表现为其基本素质之一的质量意识,这样说有一定道理。然而,有人将这种观点进一步推演,甚至推向极端,认为中国根本就缺乏质量传统,并将西方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在目前中国一些企业推行不力的原因归结于此,却是非常错误的,是中国传统质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既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知,也与“中国制造”的现状不符。

我们必须肯定的一个事实是,在世界质量史上,中国瓷器及其他类似产品生产领域的质量责任制度史,不仅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应该引起现代质量管理学界的关注。对于中国的许多企业来说,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学习西方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内蕴于中华文明的传统质量理念同样值得大力借鉴、弘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