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祝上海市皮革技协成立30周年:传承薪火,怀念往事

庆祝上海市皮革技协成立30周年:传承薪火,怀念往事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0年的沧桑变幻,30年的风雨兼程,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已经度过了整整30个春秋。使人欣慰的是在皮革前辈张西林先生的倡导下,1980年11月上海皮革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也有了自己的群体,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拂煦下开始茁壮成长。协会成立之初,上海的制革、制鞋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协会主办的《上海皮革》刊物上,开设了“协会动态”“会员之家”栏目。

庆祝上海市皮革技协成立30周年:传承薪火,怀念往事

30年的沧桑变幻,30年的风雨兼程,上海皮革技术协会已经度过了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有许多珍贵的记忆在心中烙上深深的印痕,抹之不去,挥之不散,久久难以忘怀。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我们的祖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的年代。1978年党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制定了科学发展规划,吹响了我国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角,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随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在科学会堂大门前重新挂牌,标志着上海的科技团体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再生,原先的老协会焕发了青春,又孵育了许多新的协会。使人欣慰的是在皮革前辈张西林先生的倡导下,1980年11月上海皮革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也有了自己的群体,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拂煦下开始茁壮成长。而就在那时,我从学校毕业,开始了与皮革的不解之缘。

协会成立之初,上海的制革、制鞋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协会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方面得到蓬勃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质量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行业中一批富有经验的退休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作为青年会员,也参加了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技术讲座,其中“保毛脱毛法及其实践的研究”“制革污水治理技术及其科研活动”等讲座,对我专业知识的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协会组织的与日本和歌山县皮革协会举办的为期一周的皮革学术交流会、巴斯夫、拜耳公司的“皮革化工新材料”的实验与应用研究等至今记忆犹新。1994年协会组织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号召会员踊跃参加,后经评委会认真评选,我和兰幼民、温祖谋高工合撰的《论八十年代猪皮制革新技术》获得了一等奖。1994年10月,我经协会推荐,被评为第三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5年11月,我在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首次当选为协会理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形势发生了变化,上海制革、制鞋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已逐步淡化,协会为了自身生存和增强自主能力,迎着社会兴办“三产”的热潮,成立了“沪江皮革技贸公司”,经营皮革及其化工材料,随后又兴办了皮革服装厂兼营加工与外贸业务。由于办厂用人不当,经营管理不善,监督机制不全,结果导致严重亏损,使得1995年以前还是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协会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协会办公地点也不得不几经搬迁。理事会采取果断措施,如:停业整顿、查找原因、催讨欠款、法律诉讼等。1998年2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召开全体理事会议,选举我担任协会秘书长,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其时,我又正担任红光制革厂总工程师一职。受命于危难之际,我一筹莫展,如何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是摆在我面前十分迫切的任务。在理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在老同志的“传、帮、带”下,我紧紧依靠热心协会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开始了二次创业。在1999年11月、2004年3月和2008年4月召开的理事会议上我先后当选为协会第六、七、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跨世纪的薪火相传,几十年的心怀感悟,不由我心潮滚滚,思绪绵绵,往事历历在目,使命重重在肩。

1.开拓进取,创协会自主品牌。协会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思想,投身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事业,利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科研、检测、信息、培训等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既用于探索,又求真务实,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结合协会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五个“一”的战略品牌。即:一个展会、一个网站、一本杂志、一个检测中心、一个培训机构。努力实现协会的改革发展与综合能力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形成面向会员,面向学科发展与联络国内外、业内外合作共赢的模式。这五个“一”品牌是协会工作的核心,也是协会对国内外交流的平台,更是协会的经济支柱。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转变观念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目前协会的主要工作正按五个“一”的品牌运转,收效良好。在学会改革与发展中创出了一条新路。

2.加强交流,树协会良好形象。在创立了协会自主品牌以后,协会注重抓国内外的信息和专业的学术交流工作。利用协会的展会、网站、杂志等进行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协会主办的《上海皮革》刊物上,开设了“协会动态”“会员之家”栏目。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2006年协会创建了协会的专业网站。在网站开通以后发布了行业内的新的信息,为皮革行业的有关企业提供了服务。2007年初,为更好地提供行业内的各方面信息,协会又对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并命名注册为“上海皮革网”。如今,协会已形成了以《上海皮革》杂志和协会网站为主要的信息交流、传播工具,为皮革行业的科技振兴与经济繁荣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

在学术交流方面,协会也采取了多种方式。每年的展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协会的网站也设专门的交流窗口,将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发布进行交流。2006年我们利用展览会期间,组织了两场专业的技术讲座。分别由上海国学鞋楦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设计师陈国学主讲《关于鞋的舒适与鞋楦设计的研究》、由德国司马化工公司上海代表处的技术代表胡小明主讲《司马油脂耐热黄变性能》。这两场专业的技术交流讲座共吸引了100多名专业人士前来听课,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2007年我们在展览会期间举办了全国性的“皮革创新技术”论坛。2009年1月针对金融危及席卷全球,举办了“皮革行业形势研讨会”。2010年5月23日协会成功举办了“2010参与世博品牌、创新、营销”主题论坛,3位著名专家、教授作了精彩的演讲。出席论坛的近百位代表来自全国皮革行业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论坛别开生面,注重务实,精简高效,是创新论坛和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多元化盛会,既是一次务实的协会年会,又是一堂知识更新的现场培训,更是一场深入皮革市场、实现零距离接触的交流活动。

近年来,协会还接待了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泰国专程来访的国外代表团和驻沪领馆官员。2007年3月,协会组团考察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泰国和台湾地区。在这过程中我们组织参观了香港亚太地区皮革展览会、访问了泰国鞋业商会和台湾地区制鞋同业公会。2009年协会派员参观了意大利博洛尼亚皮革展览会。通过这些交流活动能树立协会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能传递各方面的信息。(www.xing528.com)

3.合理投入,促协会管理升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提升协会内部的办事效率,近年来协会投入了部分资金,配备了专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施。这些设施的配备为协会的管理上台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协会能按上级要求在网上完成年检、网上报税等工作。

协会的网站从开通运行到目前,在资金上也投入了一定的量,它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能与信息化时代同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无疑是有利于协会发展的。

协会目前的管理工作也正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协会继2006年被评为市科协系统一星级协会之后,2007年、2009年两年连续被评为市科协系统二星级协会。

4.务实从严,抓工作初见成效:协会作为社团组织,说到底,管理的成分很少,更多的是服务。怎样搞好服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协会的同志时常埋怨工作难做,我想,协会工作确实有难度,化解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所以协会一定要增强改革意识,在体制、机制上出思路、出新招,真正把改革创新作为协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务实从严是协会历任领导倡导的工作作风,由于我兼任上海皮革质量检测中心的主任,平时的行政事务比较繁忙。但我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策划协会工作。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将协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时在杂志和网站上刊登,使信息得到及时的交流。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协会的高级顾问温祖谋高工,尽管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但他热爱行业、热爱协会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每周定期到协会指导工作,重大活动他都亲自策划和参与,而且在重要的环节上能从严要求,同时又考虑十分周到。由于组织工作周密细致,举办的七届展会和三次论坛都获得了成功,今年举办的效果为历年最好。协会的经营状况不断改善,资金的积累不断上升,无形资产也不断扩大。

如今,30年过去了,为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的成立和皮革科技实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的张西林、石祥麟等皮革前辈以及协会的前任领导兰幼民、吕均毅、季仁已离我们而去,我深深地缅怀他们。没有他们当年的奠基和开拓,就没有协会历史辉煌的昨天;同时我们看到健在的老科技工作者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老当益壮继续焕发青春活力,没有你们的鼎力支持,就没有协会成绩斐然的今天;同时也看到更多正在脱颖而出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在努力为协会的二次创业献计献策。没有你们无私的奉献,就没有协会蓬勃向上的明天!

30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青年学生伴随着协会一起成长,见证了协会的发展历程。现在已是年过半百的准老人了,而协会正当而立之年。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我们怀念过去,珍惜现在,但更瞩目于未来。我衷心祝愿协会对皮革科技和行业经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原载《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特刊,20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