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皮革史概述:历史沿革

中国皮革史概述:历史沿革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皮革史》以“历史沿革”开篇,旨在探究中国皮革的发展渊源,梳理中国皮革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全史通过诸多篇章从全方位着力彰显现代中国皮革的发展历史和时代风貌。“历史沿革篇”的历史跨度很大,从古代到近代,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其中“鲍人之事”,记述了鞣革的工艺要求和检验方法。

中国皮革史概述:历史沿革

《中国皮革史》以“历史沿革”开篇,旨在探究中国皮革的发展渊源,梳理中国皮革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全史通过诸多篇章从全方位着力彰显现代中国皮革的发展历史和时代风貌。“历史沿革篇”的历史跨度很大,从古代到近代,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本篇沿着时序展开,内容涵盖中国古代、近代皮革及其制品的发展史实、脉络以及相关的划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与事件,以昭彰中国皮革发展历史及其渊源。

远古时期(公元前2070年以前),人类的自然进化,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御寒、行走、遮体,开始学会用兽皮护体、裹足;因为兽皮僵硬、不舒适、易腐烂,遂慢慢学会以野兽油脂、脑浆、骨髓涂抹于皮上加以光照、搓揉,使之柔软、耐用,此谓原始油鞣法的最初萌芽;此后,又相继出现了原始的烟熏法、植鞣法和最初的脱毛术。以“裹脚皮”“兽皮袜”护足,乃原始“鞋履”的起源;骨针的出现,伴随着缝制手艺的诞生。相传在5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我国的皮革制造技术已逐渐形成。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前841年),从部落到王朝,出现奴隶主与奴隶、统治者与平民以及最初的社会分工,开始有了原始的鞣革术,相继出现用裘皮、革皮缝制的衣帽、靴鞋以及皮筏、皮挽等用具。人类有了抗争,遂出现征战防御用的皮甲、马胄、盾牌。周代设有“金、玉、皮、工、石”五官,其中“皮”即专管兽皮制品的官吏。陕西岐山出土文物西周铜器上铭文中有关染色皮的记载,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已掌握了最初的皮革染色技术。从古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我国皮革业始于殷商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41—前221年),兽皮脱毛,以及油鞣、硝制、植物鞣等技术已经从萌生渐趋成熟,鞣革、制裘逐渐形成一种手工艺。春秋时期齐国官书《考工记》记述,攻皮之工就有函、鲍、韗、韦、裘5种,可见当时皮革生产已相当发达,以致朝廷设专职官吏执掌。其中“鲍人之事”,记述了鞣革的工艺要求和检验方法。战国时期,从篆书和隶书中发现“硝”字和“矾”字,联想到用芒硝、明矾鞣革,已出现“硝面鞣”和“铝鞣”制革技术。随着狐裘、犀甲、革履、革囊、革菔、皮蓬等革制品的纷纷出现,说明当时革制品的用途更加广泛,加工技能日益精良。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9年),皮甲、藤甲的出现,军履、皮靴的制作,银狐、紫貂的盛行,还有羊皮筏子用于渡河、牛皮革囊用于冶炼、皮影成为文化载体,等等。一方面可见皮革的鞣制、染色技术改善提高,裘革制品编织、缝制加工技艺已趋精良;另一方面说明皮革裘皮制品已成为达官权贵的时尚奢侈品,同时也成为军事、民间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用品。无论从秦始皇陵出土的皮甲、鞋靴,还是新疆古墓出土魏晋南北朝的彩绘纹饰靴、皮履来看,当时鞋履、服饰的等级之分已极为明显。

隋、唐、五代时期(589—960年),畜牧业的逐渐形成为皮毛、皮革业奠定原料基础。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社会对裘、革制品的崇尚钟爱也有力地推动鞣革、制裘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裘皮、鞋履、服饰等制品制作技艺的日益精良,“千金裘”“六合靴”“乌皮履”的相继出现,及其被穿着使用的等级、场合规制森严,可见一斑。从朝廷专设“右尚书”,以管理刀、剑、马辔(pei)加工以及甲胄等御用、军用物品,还兼管毛皮作坊,可见当时的皮毛、皮革业已初具规模。

宋、元时期(960—1368年),畜牧、饲养业的发展,促进了毛皮皮革业的兴起;征战军需,推动军靴、战甲、马具等皮革毛皮制品的发展。宋之“皮角场”,元有“甸皮局”。从朝廷专门设立“皮角场”来生产皮革,建制“甸皮局”来监管皮革,甚至官府还设有“皮百场”来专门掌收皮张,足见当时社会从官制、军需到民用,盛行裘皮、皮革及其制品,已成社会时尚;民间尝以拥有或穿着裘、革制品为鉴,作为区分人们富贵贫贱和社会地位的标志之一。而皮毛、皮革业的兴盛,使其位居传统手工业之前列。

明、清中期(1368—1840年),皮毛、皮革业生产虽已相当普及,革裘制品供需尚且繁荣,然制革生产与工艺技术的发展仍较缓慢;制革生产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鞣革技术还沿用传统的硝面、栲制等工艺。但是,鉴于革裘制品裁剪、缝制加工技术的提升,使皮鞋(靴)、皮(裘)衣、皮箱、皮包、皮匣以及军靴、铠甲、挽具等制品的花色品种也大大增多,无论从朝廷贡品,还是到征战军需,甚至平民日常穿用,革、裘制品已成为当时社会时尚流行的必需品。

清嘉庆后,中国封建社会已由衰微而处于崩溃前夕。1840年起,外国资本主义的大炮,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社会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速瓦解,沿海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并且迅速形成了上海天津这类畸形繁荣的近代都市。国外帝国列强的入侵,国内资本主义的滋生,使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遂使中国近代皮革工业发展陷于曲折坎坷的境地。

晚清时期(1841—1911年),我国皮毛、皮革及其制品的加工生产与市场流通已趋于普及、繁荣,但其工艺技术与生产方式依然比较落后,发展速度仍较缓慢,鞣革技术还沿用传统工艺,生产规模还因循于手工作坊阶段。直至19世纪中叶,西方制革工艺技术的传入、革新和新式鞣法(轻革采用矿物鞣,重革采用进口栲胶植鞣)的逐步推行,使转鼓、机器逐步替代部分手工操作,鞣制、染整加工工艺得到不断完善,技术水准也大幅度得到提高。这也是我国近代皮革工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时,平津沪、苏浙鲁、湖广陕等地的皮革业相对比较活跃。例如,1851年“王记鞋楦作坊”开始专业生产靴鞋木楦;1861年陈财记等皮作坊最早生产中式衣箱;1875年“朱合盛皮箱号”生产真牛皮的各式皮箱;1876年沈炳根自刻鞋楦、自行设计、制作成第一双现代皮鞋,翌年开设第一家前店后工场的“沈记皮鞋作坊”;1878年英商全美洋行开设上海硝皮厂;后由英商仁记洋行接办,引入华人股份,更名为“上海熟皮公司”。又如,光绪年间,沿海城市和内陆各地的皮革业也在逐步延伸。光绪六年(1880年)广东潮州开设皮坊,沿用烟熏法熏皮和搅缸制革;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人顾氏开设了“周记硝皮工场”,后改成“华益硝皮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为了军需,在天津创建了官办的“北洋硝皮厂”,该厂是最早采用现代鞣革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制革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武昌筹办“南湖皮革厂”,开始采用铬鞣制革;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商上海机器硝皮厂和日商江南制革公司相继开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武昌善技场、湖北陆军工作场及汉口劝工院开始生产皮靴、皮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陕西制革厂”在西安建成,已开始兼顾制革、制裘。

民国初期(1912—1937年),国内制革业已开始普遍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和化工原料鞣制皮革,逐步淘汰了传统的烟熏方法,改进了用植物鞣料、明矾等鞣制皮革的工艺技术。同时,各种皮革制品的加工生产相继兴起,遂出现皮革制品的品种纷呈景象。诸如:1913年浙江宁波人李荣高等人创建了“李高记国货皮球厂”,并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只皮制足球,使用商标“国际牌”;1915年南京人徐光复等人成立牛皮公所;同年,靴鞋业同仁又成立“履业公所”;1917年章仲文昆仲创办了上海协兴运动器具厂专业生产篮、排、足球,注册商标为“火车牌”;1920年上海川沙人傅降临开设了傅中兴运动皮鞋店,专业生产运动鞋,后被全国第三届全运会列为参赛用鞋,又被中国田径运动员刘长春参加第十一届洛杉矶奥运会作为参赛用鞋;1930年上海嘉定人徐雪尘研发成功“制革药水”,遂在嘉定开设“信诚行”,成为上海第一家产销“牛头牌”皮革涂饰剂的工厂。同年,钱荣寿在上海创立钱荣记机修工场,承包制革设备维修业务,并仿造制革转鼓、轻革打光机获得成功,遂专营制革机械,成为上海第一家制革机械厂。

抗战时期(1937—1945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沦为敌陷区的皮革企业或毁于战火,或落入敌手,中国皮革业的生产能力受到重创,以熟皮为例,其抗战期间的产能仅相当于战前的30%。由于日寇对沦陷区的皮革工业施行全面统治,控制原料,生皮、熟革一律“军用”,致使制革厂大部分断料、停工、倒闭,皮革及制品业陷入困境,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逐渐复苏。例如,抗战初期,沿海一些城市相继被日寇侵占,皮革企业大量内迁,促进了西南、内陆等地如:四川、重庆、云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市的皮革及其制品业的发展得到加速,其中,平津沪骨干皮革企业、军工生产企业以及某些科研院校一度实行战略内迁。又如,1940年张铨在美国皮革化学家学会第37届年会上宣读博士论文,旨在研究中国五棓子鞣质、鞣酸与胶原结合,提出植物鞣质与胶原相结合系物理化学吸着作用的假设和论证,为国际辛辛那提学派植物鞣革机理吸着学的创立,提供了开篇之作。此后,张铨等人还指导学生从事开发橡椀、桦树皮和姜头等植物鞣料的研究,以及铬鞣、铁鞣、烟鞣等鞣法研究。再如,抗战后期,当时的国民政府经济部、军政部等还在西康建立西昌制革厂、在成都建立空军麂皮试造厂、第二制革厂、华西制革厂,以及西南制革厂。至1942年,四川的制革业呈现壮大兴盛景象,全省机器生产厂家已由抗日战争前的两家增至18家,职工达1500人。同时,皮革作坊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中,成都手工制鞋作坊的发展尤快,职工达1000多人,生产的皮鞋除销到本市外,还远销西北各省及南京、香港等地。及至1944年,仅重庆一地有制革厂180家。(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1946—1949年),中国皮革、毛皮工业在抗战胜利后曾一度出现复苏迹象,但因内战频频,行业发展历经坎坷,备受折腾。值得一提的是:其一,位于上海的“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制革鞣料示范实验工厂”(简称中工制革厂),以生产军需用革、工业用革、民用重革为主,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华东工业部上海益民制革厂,后演变成全国闻名的牛皮轻革专业厂。其二,原军阀万福林于1932年在北平开办的私营制革厂,主要鞣制各种皮革,后由国民政府北平市处理局接管,1947年改名为振北制革厂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后,成为公私合营振北制革厂。

从古代到近代,纵观中国皮革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最为古老、富于民族色彩的传统行业之一,无疑是凝聚了我国祖祖辈辈皮革人的辛勤劳动,分明是他们的智慧与创造的结晶。由于经历了数千年可歌可泣的历史变迁,这个行业,曾经有过繁荣兴盛的时期,却也有过艰难坎坷的际遇,在动荡中成长,在继承中发展。时势使然,我国古、近代皮革业,在生产环境、劳动条件等方面曾经是“脏、臭、累”的代名词;在闪烁着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也铭刻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

(温祖谋试撰于2013年4月28日,未发表)

[1]李仙舟.最新实用制革学.商务印书馆,1935.

[2]庞贻燮.我国古代制革与毛皮工业初探.皮革科技动态,1977,6(4):28-33.

[3]诸炳生.皮革春秋.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6.

[4]马燮芳.制革生产过程中各种脱毛方法的演变.皮革科技,1986,4:21-23.

[5]李闻欣.我国古代皮革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20(2):89-92.

[6]吕绪庸.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西部皮革,2008:1~9,53.

[7]范贵堂.制革技术发展史.皮革与化工,2009,26(6):42-43.

[8]何露,陈武勇.中国古代皮革及制品历史沿革.西部皮革,2011,33(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