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进行制革鞣前湿加工

如何正确进行制革鞣前湿加工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革的基本任务是将原料皮经过一系列机械和化学的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皮革。加工工艺也将朝着优质、快速、简化、少浴、节料和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鞣前湿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鞣制作准备,所以又称准备工程。整个鞣前湿加工操作,几乎是在非碱即酸的介质中进行的。同时由于“快速”,就避免了烂皮的危险性。同时,对于改革鞣前湿加工的工艺技术也是颇有启发的。

如何正确进行制革鞣前湿加工

制革的基本任务是将原料皮经过一系列机械化学的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皮革。根据当代制革工业的动向,制革的加工方式正在变革,将由传统的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工程逐步向湿、干加工两大单元过渡。加工工艺也将朝着优质、快速、简化、少浴、节料和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鞣前湿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为鞣制作准备,所以又称准备工程。其目的从宏观方面来说是除去生皮上无制革意义的组分(例如毛、表皮、浮肉、脂肪等)和黏附物(例如血污、泥粪、盐和防腐剂等),使皮张恢复到鲜皮状态(水分含量达60%~65%),成为洁白、柔软、具有规定厚度的裸皮;从微观方面来说是使生皮纤维结构(主要是胶原纤维)获得适度的分离和松散,溶解部分可溶性蛋白质(例如白朊、球朊、黏朊等),同时,使生皮蛋白质(主要是胶原)的官能团充分游离,反应性增强,以及具备适宜鞣制的必要条件(例如pH、预处理状况等)。一言以蔽之,是为鞣制作准备。

鞣前湿加工主要包括浸水、脱脂、脱毛、浸碱(灰)、酶软、浸酸、去酸以及属于机械加工的刮油、去肉、拔(推)毛、剖层等工序。这些工序的前后衔接和增删,随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而异。综合一般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1。

整个鞣前湿加工操作,几乎是在非碱即酸的介质中进行的。究其原理,不外乎皮蛋白质与酸、碱、盐、酶和某些化学助剂的作用,其间化学反应与机械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后者偏重于物理作用。例如,转鼓能使皮张在操作液中曲挠翻滚,通过皮张对操作液的舒张吸收或挤压排出的可逆作用,帮助加工材料扩散、渗透,使化学反应均匀、完善。兹择其要者列成表1。

图1

表1 制革鞣前湿加工主要工序的加工原理和方式

续表

整个鞣前湿加工是制革生产全过程的“基础”,对成革的质量影响颇大,如加工不当,不仅影响以后各工序的加工,而且会给产品带来难以补救的缺陷。为此要求:

1.严格遵照产品的工艺规程实施操作

一个完整的工艺,其前后工序之间的衔接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各项技术参数)是一个综合平衡的体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随意变动和偏废任何一个环节。要求操作人员通晓工艺规程,一方面要切实执行,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在制品的状态,季节气候的变化等),主动、灵活地控制加工过程,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务必使在制品符合各工序的质量要求。(www.xing528.com)

2.明确加工目的,各项技术措施要有的放矢

为了达到各工序所预期的目的,措施要有的放矢,操作应有针对性,尽可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例如,对于干皮浸水,为了使干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到鲜皮柔软状态,目前的快速浸水工艺则采用机械作用(如刮里、去肉、摔软等)与化学助剂(如碱、盐、酶或表面活性剂等)相结合的措施,促进干皮润湿以加速回软。同时由于“快速”,就避免了烂皮的危险性。

3.把握关键因素,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任何一个工序,几乎都涉及到操作液的浓度、温度、pH、机械作用和时间等控制因素。但是关键何在是个首要问题。例如,浸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用碱液的性质、浓度、温度和机械作用,而其中各因素并非平分秋色的,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是受温度制约的。温度高,生皮的膨胀降低,但碱液对生皮的渗透和分解的作用加强,则时间可缩短,机械作用应减弱;反之,温度低,膨胀增加,渗透和分解作用却减弱,因而时间延长,机械作用可适当增强。温度过高(应不高于28℃),皮纤维分解加剧,皮质遭受损失,易导致成革松面和强度降低,应予防止。

4.注重在工艺技术上吐故纳新,扬长避短

酶脱毛工艺是我国群芳争妍的制革脱毛花圃中的一枝新秀,目前应用在猪革生产方面日趋成熟。由于蛋白酶兼有脱毛、软化双重作用,它给技术控制上带来的“留毛与松面”的难题仍未彻底解决。尽管如此,其生命力依然受到制革行业的重视。通过摸索、总结加工方式和途径,平衡前后工艺,定将更臻完善。同时,对于改革鞣前湿加工的工艺技术也是颇有启发的。

2013年上海红光制革厂技工学校1973届同学40年聚会师生合影

二排教职员右起:吴毓戬、温祖谋、盛达仁、包金富、邱和智、陈祥

(原载《皮革科技》198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