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皮革杂志编委会首次会议纪要汇报

中国皮革杂志编委会首次会议纪要汇报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皮革》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召开。11月27日,召开了由部分编委参加的《中国皮革》杂志编委会第三届一次会议的预备会,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正式确定三届一次会议的全部议程和活动安排。12月1日全体会议上,与会编委一致通过了《中国皮革》杂志编辑委员会《章程》。

中国皮革杂志编委会首次会议纪要汇报

《中国皮革》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召开。

这次会议,旨在完成编委会的换届组织程序,正式聘任组成《中国皮革》杂志第三届编委会;讨论通过《中国皮革》杂志编委会章程;协商推选第三届编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并在《中国皮革》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研讨当前如何进一步办好刊物,服务行业,讨论落实编委会1992年各项主要工作。会议期间,还组织与会编委参观工厂及进行沿海市场调研

出席这次会议,应到编委17人,因事请假21人,实到编委50人。

会议期间,广东省二轻厅、广东省塑料皮革工业公司、广州市皮革工业公司、中国农垦南方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到会看望了与会编委。

11月27日,召开了由部分编委参加的《中国皮革》杂志编委会第三届一次会议的预备会,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正式确定三届一次会议的全部议程和活动安排。

这次会议,经与会编委共同努力和承担会务工作单位的大力支持,顺利地完成了全部议程和活动,自始至终在团结和谐、紧张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皮革》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编委会始终遵循科学技术为生产服务的办刊方针和坚持“传递信息、交流技术、指导生产、服务行业”的宗旨,在致力办好刊物,努力服务行业方面继往开来,青春常驻,积20年办刊之经验,又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皮革工业科技情报站副站长、第二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皮革》杂志主编朱孝于高级工程师就第三届编委会的组织调整做了工作报告。调整、组成本刊第三届编委会是根据1990年四川什邡会议精神进行的,考虑到编委的年龄结构,专业、地区、部门的代表性,以及离退休状况,本届编委会设名誉编委、编委和特约编委,由中国皮革工业科技情报站会同有关单位,通过协商、推荐、提名,并征得编委所在单位和本人同意,经中国皮革工业科技情报站聘任产生。

第三届编委会全体编委共71名,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虽然在名称上有名誉编委、编委和特约编委之分,但全体编委在编委会中所享有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却是完全均等的。在71名编委中,名誉编委16名,主要是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本刊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对本刊有突出贡献的已离退休或工作岗位变动的老编委或老领导;编委34名,主要是各省、市、自治区主管皮革行业的有关负责人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特约编委22名,主要是全国行业界有关企业的经理、厂长或总工程师。据1991年8月份统计,本届编委会编委平均年龄为50.9岁(名誉编委平均60.5岁,编委平均49.5岁,特约编委平均46.6岁)。

编委中男性55人,女性1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有65人(其中高级职称47人),占编委总数的91.5%,这足以说明本届编委会的组成是以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在全国行业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权威性。

朱主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皮革》杂志,原名《皮革科技动态》和《皮革科技》,于1972年创刊以来迄今已经过了20年的历程,刊物演变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皮革工业综合性科技情报月刊。其间,于1979年成立第一届编委会,于1986年换届组成第二届编委会。去年四川什邡会议,对第一、二届编委会在传递信息,办好刊物和开展技术交流,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指导行业发展生产等方面,为振兴我国皮革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充分予以肯定;对第一、二届编委在实现上述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骨干作用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20年来的办刊实践和编委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作了较为全面的回顾总结。朱主编强调指出:本刊编委会的作用,主要是两条,一是坚持办刊方针和宗旨,推荐选题、组织稿源、捕捉信息、提供情报共同办好刊物;二是针对行业实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活动,促产引销,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简而言之,即两句话:办好刊物,服务行业。希望第三届全体编委能一如既往,同心同德,根据编委会章程履行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上述作用。

随着时势推移,第三届编委会与前两届编委会在开展活动方面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1)随着技术商品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间的技术封闭与公开技术交流的矛盾更为突出;(2)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咨询服务已从无偿活动转化为有偿服务,按照经济规律办事;(3)行业的不景气,企业的负担过重,加上编委会自身缺乏经济来源。今后,编委会组织会议和开展活动的难度势必比以往大大增加。鉴于上述原因,第三届编委会将研究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开拓内部条件,调整职能重心,转移工作重点,不断探索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各项工作。不难想象,今后在办好刊物、服务行业的过程中,关键难度不在于办刊组稿方面,而在于有偿开展各项技术交流和服务活动方面,因此,还需全体编委同心协力,各尽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编委会的活动,这是能否使本届编委会具有充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全体会议根据议程安排,首先讨论《中国皮革》杂志编辑委员会章程(讨论稿)。朱孝于主编代表编委会、编辑部就《章程》(讨论稿)的起草作了简要说明。

与会编委就《章程》的总则、组织职责等章节内容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展开热烈讨论,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尤其在编委会的性质、任务、职能和编委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例如,明确了编委会是在中国皮革工业科技情报站领导下为了办好刊物、服务行业的决策机构;明确了编委会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开展多种形式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密切各地区行业间及其与编辑部之间的工作联系,促进我国皮革工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的工作任务;明确了编委会委员根据年龄结构和岗位分工等需要分为名誉编委、编委和特约编委,团结各方面人才,有利于开展工作;明确了利用编委会自身的优势,有偿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等等。同时,对于编委的权利和义务展开了深入地讨论,并作了具体的修改和补充。

经过本刊编辑部综合讨论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润饰。12月1日全体会议上,与会编委一致通过了《中国皮革》杂志编辑委员会《章程》。

与会编委根据章程规定,协商决定推选产生的基本程序:确定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人选名额5名单数组成;酝酿提名、协商推选4名副主任委员。与会编委经过充分酝酿、民主协商、反复权衡,最后,以热烈的掌声一致推选产生第三届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朱孝于任主任委员;由季仁、王秀实、张小林、朱成昌任副主任委员。

最后,金宝仲站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本届编委应聘就任,祝贺朱孝于等5位同志分别当选正、副主任,希望本届编委会在办好刊物,服务行业,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与会编委在充分肯定《中国皮革》杂志在国内外的地位、声誉、作用和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办好刊物与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提高刊物质量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四川什邡会议上所议论的焦点: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刊物在行业中的导向作用;二是要进一步丰富刊物内容,增设栏目,活跃版面,提高稿源质量与美化设计水平。这次研讨比较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见与建议大致可归纳为:

(1)编委会应通过编辑部,编制提出年度报道提纲,使刊物的报道重点与全国皮革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在宏观上协调同步,以便对行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2)刊物应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方面推广经验,实现经济效益。

(3)根据皮革工业新的内涵,目前倾向划为制革、毛皮、皮鞋、皮件四大主体行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革五金、鞋用和代用材料四大配套行业,刊物应在报道内容、组稿比例上有所兼顾。

(4)提高刊物质量,涉及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是作者,写文章的人要提高论文的质量,言之有物;另一个侧面是内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涉及各种门类,有动态、静态,有共性、个性,就能引人入胜。

(5)回顾本刊20世纪70年代的不少文章,大都内容翔实,数据充足,读之不仅有所得益,而且回味无穷,发人联想;时至90年代,本刊某些文章内容空泛,“干货”甚少。

(6)要进一步加强和密切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的联系。

(7)编委要率先为刊物撰稿或组稿,对涉及行业政策、规划、水平、动向、呼声、热点方面,组织提供对行业发展有指导性、有分量的文章,要以此作为编委的首要义务。

(8)编辑部要进一步加强选稿、审稿工作。

“如何有偿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是这次会议讨论工作的热点。不少编委指出,办好刊物与服务行业是辩证的统一;办好刊物,本身就是为行业服务;开展各种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通过服务行业,可以为办刊注入“新”的和“实”的内容,提高刊物质量,两者相辅相成。尽管如此,与会编委一致认为办好刊物是第一位的,开展各种活动则是第二位的。换言之,即办好刊物是编委会开展各种形式活动的枢纽和命脉。

针对本届编委会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服务活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编委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媒介联系作用,贯彻“以会养会”“自助活动”的原则,逐步形成自身的经济依托,以开拓编委会的内部创收与积累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当前组织会议、开展活动的主要困难。

归纳讨论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与建议如下:(www.xing528.com)

(1)编委会组织开展各种技术交流服务活动,要贯彻实行有偿服务的原则,这一点已经明确列入《章程》。活动的主题内容要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着眼,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目标,通过产品最终反映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来,这是能否使各项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吸引力的关键,也是活动本身的效果、质量和编委会的声誉所系。

(2)编委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技术交流服务活动,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和特色。所谓“与众不同”,就是要与通常的外商推销化工产品的技术交流,各地协会的技术咨询服务和某些教学单位的技术培训等活动有所区别,讲得透彻一点,就是要使编委会所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独到功能。倘欲使然,关键在于真正充分发挥编委会自身的优势。具体可从内容与形式、手段与方法、层次与深度等方面去挖掘,最终在产品与效益上得到体现。

(3)编委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可以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既可以由编委会的常设机构编辑部牵头组织,也可以由编委会委托所在地区的编委协同主办,甚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策划有关单位联合发起,但无论如何,编辑部一定要有人专、兼职主管“活动”,负责组织协调,沟通联系和督促落实。

(4)有偿开展各种技术交流服务活动,要经过试行,总结经验,制定实施细则,有偿服务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要实行按劳分配,各项活动从组织实施到管理分配要做到有章可循。

(5)关于技术交流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对象和宣传等问题,需要通过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尤其要突出可行性。可以一边实践探索,一边总结改进。首先应把1992年的活动计划好,落实好。

(6)活动的组织问题,建议以编委会主任所在的编辑部为中心点,在4位副主任所在地区上海、北京、广东、四川分设大区点,组织牵头,根据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主题内容,筹划落实。

(7)活动的形式问题,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主要形式还离不开:① 技术交流,包括成果推广,新品开发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② 技术咨询,包括新建、改造工厂的扩初设计、可行性研究,企业“诊断”,上门服务;③ 技术培训,包括中、短期专业技术培训、产品设计培训、特种工序操作技能表演。总之,可以据实按需而定。

(8)活动的内容问题,关键是主题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突出,要从当前行业、企业的实践出发,针对品种、质量方面影响出口和开拓内销市场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例如,白色革的白度差、泛黄;水染革的色花、色差;服饰革的异味;革制品的生霉等。要力求交流一项突破一项,使参加者真有所得,使企业确有效益。

(9)活动的对象问题,包含两个侧面:一是输出方,主要是来自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编委及其发现和推荐的人才;二是输入方,主要是全国各地的大、中、小企业及其参加方。上述两方仅从主导与从属关系上来说,不能绝对化,要倡导能者为师,相互交流。

(10)活动的宣传问题,各项活动应由编委会统筹立项,由中国皮革工业科技情报站统一通知,由编辑部统一安排在《中国皮革》杂志上刊出交流告示和招生启事。

季仁副主任代表第三届编委会就第一次全体会议作了总结发言。然后,向与会编委宣布了编委会1992年活动安排。经编委会慎重研究,根据本届编委会特约编委、浙江省皮革化工厂周志芳厂长的诚挚邀请,决定接受其提议,《中国皮革》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拟于1992年适当时间在浙江普陀召开(由朱孝于主任、周志芳编委)筹备。

初步商定,编委会1992年开展技术交流服务活动安排如下:

1.提高白色革质量的技术交流

地点:浙江普陀(拟与三届二次编委会交叉进行)。

分工:由季仁副主任、魏德卿、陈鸿炳、张芳仲、柴元庆等编委负责组织。

2.提高猪皮服装革质量的技术交流

地点:四川乐山

分工:由朱成昌副主任、谢斌编委和四川地区编委负责组织。

3.皮革服装设计培训

地点:待定。

分工:由王秀实副主任、平智编委负责组织。

4.包袋设计培训

地点:上海。

分工:由季仁副主任和上海地区编委负责组织。

会议期间,与会编委还参观了广州市人民制革厂和深圳南亚皮革有限公司。编委们对广州人民制革厂在分期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后所呈现的规模与新貌,对深圳南亚皮革限公司经营的速度与效率感到钦佩。

此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二轻厅、广东省塑料皮革工业公司、广州市人民制革厂、深圳南亚皮革有限公司和无锡县制革厂的大力支持,对此,与会编委表示衷心感谢。

(本纪要由本刊编委会委请温祖谋编委执笔撰写,原载《中国皮革》199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