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扼要介绍联合国工发组织援助中国制革污染控制项目上海大场受援点的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果简介,并对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UNIDO)援助中国制革污染控制项目中的污水处理、制革污泥干化方案实验和区域性制革职业安全健康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旨在:①提高制革污水处理效果和技术监控能力,实现控制污染和达标排放;②探索实验污泥安全处置方案,提出制革污泥处置的有效途径;③建立制革职业安康系统,努力改善制革生产劳动条件。进而,根据“一方受援、行业受益”的原则,利用各受援单位的项目产出成果,为制革行业提供示范。
1.1 生产概况
产量:1999年1—6月统计,牛轻革13.4万张,羊轻革20万张。
品种:1999年,牛轻革:各类鞋面革95%,家具革5%;羊轻革:绵羊服装革85%,山羊鞋面革15%。
销售:1999年1—6月统计,销售总额10.500万元,其中外销约占95%。
1.2 排污概况
据1999年1—6月统计平均值:用水量75195m3/月(含非生产用水),废水排放量39000m3/月,固体废弃物141t/月,污泥产生量198t/月。
1.3 污水处理工艺
在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尽量减少污染排放的前提下,按照清浊分流、分隔治理的原则,分别对含铬、含硫废水进行分隔预处理,综合污水采用生物-化学处理工艺,经过处理,除氨氮外,已实现达标排放(DB 3199—1997: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4 污泥处置方式
污水处理各单体污泥汇集,经浓缩、调质,然后压滤脱水,产生的泥饼含水量70%左右;泥饼委托当地环保部门外运集中处置,实行有偿服务。
(1)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入见表1。
(2)中外合资上海富国皮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RL)投入了与以上项目实施相配套的人、财、物力。
表1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援助中国项目投入
*其中主要专家有Dr. G. Clonfero,Dr. U. Frings,Mr. V. D. Bossche,Mr. K. Harre等人。
3.1 US/CPR/92/120污水处理项目的产出与成果
3.1.1 一个设施较为完善、兼具监测与实验功能的污水处理实验室业已建立,并投入正常使用
实验室的基本装备得到补充完善,如DO仪、pH计等;实验室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实验室人员得到补充和培训;实验室分析项目增加,分析方法得到专家确认和规范,如LAS、硝酸盐氮等;实验室的实验功能不断增强,如污泥调质,降低氨氮实验等。
3.1.2 一项处理技术先进、处理效果较好的典型工艺业已形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①含铬废水采用专用管道收集。从过滤、加碱、沉淀、压滤到铬饼排出,形成规范的工艺管理与技术监控,含铬液回收率达90%,日均量40~60m3/d;铬去除率99.5%;铬饼日均量0.8~1.1t/d,回收铬饼有偿供给专业化工厂资源利用,降低预处理成本。
②含硫废水采用专用管道收集。从格栅过滤、锰盐催化、曝气氧化到脱硫除氨,形成稳定的工艺管理与技术监控,硫化物去除率>95%,氨氮去除率约30%。
③综合废水初级处理。从格栅过滤、曝气沉砂、调节均衡、平流式初沉池到机械排泥,尤其经过初沉池改造,引进意大利刮泥机,明显提高初级处理效果。去除率:COD 32%,BOD 27%,SS 33%。
④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采用鼓风曝气,传统活性污泥法,严格控制各项技术参数,使其渐入佳境,尽可能获得最佳处理效果。目前各项去除率:COD 93%,BOD 95%,NH3—N 50%,SS 90%。
⑤化学处理主要采用碱铝絮凝,调节pH,通过斜管排泥,以进一步提高最终处理效果。去除率:COD 35%,BOD 50%,SS 65%。
综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见图1。
3.1.3 一座较大规模的(设计能力9700m3/d)大场制革污水处理厂通过援助项目与优化管理,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彻底清除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老化厌氧污泥(一次性840t)维修设施,消除负面影响。疏通、修复地下排水道,确保通往城市排水泵站多户共用的排水管道畅通,耗资(RMB)252053.49元,按照《操作手册》(包括铬回收、综合处理两部分,由Dr. Clonfero针对大场污水厂编制)指导操作和规范管理。
通过替代铵盐、曝气除氨、化学氧化、生物降解等多种实验,努力探索降低氨氮的途径,为全面达标排放攻克难关。
开源节流,加强管理.从控制能耗入手,努力降低处理成本。经初步测算,1996年处理成本为13.91元/m3,1997年为11.88元/m3,1998年为7.99元/m3,1998年比1996年下降74.1%。
目前污水处理效果见表2。
表2 1997—1999年出水各项指标(平均值)
注:除pH和色度外,单位均为mg/L。
3.2 US/CPR/97/022污泥干化实验项目的产出和成果
3.2.1 完成5种不同混合比例的污泥流化干燥实验
实验委托拥有进口流化干燥装置的上海石化水质净化厂(SJPR)合作完成,共实验5次,每次用于实验的污泥,其混合比例不同分别为1:1、1:2、1:3、1:4、1:5,(制革污泥∶石化污泥)。
图1 综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实验的技术参数:
①实验湿污泥含水量80%~85%,无杂物、小石子;
②干燥床内温控制在80℃以下,接近无氧状态;
③湿污泥在床内热交换作用下,水分蒸发,流化(沸腾)干燥;
④干化产物为95%(干基)固体细颗粒。
混合污泥干化产物外观为黑褐色细颗粒状固体,质硬,无明显臭异味,不易吸湿受潮,难溶于水,与制革脱水污泥相比,重量、体积大大减小,卫生状态明显改善。
3.2.2 完成实验污泥与干化产物主要化学组分的分析检测
分析检测委托上海市卢湾区环境监测站(SLEM)合作完成,5次干化实验前后的污泥及其干化物均进行规定项目的定量化学分析。(www.xing528.com)
根据制革污泥及其安全处置的要求,确定分析检测水分、有机质、总氮、总磷、挥发物、灰分、锰、三价铬、六价铬和总铬10个项目。
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①污泥试样含铬量很低,均以Cr3+形态存在,在低温、无氧条件下流化干燥,所含的Cr3+被氧化为Cr6+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②干化物中含铬量极微,均以Cr3+形态存在,且相对稳定;
③干化物经过酸、碱、中性洗出液实验,未见其中Cr3+明显迁移(除样品1外),发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极小。
3.2.3 本实验为制革污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初步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流化干燥是一项安全处置的有效途径,不仅在技术上科学、合理、可行,而且符合促使末端污染排放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环保趋势。污泥干化物资源化利用,除实验表明可以用作公路路基材料以外,据有关资料信息,资源化利用的领域相当广泛,例如,探索实验制砖材料、隔热材料、混合燃料和绿化肥料等,这些课题有待今后列入科研发展项目,予以专题研究。
制革污泥流化干燥实验。作为一项成功的实验成果,其产业化的前景并不乐观,原因之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以SRL现行处置、流化干燥实验和成果产业化三者对比分析,要使成果产业化,仅污泥运费一项,最低限度将增加成本费用高达2.5~5倍,因此从经济上和投入方面考虑,恐怕现阶段很难为制革厂所普遍接受。
3.3 US/RAS/92/120 制革职业安康项目的产出与成果
3.3.1 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系统,建立并执行监督机制,实行有效的现场管理
根据SRL职业安康系统架构及其执行与监督管理网络图,从组织管理、日常管理,到现场管理,建立管理运行机制;从安全、消防、急救到保健,横向到边,全方位纳入网络;从决策、督促、监理到实施,纵向到底,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3.3.2 创造优良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利用援助物资和公司相应配置,改善工厂、车间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健现状,创造优良工作环境,保证生产正常运作,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3.3.3 加强机台安全防护,改进化工材料的安全使用
每台机器列出英汉对照的主控制板示意图,使操作工一目了然,安全操作;建立机台使用保养责任人和检查维修责任人制度,挂牌执行,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统一严格执行包括“安全—开机—操作—关机—清洁”5个步骤的机台培训操作规程。
设立化工危险品专用仓库,张贴警示标志,严格仓储、保管和发放程序手续;制订化工危险品的安全使用规范,指导操作工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切实做到安全运作和使用;收集汇编500种常用化工材料安全数据及其索引目录,使安全数据有案可查。
3.3.4 强化员工安康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坚持对员工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如:员工入职安康培训、安全操作培训、特殊作业培训、保健知识培训和急救自助培训等,使员工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培训,提高员工识别潜在危险和事故隐患的能力,促使隐患消除、事故化解,最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1 关于污水处理项目US/CPR/92/120
项目深度评估前,工作重点在于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和装备技术监控手段;而深度评估后,工作重点在于改善污水处理工艺,优化工厂管理、开展技术培训和完善实验室的实验与监测功能。
从投入与产出来看,援助硬件全部投入使用,运转正常;各项软件改善工艺和管理产生效果。业已达到控制污染、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达标排放(除氨氮外)。污水处理成本逐年有所下降,但限于客观条件,要想接纳外来污水,提高利用能力,实现满负荷运转,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产生社会效益;事实上,非项目执行单位主观愿望所能为。
4.2 关于污泥处理项目US/CPR/97/022
上海大场被确认从事污泥流化干燥实验工作,目标是实施制革/石化混合污泥流化干燥实验,从而探索污泥安全处置方案,提出可供选择的污泥处置与资源利用的途径。现已完成污泥干化实验的全部内容,并提供了详尽的化学分析报告和项目总结报告,为污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初步技术依据。
4.3 关于职业安全健康项目US/RAS/97/120
从投入与产出来看,国内采购全部和国外采购两批订单的援助物品,以及执行单位相应配置的安康物品均到位,并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改善了制革生产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起到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作用。通过项目实施,执行单位进一步健全安全健康系统和管理,加强了机械加工的安全防护,改进了化工材料的安全使用,尤其通过强化员工安康培训(各项安康培训累计达5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排除隐患、防范事故的能力,明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5.1 关于处理后排放水中污染因子氨氮难以达标的问题
鉴于现有设施和现行工艺,并不具备特殊有效去除氨氮的功能,目前项目执行单位一方面从清洁工艺、替代铵盐、如CO2脱灰等入手,另一方面又从曝气除氨、化学氧化、生物降解等单体进行实验,努力探索降低氨氮的有效途径,为早日实现全面达标排放攻克难关。
5.2 关于污泥干化实验产业化涉及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受的问题
污泥干化实验无疑具备技术可行性,但要使其成果产业化,首先要提供实用的流化干燥装置,其次是企业要有能力投入,再者要有干化产物资源化利用的稳定渠道。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确非一厂一户所能为。所以,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合力统筹,才有望突破瓶颈。
5.3 关于职业安康项目部分进口援助物品海关滞留的问题
部分进口援助物品因故被海关滞留,经多方多次努力未果。据上海海关规定,项目执行单位只能按企业进口机电产品的程序,逐项重新办理申报手续,争取海关予以放行。
6.1 建立制革业“环保治污”交流推广平台
为了广泛交流国际、国内制革业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信息,更大范围内推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项目成果,建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成立一个国际制革业环保交流中心,利用因特网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推广成果、示范借鉴,以推进全球制革业21世纪的绿色工程。
6.2 构筑制革污泥干化产业化利用项目
为促使污泥干化试验成果产业化,建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导入一个新项目,旨在设计、研制参照流化干燥床原理,适合中国制革厂实际应用的干化装置(如容量小、能耗低、易控制、售价低廉等),以利中小型制革厂推广应用。
6.3 编制《制革业职业安全健康手册》与影视录像
为利于全球制革企业推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针对RePO-UNIDO编印的《制革业职业安全健康参考手册》(中/英文本),进一步组织力量,有重点、有选择地编制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影视录像,以便手册与录像珠联璧合,作为安康工作实践指南,为行业提供一套安康培训教材。
【鸣谢】以上3个项目是在中国政府和国家项目主任办公室张淑华女士、苏超英先生、宋宪雯女士和UNIDO Vienna/Mr. J. Buljan,UNIDO Beijing/Mr. B. Sugavanam,Mr. L. Aumann,UNIDO RePO/Mr. A. Sahasranaman,以及项目执行单位SRL总裁Mr. E. Hagen等方面的指导下执行的,特此鸣谢。
【说明】以上3个参与项目执行工作的主要人员还有沈钧、李青、杨伟福、江燕华以及实验分析人员施雅娥、朱继麟等。
2000年,UNIDO援助制革污染控制国家项目上海示范点三方评估现场视察
左起:SRL公司副总裁温祖谋、UNIDO专家、UNIDO驻华开发署官员、国家项目主任张淑华、副主任宋宪雯
1999年,上海富国皮革有限公司职业安全健康项目主要执行成员
左起:公司行政部经理朱国年、安康项目专员杨伟福、公司副总裁温祖谋
(原载《中国皮革》2000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