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白湿皮,即裸皮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成为颜色本白、性质稳定的产物,可在温度50℃条件下保藏6个月而不变质。在此期间,既可作为制革原料贮存、运输、挑选、组织生产批,也可供剖层、削匀、修边等加工,基本性状类同传统的“蓝湿皮(革)”,唯不同的是“白湿皮”的化学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经过水冼,可以回复到生皮状态,再进行所需的鞣制。显然,“白湿皮”作为盛行的“半硝革”则更进了一步,是制革工艺技术上的一项创新。
与传统的“蓝湿革”工艺相比,“白湿皮”新工艺的优点是:(1)经水洗可回复生皮状态,对加工更有利;(2)剖层皮边、碎块、削匀皮屑可水洗后供制胶;(3)得革率基本不影响;(4)节省铬盐,降低成本;(5)减轻铬污染。
南斯拉夫制革家Vukovis先生在沪工作期间,曾应用碱式铝盐施行有关“白湿皮”的实验,其工艺要点如下:
采用软化后(以前的工艺采用常规方法)的裸皮。
铝盐处理:80%水,8%工业盐,转动10min
+1.0% 硫酸(1:10),转动60min,pH=3.2
+0.6% 蚁酸(1:10),转动20min,pH=2.6
+4.0% 硫酸铝(Al2O3含量0.6%),转动90min
+1.0% 碳酸钙(1:10),分3次加入,转动45min,pH4~4.2
次日晨转动10min,收缩温度62℃,出鼓搭马;挤水一剖层或削匀—修边—(水洗回软……)。
据美国Seton公司技术资料介绍,此项新工艺旨在探索不影响铬鞣革特性并能使铬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皮革预鞣方法。该研究所应用的鞣剂是一种取代型的复合性鞣剂,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分借甲醛作用在少量酸存在下的反应物组成,其中含有醛类、双醛和芳烃磺化物的缩聚物,系经合成和改性后专供此项预鞣应用的新型预鞣剂。该产品无毒、无甲醛味,在调节最适pH条件下使用,其能使皮革截面完全渗透,并使收缩温度提高到80~85℃。
此项新工艺的湿操作可根据制革厂的条件和皮革产品及其要求拟定,或分成两个不同单元实施。其一,皮张照常规从浸水经浸灰、软化至浸酸,在软化后(pH在6.0~7.0情况下)或浸酸过程中(pH在5.0~5.5情况下)应用上述新型预鞣剂进行预鞣,预鞣后的坯革可供堆置和挑选,在剖层、削匀后予以称重;其二,完成鞣制加工,接着在同一加工容器(转鼓)内进行中和、复鞣、染色和乳液加油,用料均按削匀革重量计。
上述新方法被称为SSP工艺(Seton专门工艺)。(www.xing528.com)
制革传统工艺中的压纹操作,通常安排在整饰阶段实施,这对于一般的鞋面革和箱包革、票夹革是可行的。为了适应要经较长时间转鼓摔软的压纹软面革类产品的要求,达到成品身骨柔软丰满,花纹清晰不变,法国罗曼(ROMAN)ROUX制革厂采用湿态压纹新工艺。
该项新工艺的要旨是:蓝湿革经挤水、匀湿至水分含量45%~50%时,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压纹(压花),然后干燥至水分含量约18%,以固定所压的花纹。此后,按常规进行回潮、复鞣、中和、染色、加油、干燥、整饰。此时,压纹革身骨柔软,花纹不变。必要时,在整饰阶段可按常规重复压纹一次,如此,可增加所压花纹的淸晰、饱满度,效果更佳。该项工艺对于粒面粗、伤残多的猪皮革尤有掩饰美化作用,加工成的猪压纹软面革可达花纹新颖、具有双色效应的效果。
据南斯拉夫制革家Vukovis先生提供的猪压纹软面革实验方案,湿态压纹的控制条件如下:
蓝湿革:干燥至水分含量40%~45%。
拉软。
压纹:米粒状花板(亦可据要求另选),意大利莫斯塔蒂尼液压平板压花机干燥,温度100℃,压力100kg/cm2,时间30s。
塑料布覆盖,堆置定型,再干燥至正常坯革。
回潮—脱脂—中和—加油—干燥—拉软—干摔—绷板—喷涂—压纹—干摔—顶涂。
美籍罗马尼亚制革家J.Balutel先生在沪技术交流时,曾推出一项由其本人研制成功的转鼓涂饰新工艺专利。其要旨是:采用不含干酪素的黏合剂和不含蜡的光亮剂所构成的水溶性涂饰材料,在转鼓内实施皮革涂饰。该项新工艺甚为罕见。
转鼓涂饰的实施方法大致为:将处于湿态的欲涂饰之坯革,放入转鼓内,加入配制好的上述涂饰材料,连续转动4~5h,涂饰材料基本被坯革吸收,取出在伸展机上平展4~5次,进行热风干燥(加温鼓风),然后接触性熨平。成品革粒面形成极薄涂层,肉面仅吸收微量涂料,纤维仍可明辨。从出示样品来看,涂层薄,光泽好,颜色均匀自然,不脱色,比正常颜料涂饰的效果更好。
(原载《皮革科技》1987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