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变动对价值链的影响,既采用理论逻辑分析的方法,又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在理论逻辑方面,本文系统分析了价值链理论的起因、结构与影响,并分析了价值链测算方法的演变,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得到要素变动后的经济情形,并构建投入产出表测算价值链的相关指标以衡量我国价值链的变动,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一般均衡的数理模型
由于价值链涉及各国各部门经济,且涉及各种生产要素,为了能够全面地分析要素变动对附加值方面的影响,解决已有理论关于生产要素影响不确定的缺陷,我们借鉴苏振东(2008)的研究思路,在价值链构建一般均衡的数理模型框架下分析要素变动的影响。
(2)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模拟分析(www.xing528.com)
为了对数理模型的定性分析结论进行验证,我们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和实际数据来模拟相应的经济情形,得到要素变动的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用一系列数学方程描述了经济生活中各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反映出整个经济现实,依托于实际经济数据,对经济活动做出描述、模拟和预测。本文主要运用GTAP模型,它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作为子模型,通过国际贸易将各个国家或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3)投入产出分析
现有的贸易统计体系是针对传统贸易,不适合于当下价值链,容易产生所见非所得的问题(Maurer和Degain,2010)。为解决这一问题,Hummels、Ishii和Yi(2001)(后文简称HIY)运用投入产出表考察一国出口中的进口成分(VS)以及一国出口中作为中间品被别国进口的成分(VSI)。国内外学者们在一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世界投入产出表来统计贸易活动,以准确测算价值链在各国的分布。我们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数据构建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要素变动后的价值链。对此,我们也在Koopman等(2010)基础上构造我国基于两国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价值链测算指数,包括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价值链参与指数和价值链位置指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