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价值链优化方案

研究价值链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价值链产生动因和条件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要素禀赋为基准,二是以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为基准,三是以微观企业生产组织选择和外包决策为基准来分析价值链的起因和条件。Koopman等一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价值链的框架,能够全面度量一国的价值链情况。

研究价值链优化方案

本文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的层面分析价值链,主要分析要素变动对价值链中生产、贸易模式及价值链定位、价值分布、贸易利益的影响、应对这些影响的措施与效果,并结合我国当下要素供给、贸易发展的实际做了实证研究。本文重点搜集这些领域文献并做了文献综述,一是关于生产要素对价值链影响的文献,二是关于价值链测算方法的文献,三是关于我国劳动力减少、资本流动逆转的文献综述。

第一,关于生产要素对价值链影响的文献。国内外学者对价值链产生动因和条件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要素禀赋为基准,二是以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为基准,三是以微观企业生产组织选择和外包决策为基准来分析价值链的起因和条件。而生产要素对价值链影响的文献以第一类文献为主,我们也重点关注了以要素禀赋为基准来分析价值链的文献,并做了文献综述。

国内外有较多文献研究了劳动力等要素禀赋在价值链背景下对生产、贸易模式及价值链定位与价值分布的影响,例如Jones(2000)、田文(2006)等基于改进的比较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各国基于本国要素禀赋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到全球生产体系中,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外包国会选择要素成本最小的国家进行外包以节约总成本。基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各国在价值链中有不同的分工区段和定位,发展中国家一般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中间产品,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发达国家则生产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Dixit和Grossman,1981;Feenstra和Hanson,1995)。

也存在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证明了以上结论,例如,Jones和Kierzkowiski(1991)对服务贸易的考察、Hanson、Mataloni和Slaughter(2003)对美国跨国公司中母公司和子公司中间产品贸易的考察、Swenson(2004)的外部采购模型、Salvatore、Sdogati和Tajoli(2007)的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证实了要素成本是决定价值链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中卢锋(2004)、曾铮和张亚斌(2005)、胡昭玲(2007)也认为要素成本、规模经济是价值链的成因之一,决定了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

但关于要素禀赋变动对价值链的影响,学者们研究较少,Dixit和Grossman(1981)等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发现,当生产要素变动时,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位置也相应变动,各国贸易附加值也会增减,但因为影响这种变动和增减的因素较多,这种变动是不确定的。曾铮(2009)有着类似的结论。(www.xing528.com)

第二,关于价值链测算方法的文献。在对价值链做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内外学者也持续研究如何测算各国的价值链。因为传统贸易统计体系将出口产品所有价值增值都计在价值链最后环节导致贸易统计偏差,产生“所见非所得”的问题(Maurer和Degain,2010),不能反映贸易的真实情况,对价值链的测算需要新的工具和方法。

Hummels、Ishii和Yi(2001)(后文简称HIY)首次提出垂直专业化的概念,运用投入产出表考察一国出口中的进口成分(VS)以及一国出口中作为中间品被别国进口的成分(VSI)。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陈宏易(2005)基于HIY的VS模型发展出纳入国内循环的附加值计算公式,平新乔等(2006)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了我国垂直专业化比率及其变迁情况。HIY方法的缺陷在于其关于所有进口中间品完全由国外价值增值构成的假设不符合现实,实际生活中存在一国向国外出口中间品,经外国加工后再返销给本国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缺陷,学者们在一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世界投入产出表来统计贸易活动,以准确测算价值链在各国的分布。日本发展经济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es,简称IDE)在国际投入产出表方面研究较早,构建了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si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AIO)。OECD最早构建了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nter-Country Input-Output,ICIO)。美国普渡大学建立的GTAP数据库也包含了国际投入产出表。学者利用这三大数据来源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角度研究当今贸易问题。例如,Daudin等(2011)、Johnson和Noguera(2010)、Koopman等(2010)分别应用GTAP数据库构建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了贸易附加值归属问题。Koopman等(2010)一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价值链的框架,能够全面度量一国的价值链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