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宁夏时指出,“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在科技创新上,西部地区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东部地区要舍得拿出真技术支持西部地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欠发达地区加快科技创新提供了方案、规划了路径、指明了方向。3年来,在科技部的积极推动下,在兄弟省市、国家院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宁夏东西部科技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一是坚持市场化合作机制。宁夏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得到了中央和东部发达省市很多支持与帮助,如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闽宁对口帮扶等,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过程中,宁夏从科技工作实际出发,紧紧扭住合作机制这个关键,充分尊重创新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东西部科技合作的主体,核心是唤起企业的创新意识。宁夏转变过去以行政化手段“拉郎配”的惯性思维或东部地区无偿援助西部地区的传统落后思想,坚持把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机制作为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重点,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首批与北京、天津、江苏、山东、福建、浙江等6省市,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院校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了“6+4”合作机制。2018年,又与上海、湖北、浙江大学等签署科技合作协议。2019年,与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8+8”合作机制,参与东西部科技合作的省市、高校、院所达到26个,吸引集聚了超过1700名区外专家助力宁夏创新发展。
二是突出企业合作主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东西部科技合作中技术需求是最迫切的。坚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积极组织企业与东部省市、国家院所高校对接洽谈,创建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特别是突出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让企业在人才引进中有更大的话语权。近年来,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累计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23个,其中企业引进17个,占74%。柔性引进两院及国外院士142名、知名专家425名,建立院士工作站60个、专家服务基地60个,集聚了一批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创新力量。国能宁煤、宝丰集团、天元锰业、大地化工、吴忠仪表、共享铸钢、维尔铸造等一大批企业,通过“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候鸟式专家”等灵活有效的柔性引才方式,汇聚了一批创新人才,形成了强有力的创新团队,聚焦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企业成为引进海外人才的主体,目前有300多名海外专家在宁夏工作,成为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注重搭建合作载体。在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实践中,我们始终认识到,要想吸引集聚发达省市创新资源特别是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形成稳定、长远、可持续的合作机制。因此,我们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目前,合作领域已从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到新兴产业、医疗健康、生态环保等方面,合作内容涉及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创新平台、共建科技园区、柔性引进人才、战略咨询指导等方面。特别是建成了一批东西部科技合作载体。如中国工程院在宁夏建立了西北首家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地方研究院,通过开展战略咨询研究、“院士宁夏行” 活动等,为宁夏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把脉问诊,为产业链延伸指方向、找路径;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急,坚持产学研融合,鼓励支持企业与区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宁夏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贝尔宁(银川)轴承研究院、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中国枸杞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抢抓机遇,在科技部支持下,积极与国家级医疗机构合作,建成10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宁夏分中心,一批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宁夏群众;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在北京、苏州、成都等地建设了8个离岸孵化器和飞地科研成果育成平台,成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梧桐树”;坚持优势互补,建成了苏银产业园、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园等科技园区,全方位培育新产业,广视野转化科技成果。(www.xing528.com)
几年来,宁夏已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300多项,引进新成果、新工艺、新产品100多项,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单项冠军”。比如,国能宁煤集团的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通过与中科院化学所、天津大学、中船重工711所、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国家一流研发机构与高校合作,不断创新、持续研发,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取得一大批创新成果。建成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装置,首创了400万吨/年高温浆态床中温费托合成及油品加工成套技术,攻克了大型高温浆态床反应器设计、制造和工程技术难题;突破了大型压缩机组设计、制造瓶颈,实现了10万吨级空分压缩机组的“中国制造”,在重大关键技术和大型装备、材料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零”突破,获得专利授权134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国际专利24项)。项目制定国家、行业标准9项,承担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国产化任务,国产化率达到98.5%,带动国内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跻身国际一流行列。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装置“神宁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美国专利知识产权评估。通过专有技术许可、专有技术供货,美国抢购2套,支付3000万美元。
另外,还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宁夏天通银厦公司具备研制全球最大的600公斤级蓝宝石晶体的能力,已经量产的400公斤级蓝宝石晶体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维尔铸造公司开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铝合金枕梁产品将替代进口;共享集团公司建成世界首个万吨级装备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突破了“球墨铸铁件UT标准”“液力缓速器”等世界性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大型3D打印机在铸造行业产业化应用,受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共享铸钢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出口机组配套铸钢件产品通过中国核电验收;银利电气公司开发的200kVA大阻抗变压器已在复兴号CR300上使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发的清醒麻醉状态下精准脑肿瘤切除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引进示范的“小杂粮渗水地膜精量穴播种植技术”,使糜子亩产量实现翻番,杂交谷子亩产量突破千斤,亩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有力助推了产业扶贫。目前,大型民用客机航空子午线轮胎、3D打印医用人体植入钽金属骨骼、铂族金属高温熔融回收、生物酶法制骨明胶等一批高精尖技术正在联合攻关之中,有的已形成初步产品,带动宁夏整体科技水平加快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