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家迁居巴中巴州区的历程

何家迁居巴中巴州区的历程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例外,何家也是“湖广填四川”时期迁入的,祖辈从湖北“麻城孝感乡”出发,穿越山林沟壑,择定秦岭山脉,定居于秦岭南麓米仓山脉的通江县[2],即今天的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后因地形限制、人地矛盾尖锐,何家后人继续向西迁徙,迁入今天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境内。

何家迁居巴中巴州区的历程

1.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与“八大王剿四川”的故事为何家老辈熟知,并口口相传至今。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唱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由此可见,四川当地的土著居民极少,如今绝大多数的居民,祖先都来源于明末清初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究其原因是明、清两个王朝更替期间长达几十年的战乱,使巴蜀大地横遭浩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原本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地旷人稀”的荒原清朝立国后,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和税收问题,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的百姓入川安居。清光绪年间的《大邑乡土志》所言最有代表性:明末兵燹[1]后,大邑土著汉人“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西、陕西之人来邑,垦荒生聚。”而迁来的人中“麻城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

毫无例外,何家也是“湖广填四川”时期迁入的,祖辈从湖北“麻城孝感乡”出发,穿越山林沟壑,择定秦岭山脉,定居于秦岭南麓米仓山脉的通江县[2],即今天的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后因地形限制、人地矛盾尖锐,何家后人继续向西迁徙,迁入今天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境内。

2.寻踪“麻城孝感乡”

对于该地区的何姓老人来说,“麻城孝感乡”可以说是“十人九知”,然而查阅地图发现,在今天的湖北省,只有两个并列的县级市——麻城市、孝感市,两地相去百余公里,“麻城孝感乡”竟然“消失”了,故在此处作简要叙述。据《麻城县志》记载:“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成化八年以户口消耗……并孝感乡一乡人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建制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人黄安(麻城)止七十四里。”由此可知,明代麻城县的四个乡区中确实有孝感乡的建制,成化八年(1472年)进行区乡调整时,将孝感乡并入仙居乡,由此孝感乡“消失”。[3]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新建黄安县时,麻城所属的仙居乡划入黄安,也就是今天的红安县。由此可见,“麻城孝感乡”并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随着行政建制并入了其他地区。(www.xing528.com)

3.移民入川与“解手”

当地老辈人有个习惯——喜欢在散步或者停留的时候将双手反扣在背后,老人们认为这个习惯的形成,源于填四川的先辈都是官府用绳子将双手捆绑在背后,被驱赶入川,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遗传给了后人。当地一位何姓老人说,“‘老辈子’[4]手杆[5]上有一道绳子刻刻[6]”,“我们祖先是捆着绳子撵过来的!”

厕所在后头,你要解手不?”简单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当地人将上厕所说成“解手”。而之所以说成“解手”,老辈人认为和先辈入川有关。祖辈们进川时被捆着手,在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必须向押送的官兵请求解手,日久天长就习以为常地把上厕所叫作“解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