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高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许多多默认的家规家法,这些默认的家规体现在做饭、吃饭、座位、请示、请客、房屋安排与进出、洗衣晒衣、洗漱、洗澡、扫地、茅厕管理等方方面面,从这些活动的安排、过程与秩序中感受到高家默认家规的力量。
1.做饭规矩
高家的厨房有两个灶台,一个灶台是烧饭的,另一个是炒菜的。
做饭主要是高民昌的三个儿媳妇轮着做饭,一般一轮三天做饭,做饭、烧锅是同一个人,即一个人完成。这个次序和频率高民昌不会过问,由媳妇王从荣安排。在形式上,高家第一代的儿媳妇也在这个次序之中,但因为第一代人都到了一定年龄做不动重活,实际上都是由几个儿媳代替,即形式上是六个人做饭,实际上是三个人轮。做一大家子的饭是很累人的,高家的三个儿媳妇都因此得了不同程度的病,其中高家的三儿媳妇有一个外号叫作“老黄病”,就是因为做饭累出来的。如果该某位儿媳妇做饭,她身体不舒服,可以找其他儿媳妇替她做饭,随后找适当的机会再替回去,同时也需要给内当家人王从荣交代一下。
蒸馒头时,由伙计们来帮忙揉面,搅面糊、发面还是当天做饭的人来完成的。过年时,吃饺子,当天轮到谁,以谁为主,其余人都不能闲着,和面、剁馅、擀面皮是伙计们帮忙的。来客人的时候,还是当天做饭的人负责做菜,遇到节日时,高家也会吃肉改善生活。
全家二三十口人,每个人吃的饭菜都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家庭成员不能提出来想吃什么饭、提出来也不会因此单独做饭。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高民昌喜欢吃豆腐乳,就买的豆腐乳单独给他吃。妇女怀孕和坐月子可以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可以吃面疙瘩打鸡蛋,由做饭的人单独给她做,吃饭的时间点和家庭成员吃的时间点不一样,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做,老人家吃的饭菜和其他家庭成员吃的一样。
2.吃饭规矩
在1949年前,高家早上一般吃馒头或者花里卷,喝玉米、绿豆、豇豆稀饭,中午吃面条,冬季为糊汤面,其余季节为利汤面,面条是麦面条或者杂粮面条,晚上和早上一样。早上、晚上也会炒菜,不过都是给伙计们吃的,等伙计们吃过之后的剩菜高家人才可以吃,高家人除了吃伙计们吃剩下的菜之外,凉拌洋葱辣椒、杵的蒜汁滴香油当作小菜,然后用馒头蘸着吃,这是农闲的情况;农忙的时候吃得好一些,高民昌去街上经“猪经纪”买回来肉,中午吃面条可以加一点肉,即吃肉丝面。总体而言,高家家庭成员不论男女老少吃饭没有吃不饱的情况,因为家业足够,但饭菜很一般。
高家吃什么饭由高民昌决定的,因为买什么菜是他决定的,他将菜买回来,做饭的儿媳妇就知道该做什么饭。到过节日、来客人,他就自动买一些肉、菜,买肉要经“猪经纪”才能买得到。不过一般都是做“不变样的饭”,即早上、晚上都是馒头炒菜稀饭,中午面条,这也与当地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
做完饭之后,做饭的儿媳妇先是给伙计们的菜盛到几个盆子里、饭盛到桶里,伙计们把盆子、碗筷端到前边的院子里,然后其他家庭成员再来盛饭、端走吃,盛饭是各盛各的,饭吃完想再吃,自己再去盛。盛饭时也会礼让,如果高民昌还没有盛,儿媳妇们会给他盛,高民昌自己盛自己的饭情况也很多。盛饭时候另有一些规矩可循,如不可以挑肥拣瘦,如果这样会被人笑话,是“没出息”的行为。
高家在吃饭时并不坐桌。伙计们吃饭是在前边的院里,盛菜的盘子放置在由砖铺就的地面上,伙计们蹲一圈、端着碗吃。高家人各端各的饭碗,各自找地方去吃,男性多出门吃、女性多在院子里吃,孙子辈们在吃饭时往往端着碗蹲在楼门底下吃。
在农忙时,伙计们在地里忙活,到饭点了两个伙计回到家里,挑着锣头往地里送,里边装的馒头、菜、饭、筷子,吃完饭再送回来,农忙时也是三顿饭。
吃完饭,做饭的人需要刷碗、打扫厨房,过年、来客人时,刷碗的情况一样。吃饭时,高家有一个规矩就是吃饭不能用筷子敲碗,敲碗往往是小孩子顽皮的行为、是叫花子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高民昌、王从荣可以说,孩子的母亲看到可以说,但是其他人说的话孩子的母亲看到会不愿意。
3.座位规矩
在宴请的座次方面,如果是小四方桌,一边坐一个人,对着门是主位,东边是主陪,西边是副陪,背对着门是末位;如果是大桌子可以坐八个人,一边坐两个人,对着门右上角是主位,挨着是次席。座次的安排并非高民昌安排的,而是当地的惯例使然,高家的家庭成员也都遵循该惯例,没有出格、特殊的做法。
在宴请时,座次是按照辈分、年龄,高民昌和“八区长”都是“昌”字辈的,如果席中有“道”字辈的,比“昌”字辈大一辈,这样高民昌和“八区长”也不能坐上位,即使他们是有钱有势的人家。堤南高曾经发生过一次,辈分高的,没有安排到上位而是让此人坐到下位,后来此人直接走了不坐桌,这被全村视为“认礼”的行为。平时自家吃饭,哪里都可以坐,小孩子也可以做到太师椅上吃,这个没有讲究。
4.请示规矩
在生产时,都是高民昌安排的,一方面是平时安排伙计们种地;另一方面在农忙时,安排其他家庭成员下地干活。相应的伙计们尤其是领活的,以及高家家庭成员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都需要得到高民昌的授意。等到高民昌老了不能再下地,会由长子高席儒安排耕种,高席儒没有父亲经验丰富,由他给当家人高民昌请示。
做饭时,主要是看高民昌买什么菜,轮流做饭的儿媳妇看什么菜就做什么饭。做衣服不需要请示,各个小家安排的有一定的棉花,自己小家庭做自己家庭的衣服,不需要再请示。
家里买使用的东西时,由高民昌统一购买,小家庭及个人想买额外的东西,自己用自己的私房钱,不问“关照一堆儿”里要钱。长子高席儒自己的收入自己支配,供自己平时的人情来往,没有拿收入置地的情况。小孩子上学是大家庭统一负担,高民昌统一安排的。
5.请客规矩
来客人需要宴请,往往是高民昌安排买菜,要比平时丰盛一些,这方面会问媳妇王从荣的意见,征询如何搭配菜肴。坐席时,由高民昌或者是长子高席儒作陪,女性一般不能上桌,即使是自己家的亲戚来也不能上桌,除非是媳妇王从荣有时候会上桌,因为她是长辈,小孩不能上桌,高家第三代都没有上过桌。客人坐桌时候,坐的是太师椅,如果是来一个客人,坐东边的太师椅,因为东为上;如果来客人,不会去喊保甲长作陪。宴请客人的时候会喝酒,喝的是自己家酿的黄酒,1949年以前对酒比较重视,各家都会自己酿酒,各家都有专门的热酒的锡壶,在厨房女性筛过、热过酒,另有人端上来。同村还有一种情况,在堤南高南关有一户大户人家,有一百多人,家里来客人,谁家的亲戚谁家招待,所需费用也是小家出,这是因为家庭太大之故。
高民昌和长子高席儒的朋友是全家的朋友,可以请他们来家里吃饭。1949年以前在当地,红白喜事叫作请客,跟朋友吃饭属于“随便约”,“随便约”会找个借口:“我煮的酒好了,你过来尝尝”,于是就开开缸,朋友到了之后,一般人家款待朋友炒个鸡蛋、肉菜、再弄两个凉菜就可以,喝点酒之后上馍、吃饭(饭指的是面条)。当地讲究招待客人最少四个菜两热两凉,一般情况下不会叫陪客的,因为富户一般不请穷户,穷户也上不了富户的桌。请陪客的往往是与高家地位相当的,如保甲长、村中其余的乡绅、富户。如果招待的是贵客,大多是八个盘子、八个碗,也有十个盘子的,“盘子”是下酒菜,热炒、凉拌,再加上麻叶、糖饼等点心,“碗”是吃饭菜,煎、炒、蒸、炸都有。如果是定亲、相亲等事情,要上七个或者十个菜,意为“七(妻)成八不成”和“十全十美”。吃饭时一般在前边院子的堂屋摆桌,小孩子都不能往前凑,伙计们负责端菜、筛酒。
6.房屋安排与进出规矩
在家户房屋产权中,介绍了高家房屋的概况,在此不再赘述。高家家庭成员具体住哪里基本是固定的,不会更改,只有两种例外:一是孩子们小时候与母亲住,长大之后,住到前院;二是夏天天热,男性可以睡着院子里,这样凉爽。每个卧室都是居住者的私人空间,别人没有事情是不能进来的;而媳妇王从荣可以去任何人的房间。房屋居住是由当家人高民昌安排的,高民昌在安排时也是按照当地的风俗,最主要就是长者为上,东边为上。
高家第一代,媳妇王从荣和大儿媳杨永芳住在一个房间。高家第二代,二儿子在黄埔军校,又参加抗日,不在家居住,三儿子早夭,只有长子高席儒在家,长子往往在客房居住,客房布置得很好,挂有画。大儿媳和媳妇王从荣住在一个房间,二儿媳李玉莲和三儿媳任桂兰住一个房间。高家第三代在1949年以前大多没有成家,小孩子小的时候,跟母亲住一个屋,如三孙高知斌小时候和母亲住在一个房间,等到上学的年龄,就住在前边一栋院子里,他的叔伯弟兄都在院子里住,一是因为年龄大再跟母亲住一个屋不合适,二是上学的孩子起来得早,放学上晚自习回来得晚,住前边院子可以不影响其他人。(www.xing528.com)
如何居住是高民昌、王从荣共同安排的,同时也会参考当地的风俗。当家人和长者要住在东边,因为当地以东边为上;在高家都遵循着这个规矩,首先在第一代,高民昌和媳妇王从荣,分别在老宅和南宅的东边,二弟在东屋而三弟在西屋;第二代中,长子和大儿媳也都住在堂屋东边,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住在堂屋的西边。
睡觉没有规矩可言,谁早睡谁晚睡没有特殊规定,不过实际情况中女性往往睡得晚一些,因为吃完晚饭之后要做针线活。起床也没有什么规矩,只是说做饭的人先起来,此外学生上课要早一些,所以一般起得要早一点,一般天不亮都起来了。大楼门有门栓,谁起来得早谁负责开门,谁最晚回来谁负责锁门。
卧室的房间不会上锁,柜子也没有锁,因为深宅大院,贼进不来,一家人也不会偷一家人的。放粮食的屋子也不会上锁,因为到晚上门都关上,贼也进不来。每个卧室都是居住者的私人空间,别人没有事情是不能进来的,进去拿东西、有事情是可以进去的,母亲可以去儿子、儿媳妇的房间,儿子、儿媳妇也可以进母亲的房间。
7.洗衣晒衣规矩
高家洗衣服时,各个小家庭各洗各的、各晾各的、各收各的,老人衣服由儿媳妇洗。这不仅是高家形成了惯例,当地普遍如此,不需要当家人特别规定。
当时高家人在洗衣服时没有洗衣粉,是由烧出来的小灰产生的灰水,具有碱性可以褪灰,由大家庭准备,也有弄一些皂角,砸碎之后与脏衣服放在一起用棒槌去槌。皂角和小灰是几个儿媳妇各自弄各自的,大家庭不会统一安排。
高民昌、王从荣的衣服是由儿媳妇轮着洗,哪个儿媳妇在自己小家洗衣服时,都会问两位老人是否有脏衣服,有的话一并清洗。成家的儿子都是媳妇洗的。未成家的儿子,由自己的母亲洗,如果有年龄稍大的姐姐妹妹,由姐姐妹妹洗,如高知煌到十三四岁的时候衣服都由自己的姐姐高知瑞洗,姐姐出嫁之后母亲洗。未出嫁的闺女如高知瑞十三四岁自己洗衣服,也洗自己母亲和弟弟高知煌的衣服,年龄太小时由自己的母亲洗,出嫁之后洗丈夫的衣服。长工的衣服是自己洗或者让自己的家里人洗。
洗衣服一般都在寨河里洗,但会先在家里用准备好的灰水泡衣服,泡过之后再拿到寨河边洗、用棒槌敲、用搓板搓,再行漂洗。洗的时候需要盆子,是专门洗衣服的,各个小家都有。
晾衣服是在院里栽种的核桃树之间绑上绳子,在上边晾晒,先尽着院子里晾晒,放不下的话,门外树与树之间绑的也有绳子,晒不下会拿到外边晒。贴身的衣服都到自己的房间晾,因为晒在外边“难看”。
8.洗漱规矩
1949年以前,高家的家庭成员洗漱时只洗脸,没有刷过牙,当地的惯例亦是如此。
脸盆是高家各个小家庭自己有自己的,各洗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巾。冬天需要烧热水,由每天负责做饭的儿媳妇在做饭锅的后锅烧取,每个家庭成员起床之后自己舀取热水,再往后锅里添凉水。每个家庭成员谁需要洗,自己洗完将水倒掉,院子里有流水沟,倒在院子里流水沟即可。
洗脸没有顺序,不需要讲辈分,不需要等当家人高民昌洗完其余人才能洗,小孩子太小时由母亲帮助洗,到一定年龄自己可以洗就由自己洗。高民昌和王从荣自己洗自己的,因为身体比较健康,不需要别人帮助洗脸,三弟高自齐身体不便,往往是自己的小婆给他洗。洗完脸之后,防止皮肤干燥,各个小家庭会买一种叫“雪花膏”的东西涂抹,各家置各家的。
9.洗澡规矩
在当地,洗澡普遍都是夏天天热的时候洗,男性在寨河洗,女性在屋里洗,冬天就不再洗澡,高家家庭成员也是如此。如何洗澡、何时洗澡、在哪洗澡,是高家每位家庭成员从小跟着家庭耳濡目染的。此外并没听说过县里有澡堂。
堤南高村南边人烟较少,夏天都在南边寨河洗,寨河有一人多深,一方面洗澡另一方面图凉快;同时女性洗衣服多在自己家门口的寨河里,不会去南边寨河洗衣服,以此避嫌。在寨河里,男性都可以洗,老人、大人、小孩都可以,多是在白天,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讲究的。女性都在自己的房间里舀水洗澡。
10.扫地规矩
每天天亮之后,高家的伙计扫院子里、楼门底下的地。堂屋的当间是谁遇到谁扫,也就是三个儿媳妇轮着扫地,厨房也是三个儿媳妇轮着扫地,因为做饭也是儿媳妇轮流的,每当做完饭之后顺便打扫厨房的卫生。伙计住的房间,是几个伙计住一间,轮流打扫,高民昌单独在前边院子的房间里住,该房间由媳妇王从荣打扫。
在高家,丈夫的房间一般由妻子来扫、男人不怎么做家务活,长辈和晚辈住在一起由晚辈扫地,如媳妇王从荣和大儿媳杨永芳住在一个房间,大儿媳负责扫地。到了过年的时候,当地的风俗是:二十四,扫房子。到了那天,高家外边的地方、堂屋、厨房等由长工们打扫卫生,各个房间是谁住的谁打扫。高家扫地的安排是高家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也是当地大多数家庭的情况,高民昌不需要做额外的安排。如果家里卫生做得不好,由媳妇王从荣来统筹安排,因为卫生都属于家务事,由王从荣主管。
高家扫地的工具有扫帚、笤帚,扫帚是买的,笤帚是自己做的,地里种的有桃杆,自己扎笤帚。扫帚、笤帚如果损坏到不能用,就再换新的,当地没有修扫帚的。
11.茅厕管理
高家的后院有两个茅厕,每间茅厕有半间房子的大小,大小便都在茅厕里进行。到晚上,每个房间都有尿盆或者便壶,客房放置的是便壶,一般放置在床底下,尿盆一般由女人来倒,长辈和晚辈住一起由晚辈倒,如媳妇王从荣和大儿媳杨永芳住在一个房间,大儿媳倒夜壶。高家如厕的安排是高家多年来的传统使然,也是当地大多数家庭的共同情况。
茅厕并不是往下挖坑的旱厕,而是每次大便完之后需要垫土,土是从自己地里拉回来的,又叫“沫子”垫过一段时间,堆的有一定高度了,将它铲出去,铲到院子外边的粪堆场里,粪堆场里攒有一定量之后,再用牛车拉到地里当肥料。现在村里的旱厕,叫作茅缸,是1949年之后才开始有的。牲口的粪在牲口拴的地方比较多,伙计们一看粪到了一定量,就铲到粪堆场里;除此之外,牲口铺也有一部分的粪,由掌鞭的铲到粪堆场,牲口尿之类,由掌鞭的铲干土垫在上边。粪堆场在院子外边的空处,不会对着门,因为脏,往往在偏僻的地方。
伙路上的粪由拾粪的人去拾,因为当时没有化肥,粪便上的多庄稼就长得好,因此当时的粪是很金贵的。往往是小户人家,天还没亮时,由老人带着小孩到处在村里跑着去拾粪。伙路上的粪,谁都可以拾,别人家门口的粪也可以去拾,但是别人家拴牲口地方的粪只能主家拾,其他人不能拾,拾别人家拴牲口地方的粪相当于偷粪,被主人家发现就会闹不愉快,粪堆场的粪更不能去拾,这种也相当于偷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