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进:道德与才能并重,实现贡献与影响

共进:道德与才能并重,实现贡献与影响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代,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树立新型的质量、贡献、影响评价导向势在必行。只有真正做到科学化、全面化、创新化,坚持数量与质量结合、道德与才能并重、贡献与影响共进,才能真正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3]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

共进:道德与才能并重,实现贡献与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新时代,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树立新型的质量、贡献、影响评价导向势在必行

树立质量导向,是指人才评价应该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内涵。质量导向的人才评价,要打破盲目追求数量的做法,强调成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对新知识形成的探索和推动价值、对新技术领域的开拓和推广意义。例如,学术论文评价可更多关注他引情况,专利质量评价可更多关注工业增加值利润实现等。

树立贡献导向,是指人才评价应该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对现实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要更加看重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其在提高生产、改进缺陷、推动发展、优化结构等方面的现实效用。

树立影响导向,是指人才评价应该更加注重研究成果在学术和社会领域的思想引领作用以及国际学术话语地位。为此,可将在国际主流媒体上正确发声、在具有较高影响的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等指标列入正式评价体系。

进一步来看,破除“四唯”弊端、树立新型人才评价导向、创新人才评价方式是大势所趋。这里的“四”不仅仅指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四个方面,而是泛指人才评价中片面强调论文、职称、学历、奖项、“帽子”、年龄、头衔、项目等诸多量化指标。

但也要看到的是,创新人才评价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唯论文”,不是主张不进行学术研究,而是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唯职称”,不是否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能力认定作用,而是强调与职称相匹配的研究质量和产出效率;不“唯学历”,不是忽略学习经历的重要性,而是主张依托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产出更多更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成果;不“唯奖项”,不是不再鼓励奖项激励,而是要充分发挥奖项的正面激励和引导作用。(www.xing528.com)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只有真正做到科学化、全面化、创新化,坚持数量与质量结合、道德与才能并重、贡献与影响共进,才能真正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注释】

[1]原文发表于《解放日报》2019年2月19日 第9版。

[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3]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