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人纳税与澳门财政收支:19世纪的历史考察

华人纳税与澳门财政收支:19世纪的历史考察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26年,澳门本级财政负债即已超过122000两;1830年,澳葡政府关税所得为69183两,但财政支出却高达109451两。至此,澳葡政府几乎将所有居澳华人纳入其税收征稽体系之下。图519世纪澳门华葡人口数量与财政收入的相关关系数据源:作者根据澳门历次人口普查及档案数据数据整理。华人纳税人口的增加从根本上扭转了澳门入不敷出的财政收支状况。图5显示了19世纪澳门华葡人口数量与财政收入的相关关系。

华人纳税与澳门财政收支:19世纪的历史考察

1826年,澳门本级财政负债即已超过122000两;1830年,澳葡政府关税所得为69183两,但财政支出却高达109451两。至1834年末,澳葡政府所负债务高达165135两。[68]1845年11月,葡萄牙以所谓“自由港”政策捍卫澳门的贸易优势地位。然而由于中国海关依旧运行,澳葡海关的裁撤反而使政府失去了稳定的关税收入,导致公共财政支出捉襟见肘。1845年12月到1846年4月,公务人员未领到薪金,孤女院、教堂、修道院也都领不到应得的救济金。[69]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财政收支状况,1846年10月,澳葡总督亚马留下令,“所有快艇、客货两用的中国船只都必须注册登记,向澳葡政府交纳1元税款”;1847年7月,亚马留正式将华人商铺划分为四类进行纳税登记,第一类每年必须缴纳120元,第二类60元,第三类16元,第四类4元。[70]1848年4月1日,亚马留发出通告,凡在澳门拥有耕地的华人必须在15日内到澳门政府办理土地所有权证书,逾期不办者,即意味自动放弃,其耕地即归澳葡政府所有。[71]1851年后,澳葡政府针对华人的计税规则和税种日渐繁多,计有业钞、地租、生意公钞、息钞、巡捕公钞等。1878年和1888年,澳葡政府先后颁布《澳门及所属地方各华人行铺生意公钞及点街灯公钞章程》和《澳门抽收公钞章程》。至此,澳葡政府几乎将所有居澳华人纳入其税收征稽体系之下。

图5 19世纪澳门华葡人口数量与财政收入的相关关系(www.xing528.com)

数据源:作者根据澳门历次人口普查档案数据数据整理。

华人纳税人口的增加从根本上扭转了澳门入不敷出的财政收支状况。图5显示了19世纪澳门华葡人口数量与财政收入的相关关系。其中,华人人口的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72]为0.378;而葡人人口的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则呈现出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393。也就是说,华人人口更多地体现为生产型人口,而居澳葡人则更多地体现为消费型人口。关于这一点,许多历史典籍中均有记载。1867年,时任澳葡政府统计厅的葡人曼努埃尔·德·卡斯特罗·桑帕约对华人的聪明才智和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从上所述,可以看到华人的聪明才智与勤恳耐劳。他们在商业中表现出聪明能干,在工业上也毫不逊色。每做一件事情都认真、耐心,精益求精。无论到哪个国家,他们都会以其劳动使哪个国家富庶,为它增光。”[73]而葡萄牙殖民者的养尊处优和“性侈”特点则遭到了多方诟病。[74]英国旅行家斯当东(George Staunton)在其访澳行纪中描述,“葡萄牙人很骄傲,不会屈尊务农或做工匠。或许在整个澳门,没有一个在葡萄牙出生或有葡萄牙血统的工人、工匠或店主”。[75]另据《澳门记略》所载,一旦葡人航海贸易得手便开始大肆挥霍,“居室服食辄以华靡相胜”;而若出海商船未能如期返航,居澳葡人便“相率行乞于市,乞者常千人”。与葡人奢侈之风相匹配的是,澳葡议事会也一度奉行简单的逐年平衡预决算制度,若本年度财政出现盈余,则由市政议员进行瓜分;若出现赤字情况,则由澳葡议事会通过借贷、葡人捐助自行解决。[76]澳葡殖民者这种特殊的个人理财和公共理财方式,很难兼顾积累与消费的均衡关系,更无社会扩大再生产可言。所以,综合来看,华人在近代澳门经济转型复苏期内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