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丝绸之路外交,遏制中国经济带

推动丝绸之路外交,遏制中国经济带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倍晋三再次上台后大力推行“自由与繁荣之弧”外交方针,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行抵制政策,采取尾随破坏的措施,谋求通过“丝绸之路外交”扩大在中亚及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遏制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访问中亚五国,并以“遏制共同的邻居中国”为目的举行了第四次外长会谈。日本推行“丝绸之路外交”将使中国面临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核电技术、资源加工及管理等领域与日本的竞争。

推动丝绸之路外交,遏制中国经济带

1997年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经济同友会会员恳谈会议上发表演说,将中亚及高加索地区称为“丝绸之路地区”,指出该地区是日本“欧亚大陆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重视与“丝绸之路地区”的外交关系,积极推动加强政治和经济交流的外交战略,从而为推进日本的能源基地多元化、实现对日本有利的地缘政治奠定基础。为此,日本主要通过政府官员互访、设立大使馆等措施,重点采取无偿援助等政府开发援助的方式,拉近了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比如,日本在“9·11”事件后向塔吉克斯坦的阿富汗难民支援项目提供了2.4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向塔吉克斯坦的“母子保健改善计划”提供了1.85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向乌兹别克斯坦的“干旱地区保健改善计划”提供了3.55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并帮助“丝绸之路地区”沿线国家建设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

“丝绸之路外交”为此后日本对中亚及高加索地区外交确定了整体方向:一是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政治对话;二是促进经济合作和能源合作;三是推动核不扩散、政治民主化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日本对中亚的“丝绸之路外交”一度中断,直到2004年日本才又重新展开“丝绸之路外交”,主要采取“中亚五国+日本”机制,以外交的方式推动政治、经贸和文化合作与交流,尤其加强了交通及能源方面的合作。然而,日本对中亚的“丝绸之路外交”,主要是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未能充分考虑中亚地区的长远经济发展需求,加上日本与中亚之间的地缘条件、宗教等复杂的社会因素,并受到美国外交战略变动的影响,尤其是2005年乌兹别克斯坦爆发安集延事件后,美乌关系恶化,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更加凸显其政治色彩,所谓的“中亚五国+日本”的机制和外交战略难以顺利实施,陷入了停滞不前的阶段。(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后,日本重新重视与中亚之间的外交经济交流。安倍晋三再次上台后大力推行“自由与繁荣之弧”外交方针,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行抵制政策,采取尾随破坏的措施,谋求通过“丝绸之路外交”扩大在中亚及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遏制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012年日本向“丝绸之路地区”提供2 191.3万美元的ODA,投资领域涉及道路、机场、桥梁发电站、运河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本与中亚在教育、能源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发展。2013年安倍晋三两次出访土耳其,除推销日本的核电技术外,还欲加强与土耳其的政治联系,并利用土耳其与中亚各国的紧密联系加强日本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日本要做新的“亚欧丝绸之路”的起点,要做亚欧新丝绸之路地缘政治的“操盘手”。2014年,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访问中亚五国,并以“遏制共同的邻居中国”为目的举行了第四次外长会谈。2015年10月23日起从土库曼斯坦开始相继访问中亚五国,目的是要激活“日本与中亚对话”机制,侧重在运输和物流等领域促进合作,它表明“日本针对中国的‘跟跑外交’策略已在中亚拉开帷幕”。这也是2006年小泉纯一郎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以后,日本首相第一次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在访问期间,安倍首相表示,日本将继续为中亚国家在国家与私人领域的相互协作进程中提供协助。

在中国倡导“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际,安倍此行的目的,不仅是要增加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援助和经贸合作,实现资源供应的多元化,更是为了制衡中国在“一带一路”构想下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由此争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日本推行“丝绸之路外交”将使中国面临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核电技术、资源加工及管理等领域与日本的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