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日基础设施市场竞争:现状与前景

中日基础设施市场竞争:现状与前景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与中国都将基础设施出口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开拓东盟市场的核心政策,两国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以亚洲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的互联互通,对日本在亚洲的基础设施出口优势构成了有力竞争。中日双方在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中日基础设施市场竞争:现状与前景

日本与中国都将基础设施出口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开拓东盟市场的核心政策,两国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以亚洲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的互联互通,对日本在亚洲的基础设施出口优势构成了有力竞争。随着中国在亚洲基础设施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订单,日本政府也提出了增加基础设施订单的目标,即以2010年的10万亿日元为基准,到2020年增加到30万亿日元。安倍政府内阁成员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借助不同的国际机制,展开高层营销。

首先,从综合要素看,与日本相比,中国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中具备资金雄厚、造价低廉、建设速度快、工人经验丰富、管理效率高等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在公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领域进展顺利。对此,日本倡导“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强调两个要点:一是看似初期费用较高,但耐用性强,若将售后维修和管理计算在内,总体价格合理;二是环境负荷小,抗灾能力强。2015年7月,安倍首相在日本与湄公河流域国家首脑峰会上,宣布将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为湄公河地区基础设施开发做出贡献,承诺未来三年将向湄公河流域五国(柬埔寨、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提供7 500亿日元政府开发援助,推动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在会议签署的共同文件《新东京战略2015》中,含沙射影地指出“对可能损害区域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南海近期动向,注意到相关国家的疑虑”。在中国获得印度尼西亚雅万铁路订单后,日本更加焦虑。2015年11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上,安倍强调日本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贡献,呼吁扩大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指出此举既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区域布局看,日本加大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中国的竞争。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都推出高铁建设计划,升级本国铁路网。作为东盟十国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日本努力维持其在东南亚地区确立已久的经济影响力。2015年5月,日本与泰国联合签署备忘录,建设曼谷清迈之间约680公里的高铁。2015年10月,中国在印度尼西亚成功逆袭日本,最终赢得50亿美元订单,负责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及运营。对此日方在失望之余,对中国建设的前景并不看好,甚至认为中方无法兑现承诺。2015年12月19日,一波三折的中泰铁路合作项目重新启动,修建廊开—呵叻—耿奎—玛它普和曼谷—耿奎铁路,全长845公里,设计时速达到180公里,实质性推动泛亚铁路建设进程。中日双方在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在南亚地区,中日均重视对印度洋沿岸的建设。一方面这里是全球大部分石油贸易的途经之地,另一方面沿途国家人口多、经济增长迅速。首先以印度为例,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印度成为日元贷款的最大受援国,在印度外国投资来源国中,日本列居第四位,中国名列第十七位。JBIC关于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对日本制造业企业而言,作为中期具有潜力的海外投资目的地,印度连续两年列居首位。2015年12月印日签署价值120亿美元的高铁协议,区间为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全程约505公里,项目总造价约为147亿美元。中国铁路总公司虽没有直接参与此项目竞标,但获得了从新德里到孟买和从新德里到钦奈两条线路的可行性研究,同时中国决定参与2015年6月印度铁道部发布的采购、生产、维修动车机车招标竞标活动。日本承接的高铁线路很可能成为印度高铁网络的样板,日本为此项目提供了期限50年、贷款利率仅为0.5%的超低廉贷款,极力压低融资成本打压中国。此外,日本强调日印是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民主国家联盟”,以此增加在南亚抗衡中国的砝码。在孟加拉湾,中国80%的石油进口需途经此地,因此港口建设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而日本、印度也加大投资争夺港口控制权。中国为在孟加拉国东南沿海索纳迪亚(Sonadia)建设首个深水港进行了多年的可行性研究,而日本提出在25公里外的玛塔巴瑞(Matarbari)启动深水港项目,2015年6月JICA宣布获得此项目订单,而中国建设计划搁浅。(www.xing528.com)

在中亚地区,随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铺设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相继开通,中国成为这一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拥有哈萨克斯坦油田权益的25%,近40%的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同时包括中、俄、中亚四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也在地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欧亚大陆中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战略要冲,中国在中亚迅速推进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资源投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纳入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的联合宣言文件。由于该地区蕴含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稀有金属等资源,近年来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也试图发展与中亚关系。2014年以来,中亚五国分别出台新的经济发展计划,将开发能源产业、加快道路基础设施作为重点,与“一带”建设形成对接。2015年10月,安倍时隔9年首次遍访中亚五国,力图扩大日本在中亚地区的存在感,推动日本企业在中亚基础设施投资中分羹,以此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

在非洲地区,据世界银行测算,非洲落后的基础设施使生产率减少40%,把经济增长率拉低2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方面,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每年需要900亿美元,但根据2015年6月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为540亿美元,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为420亿美元,投资缺口很大。中国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量援助,据《经济学人》报告分析,2013年在流入非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共资金中,中国以134亿美元占据首位,远高于第二位日本的15亿美元。在中国企业积极拓展下,截至2014年中国连续六年位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成为中国企业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合作项目主要涉及水利、道路、桥梁、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表示,今后3年将为非洲提供600亿美元资金支持,将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十个领域提供支持,并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鉴于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出口方面大步领先,日本通过官民一体化战略与中国展开竞争,国土交通省将与外务省、海外建设协会联合设置“非洲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委员会”,通过扩大政府开发援助(ODA)对非援助规模,增加日本企业订单数量。2016年8月,日本将主导首次在非洲地区以外举办的非洲开发会议(TICAD),利用这一国际平台,日本将进一步推动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投资。

近年来,中日之间围绕亚洲部分国家铁路建设项目的竞争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中日在竞标印度尼西亚高铁、泰国高铁、印度高铁方面的激烈竞争,最为引人注目。中日两国领导人直接参与项目推介和与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协商,部分项目的竞标价格和融资条件不断降低,竞标过程一波三折。无论对中日之间的高铁项目竞争进行何种解读,都必须承认这是非常正常的经济现象。中国和日本都拥有非常成熟的高铁建设技术,两国相关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互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不仅如此,高铁项目建设和后续运行的市场规模庞大,成为项目主承包方就可以占领巨大的设备出口市场和维护市场。因此,中日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必将继续下去,两国领导人也不会停止为本国相关企业开拓市场的努力。早在中国开始建设高铁项目初期,日本、德国、法国等也曾经围绕获得项目承建人资格而发生过激烈竞争。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对此进行过度的政治化解读并不具有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