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政策举措既包含欧盟层面的相关文件,也包括成员国层面的相应规划。这些文件在内容上都强调了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从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出发,大部分政策举措都强调合作与对接,部分内容也体现了竞争与担忧。
1.合作:表明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意愿
大部分政策举措都表达了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意愿。其中“泛欧交通运输网”计划、《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推出时间与“一带一路”倡议几乎同步,所以在行文中并没有提出具体合作意愿,但前者关于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理念与后者对于中欧合作的高度肯定,实际上与“一带一路”倡议有相似之处。《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中直接提到与“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并提出欧盟应该利用中欧互联互通平台作为与中国合作的主要载体,通过开展贸易、投资和民间接触的有形网络和数字网络实现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则明确提出德方欢迎拓展中国与欧洲之间陆路贸易通道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并指出两国在铁道交通合作、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及通过在轨道交通领域建立高效供应链以实现商品无障碍运输的目标。
2.对接:融入倡议和加强交流
部分政策举措给出了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具体路径。如英国的“北部振兴计划”不仅在提出后迅速取得与“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对接,如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而且使得“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延伸至非沿线国家。德国“工业4.0”计划提出较早,但随后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明确提到双方在“工业4.0”领域的合作路径,同意建立“工业4.0”对话,促进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联邦教研部在该领域的信息交流。中国担任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合作伙伴国,以此为契机,双方将以公正、开放的贸易及产品竞争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两国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双方还一致决定更多关注未来领域,如电动汽车、高能效智慧能源控制/智慧家居、供水及污水处理。(www.xing528.com)
3.紧迫:把握世界经济新动向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欧洲如此密集地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也体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紧迫感。毕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陆上和海上交通要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贸易、投资走向。而欧洲一方面积极融入这一有可能是21世纪最宏大的经济规划,以跟踪把握世界经济的新动向;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也意识到未来可能存在更激烈的产业竞争,于是纷纷针对提高工业竞争力、加强基础实施建设推出了各自的规划举措,如法国的“十年工业振兴计划”旨在实现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数字技术、智能电网、纳米科技、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等多领域的重大突破。欧盟的“容克投资计划”也提出包括道路基础设施、电力能源和通信网络三个重要领域,其互联互通的内涵一方面显示了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确实也体现了自身发展规划的紧迫性。
4.顾虑:贸易争端与中国投资环境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发展,中欧双方在光伏、钢铁产业领域产生了贸易争端。同时,中国国内对于外资的态度发生转变,从以前的激励性政策转到现在的有选择吸收外资,甚至在服务贸易领域还未完全放开对外资的限制。欧盟对于以上问题都存在顾虑,并在政策性文件中有所阐述。《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就明确提到对于中国过剩产能的关注,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大力削减过剩产能,尤其是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并暗示可能会因中国无法控制钢铁产能过剩而对其采取新的制裁措施。关于投资环境,该战略也希望中国能进一步放开管制,放松对欧盟企业的相关审查。欧盟投资计划虽然并未明确表示相关顾虑,但其核心项目欧盟战略投资基金在中国提出参与意愿时,要求中国以欧元投资并且放弃对项目的选择权,可见其对于中国在欧盟的影响力还是存在一定顾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