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与澳大利亚间的经贸合作一直快速发展。中澳在经贸领域的交往有着高度的互补性,双边出口产品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大宗出口以农产品、矿产等资源密集型商品为主,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大宗出口则以机电、轻纺等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
经贸关系是基础,推动着两国外交联系愈发广泛。澳大利亚商界普遍认可“中国机遇论”。随着澳大利亚对中国贸易依赖性的加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资本流动骤然收紧,中国在澳投资迅速增长,引发包括商界在内的澳大利亚各界人士的复杂心态,部分领域甚至流行起“中国经济威胁论”。
另一方面,近年来澳大利亚主流商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中国适当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澳大利亚国内出现“资源繁荣终结”说。对此,BHP Billiton总裁安德鲁·麦肯兹(Andrew Mackenzie)表示,他对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经济再平衡政策和措施充满信心。从长期来看,中国对资源产品和商品的需求是稳定的。商界人士同时认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未来系于中国在内的亚洲。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化将促成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层。当中国转型更多依赖消费驱动时,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出口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而在中国有投资并直接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澳大利亚企业将会收到更好的回报。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中澳之间经贸往来更加频繁,澳大利亚商界非常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兴趣。2013年下半年出台的《中国国别战略——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面向2025年》当中提到,澳大利亚的公司应当做好自我定位,努力从中国快速扩大的服务市场中获益。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为澳大利亚商业部门提供了“新机会”,中国的城市化为澳大利亚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早在2005年,中澳就开启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澳大利亚商界一直对中澳FTA谈判持积极支持的立场,对两国商业前景表现出极大的乐观态度。据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和中国澳大利亚商会发布的《澳大利亚中国商业视点调查》显示,约有七成的澳大利亚企业主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乐观。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澳关系已经进入深度交融阶段,在经济领域,各行业的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经济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由此引发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增多。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除,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复杂,澳大利亚社会难免对迅猛增长的中国投资产生担忧甚至是排斥。然而,绝大多数的澳大利亚商界人士对于中国投资持有接纳和理性的态度,认为中国投资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小企业、创新与贸易部部长菲利普·达理达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带一路’是伟大的倡议,如果人们对古丝绸之路有所了解,就会发现这一倡议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澳大利亚政府对强化经贸联系、促进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与行动都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www.xing528.com)
澳中商务周主席大卫·托马斯表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一个高度现代化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国家。澳大利亚将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中国的人员和投资,因为这带来了澳大利亚急需的资金、技术和活力。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澳大利亚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澳企业应充分利用优势积极参与到合作项目中去。
达理达克斯认为,对于维多利亚州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为当地的相关投资提供了美好前景,意义重大。在联邦政府对华合作框架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维多利亚州也在寻求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及与中国江苏省的姐妹省州关系,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作为澳大利亚的科技、创新、文化与制造业之都,墨尔本市愿继续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全方位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澳大利亚阔思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安德烈·拉姆斯登认为,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且建设过程是互利共赢的。拉姆斯登说:“中国希望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中国政府强大的执行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澳大利亚的高铁项目已经讨论了数十年,但是中国短短几年内就建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一带一路”致力于深化区域互联互通,对澳大利亚具有重要意义。
苏伦·帕瑟是澳大利亚一家管理基金的主席,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把相关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整合在一起,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同增长和繁荣。澳大利亚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相信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的政界及工商界知名人士大多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开放欢迎的态度。这正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深化务实合作,巩固利益纽带。中澳两国作为当前亚太最受关注的焦点,都应当承担起“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责任,一起努力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