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员工福利的概念,国内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著名的薪酬管理专家米尔科维奇将员工福利界定为总报酬的一部分,它不是按工作时间给付的,是支付给全体或部分员工的报酬,如寿险、养老金、工伤保险和休假[2]。加里·德斯勒、曾湘泉在《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指出员工福利是雇员因与公司存在雇佣关系而享受的间接的经济或非经济的报酬[3]。在企业向员工提供的总体薪酬中,福利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仇雨临认为员工福利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递延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4]。事实上,从广义上来说,雇主所支付的工资以外的所有形式的薪酬都是福利[5]。
员工福利包含的项目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以福利项目的提供是否具有法律强制力,可以分为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法定福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法定休假制度;非法定福利是在国家强制之外由企业提供的福利项目,包括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住房福利以及其他各种服务项目。以员工是否有选择权为标准,可以分为固定福利和弹性福利:在固定福利下企业向员工提供统一相同的福利项目,员工没有选择福利项目的权利;而在弹性福利下,员工在自己的福利份额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相应的福利项目。
事实上,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雇主因素、雇员因素和外部因素。
雇主因素方面主要是指雇主采用的人力资源战略以及其对福利项目的偏好。首先,在设计福利计划时雇主会考虑到福利与工资的关系,会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核算,会参考竞争对手提供的福利水平及结构,进而对自己的福利水平进行定位,且福利项目的提供要能与其他人力资源战略相配合,最大限度地吸引合格的员工、激励现有的员工和保留优秀的员工。(www.xing528.com)
从雇员的角度来考虑,员工个人的一些因素也会对福利计划的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雇员方面的因素主要源于雇员的个人需求和异质性偏好,员工的个人的绩效、年龄、工作年限的长短、性别、婚姻状况、家庭负担等都会影响到其对福利项目的偏好。另外,员工对企业提供福利的公平性的感知也会影响福利的提供,这里的公平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其他员工相比,其本身所享受的福利是否公平;另一是与其自身过去所享受的福利相比,现在享受的福利是否公平。在一个企业内部,福利制度的设计要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需要,在设计上要合理安排,照顾到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尽量考虑员工的经济与生活需要、社交与休闲需要等。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市场工资水平、工会的力量等。首先,企业在制定员工福利计划的时候,必须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通常来讲,与员工福利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文件,首先是宪法和劳动法系列中对员工福利的规定以及社会保障法律的相关规定。其次,要考虑的是国家相关税收制度的影响,国家对福利项目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是企业愿意提供相应补充福利的一个重要动力。再次,从市场层面考虑,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工资水平和企业自身战略需要,制定和调整自己的薪酬结构和福利水平;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福利的影响较大。最后,工会力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工会力量强大的情况下,工会常常通过集体谈判为工会会员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