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融服务供应现状

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融服务供应现状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8年3月,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担保贷款服务涉及800多个农业乡镇、6400多个村社,其中贫困区域占比50.2%。

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融服务供应现状

自2018年9月重庆市人民银行营管部联合10个部门[3]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来,通过金融支持重庆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盘活农村资产以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分散农业相关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促进作用。截至2019年2月,在调查的92家作为金融服务供给方的金融机构中,尚未成立且未来没打算成立专门服务乡村振兴部门的仅有28.8%,并且该比例存在下降的趋势。有71.2%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筹备建立了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部门,其中有超过六成机构的相关部门,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三农事业部”“小微部”“三农金融部”等,已经开始运作并推出了相应的支持农业农村的金融产品。

1.重庆市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供给的主体

课题组采用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在重庆市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机构进行调研。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已经落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绝大多数为商业银行,其中与农业企业及普通农户业务往来最频繁的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该类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户及农村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相关服务。对于正处在发展期、资金缺口较大的企业来说,在所有金融服务中,对银行贷款服务的需求比例达到了75.8%。除了个别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企业不再有融资需求外,绝大多数经营主体仍存在资金需求。信贷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入,让资本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农村经济才能被全面振兴。

农户在向商业银行寻求贷款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少抵押物以及没有担保人,农业天然的风险因素导致商业银行面向农村的放款率一直偏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重庆兴农融资担保公司等农业担保公司起到了关键作用,绝大多数由于抵押物不足无法获得贷款资金的农户能够通过担保公司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18年3月,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担保贷款服务涉及800多个农业乡镇、6400多个村社,其中贫困区域占比50.2%。担保公司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融资成本,解决了经营主体在资金上的燃眉之急。

农业的高风险一直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寻求资金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稳定和助推农业生产,保险公司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课题组调查的对象中,有64.2%表示在其生产销售活动中对于农业保险有所需求,而其中需求程度较高的险种包括种植业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巨灾保险。目前保险公司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要途径为政府引导,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保费由市级财政、区县财政、农业企业三方分摊,截至2018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额度高达290亿,近50万户农户受益,已开展农业保险险种33个,其中8个由中央财政补贴,保险地域已实现传统农业区县全覆盖。同时在33个区县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灾害保险和农产品收益保险制度,以保障农民增收增效。

2.重庆市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供给的品种

除了不断往各个乡镇下沉,金融服务想要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重要举措便是增加金融服务供给的品种。目前,部分商业银行为支持“三农”推出了如“农贷宝”“农户贷”“助农贷”“乡村振兴贷款”“好企贷”等新型产品,又如中国人民银行涪陵中心支行积极运用央行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设立“央行扶贫再贷款+乡村振兴专项贷款”特色融资模式,指导试点承包银行武隆融兴村镇银行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专项信贷产品。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农村地区不同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还创新推出烟叶种植贷、农产品鲜储保证贷、小企业订单贷、支农创投贷、扶贫收购贷等50多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形成了从农户到覆盖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从传统存贷汇到新型投融资的完整产品线,该行与巫山县人民政府约定,2018年至2022年间向该县新发放3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重点在脱贫攻坚、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增效、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云联烟商贷”业务推广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当今农村信息化、数字化加速建设的特点,运用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广大农民研发推出了线上融资产品——惠农e贷,在渠道上实现金融服务“无缝覆盖”。紧扣城乡互联互通,建设打造“线下+线上”全方位服务平台渠道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格局。银行类金融机构纷纷响应政策号召,结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从创新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乡村绿色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同时,推动银行深入对接农村“三变”改革,在试点村潼南区梅山村成功发放首笔以入股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140万元。这一系列新型融资产品的问世主动适应农业农村新形势与新需求,大大加快了农村地区的贷款落地速度,缓解了融资难度,降低了融资成本。

除了银行类金融机构推出配套乡村振兴相关金融服务,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也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不同的融资渠道,部分创业期的企业可以通过3年期的创业股权投资获得其资金支持,用款期限长于市面上其他贷款产品,这有效缓解了“投资大、见效慢”的农业项目的还款压力。面向全市村、支两委等人员,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推出直接授信不超过70万元的“带富贷”标准化产品,重点支持基层党员、返乡农民、回乡知识青年,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组织,助推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同时还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创新推出了“农担贷”产品,将“银行+担保”联合普惠金融模式在乡村金融市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方案优化了农户贷款调查审查流程,制定了小微农业担保贷款融资方案,农民不需要提供抵押物,而是由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担保费也由财政买单,大大缩减了农户融资成本,银行放款平均只需2至3个工作日。在以担保业务为主线的基础上,开拓和创新出“1+6”农业信贷担保综合服务,延伸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创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农业网贷中介服务平台、精品农业电商保后管理平台、农业咨询服务平台、农业经营项目共享平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推广等多个互联网平台,让金融服务更贴近农村企业,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从融资到产品销售每个阶段的难题。

现阶段农业保险推出的相关产品的保险范围涵盖了现代农户种养过程中面临的绝大多数风险,险种主要包括种植业及养殖业保险、收益保险、巨灾保险等,可保农产品范围也在逐年扩大。截至2018年7月底,重庆市在各个相关区县已开展的生猪山羊水稻柑橘、蔬菜类收益保险的试点初见成效,生猪、能繁母猪保险单位保额分别为1000元/头、1500元/头,水稻、玉米油菜保险单位保额为500元/亩,马铃薯保险单位保额为600元/亩。

尽管绝大部分涉农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与乡村振兴相关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服务对象大多是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愿意向普通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的仅占两成,中小型农户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资金缺口仍然存在,因此,在调研中,有83%的机构认为目前市面上推出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业农村的需求。另一个存在的问题便是目前金融服务供给的产品仍较为单一,很多新型金融服务还未出现在农业领域,融资租赁服务、上市融资服务、支付结算服务等一系列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几乎没有。(www.xing528.com)

3.重庆市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供给的规模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都制定了各自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积极通过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种货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投入,2018年1至9月,累计向金融机构支持支农(含扶贫)、支小再贷款超过10亿元,开展涉农等票据再贴现超过1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降准5次,累计释放资金超过200亿元。支持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券扩大涉农信贷资金来源,帮助乡村振兴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全市累计帮助区县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直接融资214亿元。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380.2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重庆市各年度涉农贷款总额在2013年之前呈波动上升,在2013年达到顶点的244亿元后开始逐年下降。

重庆市目前正全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自2012年以来,重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无论保险险种数量还是保险保额都以一定速率在不断增长。保险险种数量从2012年的13种增加到2016年的33种,增长了154%,保额总金额从2012年的40亿元不断扩张到2016年的192.8亿元,增长了382%。预计到2019年年底,全市农业保险品种进一步增加,地方特色产业收益保险覆盖面明显扩大,大宗农畜产品保险单位保额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总保额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市贫困区县农业保险全覆盖;农业保险服务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满足农户风险保障需求。

4.重庆市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供给的价格

课题组从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农户处了解到,部分满足条件的农业企业能够申请财政贴息贷款,然而仅不到四成的农户认为目前从银行处取得贷款的利息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其余农户均表示目前贷款利率偏高,其中有近两成的农户认为利率过高以至于影响到其盈利空间。从金融服务需求端的调查统计结果中我们得知,农业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平均年利率为6.16%,最高值为10%,最低值为2%。

而从金融供给端,即从各针对农业企业及农户放贷的银行那些得到的调查数据中,我们统计到银行发放贷款的平均年利率为5.97%,最高值为7.5%,最低值为2%。相比较而言,供需两方面得到的资金价格相差不大,资金需求方平均所支付的资金价格略高于各家银行给出的平均报价,意味着一部分银行类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贷款优惠政策未能及时反馈到资金的需求方。

5.重庆市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供给的效率

金融支持效率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金融支持的内部效率,即金融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效率,二是金融支持的产出效率。从内部效率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乡村信贷从申请提交到贷款获得的时间普遍需要2—3个月,贷款手续审批程序较烦琐复杂,增加了乡村信贷配置的交易成本。目前,金融机构发展重心偏向于城市地区,因此其不断优化并撤销农村营业网点,机构数量、服务人员、网点覆盖率和渗透率等方面配置不均衡,使得金融服务的半径较大,而乡村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由于他们的金融知识、意识和素养相对缺乏,对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缺乏认知,金融工具运用能力不强,又使得金融服务时间长、金融支持效率较低。从产出效率来看,重庆市财政金融支农投入增长率近几年在逐渐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率和农业产出增长率均存在下降态势,但财政金融激励下的农民收入增长弹性在逐年提高,这说明财政金融收入带动效应较为显著,但农业产出带动弹性波动大,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可能被更多地用于非农业产出项目。以涉农信贷总额作为金融支持指标,可以看出在金融服务支持下的农业产业弹性波动较大,不存在明显的变动趋势,表明金融支农资金的变动对农业产值增加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影响效果不稳定。可见,金融支持农业的产出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