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要素配置改进行动,关键要深化市场化改革,破除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转变资源配置的习惯和模式,提升资源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再造要素成本优势。
1.提升工业用地配置效率
(1)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从规划源头入手,完善规划设计规程,适当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条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相关规划有机结合,推动各功能板块优化布局,合理把控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尤其是要强化工业用地管控,在规划时预先设立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下限标准,如主城区都市圈内的工业用地每平方千米产值必须达到100亿元、亩均税收必须达到50万元等标准,推动节约集约利用,鼓励工业企业以合理价格退出节余或闲置工业用地,提高工业用地边际产出效益。一些远郊区县工业园区土地闲置情况严重,占用了大量工业用地指标,需要从全市层面予以调剂、优化。
(2)提高土地供应质量。科学制定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合理把握工业用地供应节奏,灵活采用“招拍挂”、长期租赁(不超过20年)、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样化出让方式,有效保障重点区域工业用地需求,减少各类闲置和浪费。
(3)继续保持工业用地价格优势。可以适当降低工业用地起拍价,逐步提高工业用地竞买人资质、资金等门槛,严格落实工业用地“招拍挂”“熔断”机制,探索工业用地根据土地估价结果和产业政策综合定价,保持工业用地价格基本稳定,通过入驻企业税收贡献实现中长期平衡。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提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有效性。强化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化服务,推动有就业意愿的市民实现充分就业。落实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相关免费服务,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建立面向城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各类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大力发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及时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积极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2)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能力。结合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引育,积极引入世界一流科教资源、创新理念、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3)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围绕产业需求,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中职到大专的“3+2”教育和高职到本科的“3+2”教育,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拥有“技能+学历”,提高就业质量和工作水平。
3.提高金融融通有效性
(1)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培育和引进区域性金融总部和全国性金融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等现有区域性股权交易机构,为优质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建立健全企业上市奖补制度,完善上市企业预备库和拟上市企业辅导制度,推动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不断提升经济证券化率水平。(www.xing528.com)
(2)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供给。积极对接各家银行,探索推进去质押物贷款。比如,扩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探索实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探索开展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大力发展价值链融资、供应链融资和物流金融,鼓励开展特许经营权、政府采购订单、收费权等新型融资方式试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优化金融机构考核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非金融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担保机构对鼓励类企业融资提供低费率担保,推动信贷结构改变,为工业企业、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企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提供更多中长期贷款。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差别化监管机制,适当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并对超过一定比例的政策性不良贷款给予一定补偿。完善小微企业续贷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或者使用“应急转贷”,降低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度。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实现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
4.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1)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保障能力。控制煤炭产能,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扩大页岩气产能规模。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增强能源供需调节的灵活性。
(2)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全市主干电网建设,畅通以特高压为重点的外电入渝通道,积极争取三峡增发电量留存一定比例在重庆,增加川电输送规模,加快推动疆电入渝,强化电力保障能力。加强电力调度,合理安排机组检修的同时,强化需求侧管理,推动耗能比较高的行业错峰生产。积极拓展售电主体业务范畴,组织工业用电大户直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进一步降低一般工商业和大工业用电价格水平。
(3)强化油气供应保障。探索通过招投标选择投资主体机制,加快推动管道建设。结合页岩气开发,完善输送通道配套,以供气管网建设推动页岩气销售。加快建设天然气储气库,建成若干市级储气库与用气大户区县储气库,增强调峰填谷能力,稳定满足用气需求。
5.推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资源要素在城乡和区域之间自由流动。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发挥农村生态优势、文旅资源优势、空间优势,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逐渐均等化,促进城乡之间及区域之间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特色资源绿色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顺应都市圈、城镇群发展规律,科学编制“一圈两群”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推动“一圈两群”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及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市内各片区内部一体化发展、片区间联动发展。
推进资源要素在重庆与其他区域之间自由流动。探索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互联互通切入,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结合贯彻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牵头建立“12+1”省际协商合作机制[7],向上争取一批、创新出台一批配套政策措施,加快通道和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质量效率。完善陆海新通道市场化运行机制,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与周边地区以及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联动,结合重庆自贸区、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等建设,完善资质互认、公共服务联网等机制,破除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构筑一体化市场体系,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内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