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情况分析

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情况分析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呈现波动性,且整体水平较低。重庆实际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情况。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市进出口总值之比有一定下降趋势。而全国层面,已经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全覆盖。

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情况分析

1.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投资视角

(1)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情况。

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呈现波动性,且整体水平较低。“一带一路”倡议初期,重庆投资金额增长较快,2016—2018年投资金额呈下滑趋势。2016年、2017年、2018年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投资分别为12000万美元、7461万美元、6376万美元,分别占全市当年总量的4.8%、4.8%、5.8%。其中,2018年重庆向孟加拉国、越南、东帝汶、柬埔寨、新加坡、巴基斯坦、缅甸、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以色列、埃及、尼泊尔、巴林和塞尔维亚等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投资,比2017年减少2个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国别覆盖率仅为21.5%。

从行业来看,重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行业领域呈多元化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行业由最初较为集中的矿产资源、汽车制造、通信等不到10个行业,逐步拓展到目前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工业、智能物联、动画制作、融资租赁等40多个行业,并形成以土木工程建筑、汽车制造和航空运输为主的投资行业架构,这三个行业的投资金额占比高达80%左右。

(2)重庆实际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情况。

重庆实际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外资的对象包括越南、新加坡、印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匈牙利、俄罗斯、巴拿马、新西兰、马达加斯加等32个国家(地区),国别(地区)覆盖率接近50%,且行业架构以制造、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为主。其中,2016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利用外资797708万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70.33%;2017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利用外资577207万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56.69%;2018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包含中国香港地区)利用外资524556万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51.06%。如不含中国香港投资,2018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外资仅33018万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3.21%。2018年,重庆实际利用“一带一路”外资的国家仅有新加坡、菲律宾、阿联酋和泰国4个国家,国别覆盖率仅有6.2%。其中最主要的是新加坡,2018年,重庆实际利用新加坡外资27927万美元,占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的84.6%。此外,重庆利用新加坡外资呈现明显变化,2018年重庆利用新加坡外资在2016年基础上减少了91.3%。

2.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贸易视角

(1)速度与结构。

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速整体上不高。2018年,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09.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3.2%;其中,出口占60.3%,进口占39.7%。2018年出口机电产品590亿元,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48.8%。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速整体不高的原因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乏力。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市进出口总值之比有一定下降趋势。2015年,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重庆进出口的比例为29.05%,2016年降至26.96%,2017年又降至26.46%,2018年进一步降至23.2%。

(2)国别分布情况。

2018年1—11月,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93%的贸易合作对象集中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阿联酋、俄罗斯联邦、捷克、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波兰、土耳其和缅甸等16个国家。其中,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和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占全市进出口总值之比排名前五,占比分别为18.30%、13.60%、11.27%、10.12%、8.56%(合计61.85%)。

从出口看,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阿联酋,占比分别为15.74%、9.82%、9.29%、8.61%、8.06%(合计为51.52%)。从进口看,进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是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占比分别为30.85%、24.19%、17.22%、7.61%、6.79%(合计为86.66%)。

3.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吸纳内资视角(www.xing528.com)

2012年以来,重庆从长江经济带其他各省市吸纳内资总量稳步增长。2012年,重庆从长江经济带其他各省市吸纳内资2982.47亿元,2017年增长到4642.68亿元,增长了55.67%。2012—2017年,重庆从贵州、湖北、云南、安徽、江西、四川和江苏吸纳内资的增速超过60%。从区域分布来看,从四川吸纳内资最多,2017年占比达到35.49%,其次是浙江、上海和江苏,占比分别为13.43%、13.16%和11.66%。重庆从四川、浙江、上海和江苏四省市吸纳的内资占从长江经济带吸纳内资之比超过70%。但2017年,重庆从长江经济带吸纳的内资占吸纳内资总量的比例有所下降,2012年为50.43%,而2017年则下降为47.95%,下降了2.48个百分点。

4.存在的主要不足

(1)在国际投资方面。

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前面的分析发现,重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量少。重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比为5.8%,而全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占比已超过10%。二是面窄。2018年,重庆仅向孟加拉国、越南、东帝汶、柬埔寨、新加坡、巴基斯坦、缅甸、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以色列、埃及、尼泊尔、巴林和塞尔维亚等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投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国别覆盖率仅为21.5%。而全国层面,已经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全覆盖。三是质量不高。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一半以上投入土木工程建筑业,技术含量不高。

②引进外资。

在引进外资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别覆盖率低。2018年,重庆实际利用“一带一路”外资的国家仅有新加坡、菲律宾、阿联酋和泰国4个国家,国别覆盖率仅有6.2%。二是集中度高,存在较大波动性。重庆在“一带一路”的最主要外资来源国是新加坡,2018年实际利用新加坡外资占比达84.6%。但2018年重庆利用新加坡外资在2016年基础上减少了91.3%。

(2)在国际贸易方面。

一是总体占比小。2015—2018年,重庆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物进出口占其总进出口的比例在23.2%~29.05%之间,而全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进出口的占比已接近30%。二是呈一定下降趋势。全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进出口的总量和占比都在持续上升,而近年重庆在总量和占比方面都有一定下降。三是覆盖面较窄。重庆主要的贸易伙伴集中在东南亚。而这一地区恰恰是和中国贸易竞争较大的地区,且与沿海地区相比,重庆不具有运输成本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内陆开放优势。而与西亚、北非、中亚、中东欧等国家的贸易合作不多。

(3)在吸纳内资方面。

一是吸纳内资占比下滑。2012—2017年,重庆从长江经济带吸纳的内资占吸纳内资总量的比例从50.43%下降为47.95%。二是布局不均衡。重庆从四川吸纳内资较多,2017年占比达到35.49%,而浙江、上海和江苏的占比之和仅为38.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