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功能的视觉语法着眼于分析包括图像、声音、颜色、版式等在内的社会符号,将视觉过程阐释为再现、互动与构图这三个层面意义的构建。图像的再现按是否有向量分为叙事再现(有向量)和概念再现(无向量),叙事再现又进一步分为动作过程(向量相当于动作的方向)、反应过程(向量为目光)、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向量为连接言语泡或思维泡的线条),其中,动作过程和反应过程还可以分为及物(有两个表征参与者——动作者和受动者)和不及物(仅有动作者)两种类型。[9]
图像的再现意义是一个语法结构,即参与者、过程和环境这三个要素的组合以及要素的选择,图像隐喻产生于由该语法结构中有且仅有一个要素选用了非常规要素。非常规是指异于常识的选择,例如,广告中展示笔记本电脑切火腿,刀这一常规要素在广告中被笔记本电脑替代(参与者替代),同时,过程(切这一动作)和环境要素不变,图像的再现意义就具有了隐喻潜势,常规参与者(刀)、图像所用的非常规参与者(笔记本电脑)、后者向前者借用的特点(薄)即构成了源域、目标域和映射项;常见的动词隐喻产生于过程要素发生非常规替代,例如,在隐喻经济衰落的图像中,钞票在水里下沉,钞票转喻常识中的经济,是图像语法结构的常规参与者,而过程(下沉)是非常规要素(因为常识中经济不会做出具体动作),因此,过程替代就是通过物化某一抽象过程从而构建动词隐喻,但是,有别于图像作为目标域的参与者替代,过程替代时图像(展示的动作)充当的是源域。[10]
本文所搜集的语料中观察到丰富的过程替代案例。漫画以具体或/和夸张的动作替代(隐喻)现实生活中抽象或复杂的事件,漫画的图像语法结构中的过程要素为非常规要素,从而构建出动词隐喻。下面先用视觉语法以图21-1 到21-5(来源均为《经济学人》,出版日期见括号内标注)为例解析叙事再现的隐喻潜势,再从社会视角总结叙事再现中的规律性如何指向意识形态。
图21-1、图21-2、图21-3 都是展示中美贸易争端的叙事再现,图21-1 中一只鹰吞吃一条船的图像含有一个向量(鹰的嘴尖和船头构成一道斜线)构成一个动作过程(吞吃),有两个表征参与者(动作者和受动者),分别发出和接受动作,因此是一个及物的动作过程,图像中的非常规要素是过程(吞吃)(而动作者和受动者同属参与者要素,与环境要素一样,都是常规要素),“消灭”这一抽象过程在漫画图像中被“吞吃”这一具体过程所替代,从而产生隐喻的张力并予以读者视觉冲击。隐喻的目标域“消灭”可结合文章标题"A new kind of cold war(一种新的冷战)"和导语中的表述"the growing rivalry between America and a rising China(美国与一个崛起的中国之间逐渐升级的对抗)"确认,文章中诸如"fighting,contesting,defeat,threat,bully,block,national security,alliance,defense,arm,escalate,destruction,cyberwar"等大量战争域表达加强了这一所指。
图21-1 (2019/05/18)[11]
图21-2(2018/03/17)
图21-3(2019/03/02)
图21-2、图21-3 都包含一个互相攻击的及物动作过程(此时两个表征参与者叫做相互作用者interactors),图21-3 还包含一个及物反应过程(反应者是一群人,过程是看,向量是目光,拳击是现象)。这三个过程都是非常规要素,分别以具体动作“对打”物化抽象过程“争斗”,以具体动作“看、围观”物化抽象过程“观望”。图20-2 标题"The battle for digital supremacy(数码科技霸主之争)"和图21-3 标题"When giants battle (当巨人们打斗)"以及导语"Western countries are being bullied by China and America over Huawei.China frightens them more(西方国家在中美关于华为的争端中受尽欺负,但中国更让他们恐惧)"就足以显化这些隐喻。
图21-4 (2019/02/23)
图21-5(2018/10/06)
图21-4、图21-5 的主题是外媒眼中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对外投资,都是叙事再现,图21-4 展现一群熊猫迎着读者视线飞来,因此包含数个不及物动作过程(飞来),而熊猫似乎盯着画面外的读者(现象在画面外,因此是不及物反应过程),从文章标题"Can pandas fly?(熊猫能飞吗)"和导语"The struggle to reform China's economy(中国经济改革的挣扎)"很容易判断熊猫转喻中国经济改革,具体动作“飞翔”隐喻抽象动作“崛起、腾飞”。(www.xing528.com)
图21-5 是穿着中国20世纪60年代风格蓝色制服、拿着一把印有五星红旗的扇子的蒙娜丽莎,视线朝向画面外的读者。文章标题是"China's designs on Europe(中国的欧洲计划)",导语是"And how Europe should respond(以及欧洲应如何应对)",正文从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谈起,认为对欧直接投资是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力、谋求人权、领土等问题上的支持甚至改变欧洲国家的政体,欧洲不应因此分裂而应仔细审查中资项目并利用中美争端提升自己在美欧联盟中的重要性、迫使中国做出西方国家所希望的改变。由此,图21-5 漫画的基础转喻和隐喻得以突显,意大利名画蒙娜丽莎转喻欧洲,创作者用图像处理软件让她身穿20世纪60年代中国服装、手拿五星红旗图案的扇子,是以这些具体行为隐喻抽象行为“支持中国模式”,配合标题,整幅漫画隐喻这是中国对欧洲的设计、希望把欧洲改造成中国模式。表22-1和表22-2分别总结了图21-1到22-5的动作过程替代和反应过程替代。
表21-1 动作过程替代
续表
*注:红色代表中国,蓝色代表美国,都属于常规转喻。
表21-2 反应过程替代
认知路径的研究已经指出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多为微叙事结构的隐喻场景,本文研究结果与此一致,在隐喻中美对抗、对峙和隐喻中方改革发展等实践的新闻漫画中,漫画的叙事再现(主要是动作过程和反应过程)占绝大多数(概念再现仅有四例),其中及物类型又远远多于不及物类型,统计数据如表21-3所示。
表21-3 漫画的再现意义
本文所搜集的漫画隐喻在叙事再现层面具有规律性、系统性特点,从社会现实建构的角度来看,这些特点指向创作者意识形态,漫画用隐喻来引导读者接受和采用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和立场态度来解读社会现实。第一,漫画中的图像隐喻以过程替代为主,大量采取叙事再现来展现发展中的行动和事件。漫画以叙事再现为主导性的语法结构充满了故事性,非常规的、离奇、夸张的动作构建了隐喻潜势,吸引读者的注意和解读。在众多展现中美争端的漫画中,过程替代隐喻了创作者眼中的现实世界或预期的未来世界:漫画中的争斗双方往往看似势均力敌(例如图21-2、图21-3),创作者也貌似中立地没有刻意丑化某一方,而是把褒贬态度和立场融入标题和导语文字之中,这样更能操控读者的思路。例如图21-1 的标题“A new kind of cold war(一种新的冷战)”可以迅速激发读者对美苏冷战的联想,尤其是苏联与西方世界迥异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西方世界展开的军备竞赛、太空竞赛、世界霸权的争夺,这些联想激起读者将意识形态斗争不可调和的预设代入对中美争端的审视之中。图21-3 的导语“Western countries are being bullied by China and America over Huawei.China frightens them more(西方国家在中美关于华为的争端中受尽欺负,但中国更让它们恐惧)”把中国刻画为“霸凌”之一,而且是“更吓人的那个”,更是直白地表露了创作者立场。
第二,表面上看,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以具体动作物化抽象动作,是漫画语类的生动性特征的来源;从批评视角来看,漫画的隐喻在物化过程中过分简化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事件甚至歪曲现实,目的是传播中国威胁论和灌输在舆论上打压中国发展模式的立场,这在外媒评论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闻漫画中尤为明显。例如图21-4 中体型庞大的熊猫在空中飞翔,就是以荒谬的情形暗示这种努力是徒劳的、终将失败,配合图像中的隐喻场景,标题疑问句“熊猫能飞吗”也是一种反诘,从而使整个多模态语篇定调为对中心事件(中国经济改革)的质疑,也使得读者在接触这个多模态语篇之初先入为主地对中国经济改革产生负面印象。还有的漫画隐喻在歪曲、诋毁中国企业发展时表现得更为隐晦,例如图21-6 评论小米公司在香港股市IPO 的文章漫画,图像中包含一个及物性的动作过程——一只手用筷子夹(小米)手机。隐喻产生于夹取动作这个非常规要素,从新闻标题"Little rice,lots of dough(小米,大钱)"和导语"Reinvigorated,the world's fourthlargest smartphone-maker eyes a giant IPO(重整旗鼓的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觊觎巨额IPO)"以及正文开头列举的有关小米新发股票和公司市值的估值数据来看,漫画中的手转喻小米公司,手机及占满屏幕的美元符号转喻金钱,因此,漫画中的夹取动作隐喻的是捞钱、圈钱之类的行为,中国企业的募资发展被漫画创作者定性建构为贪婪的负面行为,这种偏激的立场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思路,引导读者带着偏见阅读理解文章,并从文章的论点中印证这种偏见。此外,漫画的基础转喻的选择、表征参与者注视画面外的反应过程等将在下一节讨论互动和构图意义的隐喻潜势和社会性时进一步阐述。
图21-6 (《经济学人》2018年5月12日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