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成品库存管理与安全库存探析

产成品库存管理与安全库存探析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成品经质量检查后会入库等待出售,形成产成品库存。所以,安全库存又称后备库存或波动库存。

产成品库存管理与安全库存探析

7.1.1 库存及其分类

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库存商品就像水箱里的水,当有消耗需求的时候,就及时取出以满足需求。此外,库存还有保持生产连续性、分摊订货费用、快速满足用户订货需求的作用。在企业生产中,库存由于种种经济考虑而存在,但也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是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不得以采用的应付手段,也是人们无法使所有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才产生的一些人们并不想要的冗余和沉积。露华浓公司前任总裁迈克尔·C·伯杰拉克曾经说过:“每个管理上的失误都会变成库存”。由于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库存资产所占比例极为可观,因此,库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兴衰,良好的库存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有效方法。正因为如此,库存管理越来越为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企业物流方面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所重视。

一、库存的定义

库存是“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见GB/T 18354-2006)。库存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观点认为,库存是指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或商品,仅包括在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品或商品。

从广义的观点来看,库存表示用于将来目的、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资源停滞的位置,可以是仓库、生产线或车间,也可以是汽车站、码头和机场等流通节点,甚至可以是运输途中。

二、库存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库存可以分成不同类别。

(一)按其在生产加工和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划分

1.原材料、零部件库存

原材料、零部件库存是指等待进入生产作业的原料与组件。企业从供应商处购进原材料和零部件,首先要进行质量检查,然后入库,生产需要时,发货出库进入生产流程。原材料、零部件库存也可以放在两个存储点:供应商处或生产商处。

2.在制品库存

当原材料出库后,依次通过生产流程中的不同工序,每经过一道工序,附加价值都有所增加,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之前,都属于在制品,工序之间的暂存就是在制品库存。

3.产成品库存

在制品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成为产成品。产成品经质量检查后会入库等待出售,形成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可以有多个储存点:生产企业内、配送中心、零售店等,最后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上述三种库存分别处在一条供应链上的不同位置。例如,对于一个加工工艺复杂的产品来说,由于生产工序较多,就会大量存在各种在制品,使库存包括多种不同加工程度的中间产品。甚至有些大型制造业企业还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产成品的库存也大量地存在,这样,整个物流和库存系统就会相当复杂。对于一个零售业企业来说,其库存只有产成品一种形态,相对简单一些。

(二)按作业和功能划分

1.经常性库存

经常性库存又称周转库存,是指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仓库一般通过经常库存保证一定时期的供应能力,这种库存随着陆续的出库需要不断地减少,当库存降低到某一水平时,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这种库存补充是按照一定的数量界限或时间间隔来反复进行的。

经常性库存的高低与库存补充的采购批量有密切关系,而采购批量是采购与保管两个矛盾因素平衡的结果。从采购角度来考虑,大批量采购可以得到数量折扣,并节省订货费用和作业费用。因此,采购批量越大越好。但从保管角度出发,为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管理费用支出,采购批量越小越好。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选择,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以考虑。

2.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是指用于缓冲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库存。

在实际经营中,常发生难以预测的情况,消费需求多多少少会超过预计数量;而库存的补充也会因交通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交货延期;甚至还会发生如火灾水灾、供应商因生产设备故障停工等导致供应中断的异常事件。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企业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而设立安全库存可作为经常库存的后备以防不时之需。所以,安全库存又称后备库存或波动库存。

安全库存的数量除了受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外,还与企业希望达到的顾客服务水平有关,这些都是制定安全库存决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3.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生产加工过程的库存指在处于加工状态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零部件、半成品或制成品。运输过程的库存是指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的目的而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4.投机性库存

投机性库存又称屏障库存,是指企业为了预防商品(或物料)的涨价,在低价时进行额外数量的购进而形成的库存。例如,企业生产中使用的煤、石油水泥或羊毛、谷类等价格易于波动的原材料,常常采取投机性库存,在价低时采购,以在高价时保证产品的价格稳定和销售利润。获利性和风险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这类库存的投机色彩。

5.季节性库存

季节性库存是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中出现的特定需要(如夏天对冷饮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或指季节性出产的原材料(如大米棉花水果农产品)在出产的季节大量收购所建立的库存。

6.积压库存

积压库存是指因品质变坏而不再有效用的商品的库存或因滞销而卖不出去的商品的库存。

(三)按客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划分

1.独立需求库存

所谓独立需求,是指某物品自身的需求状况与其他物品无关的特性,例如,商场中的绝大多数商品。独立需求的特征是直接满足企业外部客户市场消费的需求,需求数量是随机的、零散的,只能有限地进行预测。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说,独立需求库存是指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库存,这种库存与企业对其他库存产品所作的生产决策没有关系。

2.相关需求库存

所谓相关需求,是指直接由生产某商品的生产计划的确定而带来的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例如,用户订购一辆汽车之后,相应地要配置若干个轮胎反光镜、车用座椅等,它们是由汽车的需求状况所决定或派生出的需求。相关需求的特征是:企业内部为满足生产制造的需求,可以根据企业性质和生产周期准确计算,是一种确定型的需求。由相关需求形成的库存,就是相关需求库存。

7.1.2 库存的功能

企业之所以保持库存,是因为商品的供应与需求在时间上存在矛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的流通并不是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作为储存的表现形态的库存是商品流通的暂时停滞,是商品运输的必需条件,没有商品储存就不会有商品流通。没有库存,企业就无法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库存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其内在的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特定系统所必需的对库存进行的投资,以实现管理部门的各个目标。(www.xing528.com)

一、平衡功能

库存的平衡功能缓解了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第一,季节性生产与全年消费,尤其是与农产品有关的生产,例如,苹果汁的生产和消费;第二,全年生产与季节性消费,当需求集中在一个非常短暂的销售季节时,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会被迫在销售高峰期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已有了库存;第三,任何物品在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之前都要经过漫长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物品的生产到成品的流通都需要时间,而几乎没有消费者愿意等待如此长的时间。但如果企业保有库存,就可以缩短消费者的等待时间,及时满足需求。

二、分离功能

库存的第二个功能是分离,这是指库存可以将本来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的各环节分离开来,使每一环节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原材料、零部件库存将供应商与制造商分离;半成品库存将各个生产环节分离;成品库存将制造企业和采购商、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分离。

三、经济性功能

经济性功能是指库存可使企业利用库存进行采购或生产方案的选择。由于诸如材料、能源、劳动力资源等的原因,制造上的经济地点往往距离装配地或主要市场甚远,在这些地点保有一定量的库存,使得企业能按照经济数量去进行物品的采购或制造。例如,轮胎、电池、动力传送器和各种弹簧等是汽车装配中的重要零部件,而有关生产各种零部件的技术和专家的意见一般都倾向于库存地点应位于材料原产地附近,从而尽最大可能缩短运输距离。除了每个地点需要一个基本库存外,还必须把转运过程中的库存与制造、配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会增加,但是获得的经济利益补偿预期大于所增加的成本。

四、缓冲功能

库存的缓冲功能是指库存可以用来吸收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造成的影响。不确定因素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不确定因素与在完成周期中库存需求量超过预测数有关。在订货周期内,如果顾客需求量超过了预测的需求量或前置时间超过了预测的前置时间,如果企业没有安全库存,则将会发生缺货,并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第二种不确定因素涉及运作周期内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而造成的延误,例如,在订单处理、接受订货运输服务等多种环节中出现问题,造成完成周期的不确定性。

因此,理论上说,只要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就应保有一定的库存。在某种意义上,制订安全库存计划就类似于购买保险

7.1.3 库存管理及其目标

库存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它也同其他资产一样,追求投资的最优化。库存过多会造成积压,增加企业不必要的储存成本,库存过少又会造成脱销,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既不应在库存上投资过多,又不应该过少,而应保持一个最优值,这要求企业进行库存控制。

库存管理也称库存控制,是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及其他资源进行预测、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水平上的行为。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中需要适量的库存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营销中需要适量的库存来保证及时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以及调节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不一致;财务方面则需要合理控制库存的资金占用水平。由此形成了一种情况,即财务部门要求库存尽量少,减少资金占用,生产营销部门要求有充足的库存,保证提供及时的服务。对于仓储企业来说,还要增加收入、提高盈利、扩大市场。因此,库存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协调企业各部门的需求,力求寻找一个使企业整体效益最优的均衡点。

需要注意的是,库存管理并不等于仓库管理。仓库管理主要针对仓库或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和搬运以及存储自动化等的管理。而库存管理针对库存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库存项目即企业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及产品,以及辅助物料等。

一、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库存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需求分析

库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需求分析是库存控制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资需求由于各种条件和环境影响,其规律是不同的。有连续性需求,也有离散性需求;有确定性需求,也有随机性需求。需求分析的重点是研究不同的需求规律,一般采用统计分析和预测理论对需求规律进行研究。

2.补充库存

库存由于客户的需求而不断输出、减少,因此必须对库存进行及时补充。补充相当于库存的输入,它可以通过向供应商订货来补充,也可以由企业自己组织生产来补充。库存补充的过程具有时间性。采购一项物资从发出订单起到货物入库,需要一段准备货物和运输货物的时间,称之为提前期。提前期有长有短,可以是确定性的,也可以是随机性的。库存补充研究的重点是决定多长时间补充一次及每次补充的量。

3.费用分析

主要是运用优化理论,将总费用最小作为优化准则,找出各项费用在总费用最小时的平衡点,从而在优化的基础上确定最优的库存策略。库存相关费用主要包括采购订货费用、库存维持费用、库存短缺费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现在的库存管理已经展现出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系统化和零库存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库存管理的基本理念

库存管理主要有拉动式库存管理和推动式库存管理两种基本理念。

拉动式库存管理理念(Pull Inventory Management)认为渠道内的每个储存点(如一个仓库)都独立于渠道内的其他储存点。在预测需求、决定补货量时只考虑某个储存点的局部因素,不直接考虑渠道内不同储存点的不同补货量和不同补货时间对供货工厂成本节约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单个储存点库存的精确控制。

推动式库存管理理念(Push Inventory Management)根据每个储存点的预测需求(及预测的市场总需求)、可用空间或其他准则把补货量分配给各储存点。也即,按市场总需求预测,把生产的产品分配到各储存点。各个储存点的库存水平是按整个仓储系统的情况统一决定的。该方法鼓励规模生产,获取规模经济效应。

拉动式库存管理方式虽然可以对每个存储点的库存进行精确控制,但如果各地的库存单独进行决策,那么补货批量和补货时间不一定能够与企业生产批量、经济采购批量等很好地协调起来。例如,为了克服拉动式库存管理方式的弊端,国内很多空调生产企业采用的是推动式库存管理方式。它们根据以往经验、每个存储点的销售情况、可用空间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给各个存储点。其中,库存水平的设定是根据整个仓库系统的情况统一决定的。一般来说,当采购或生产的规模经济收益超过拉动式库存管理方式实现的最低总库存水平带来的收益时,就可以采用推动式库存管理方式。

三、库存管理的目标

库存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提高储备分布和储备品种结构的合理性,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必须正确决定订货的种类、订货时间以及订货数量,从而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使相关成本最小化。

在设置库存水平时必须考虑构成库存成本的三个主要方面。

1.库存持有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是指因一段时期内存储或持有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空间成本、资金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库存风险成本等,主要涉及存储管理、商品贬值与报废处理、设备折旧与维修、保险与税收、占用货款利息、偷盗等费用。当库存增加时,这些费用也会相应地增加。为使保管仓储成本最小化,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订货。

2.采购订货成本

采购订货成本是指与采购行为有关的各种费用,包括订货手续费、通信费、差旅费、运费、包装费、装卸费、租赁费、延时费、货损、货差等与订货次数有关的费用。采购进货成本可以通过减少订货次数,增加每次订货的数量来降低。

3.库存短缺成本

库存短缺成本是指企业无法提供顾客需求产品而造成经济损失,包括短期和长期销售额下降的成本和由此引发的额外费用,以及商业信誉的损失等。例如,处理欠交订单商品的工作量(补发货、开发票、各部门处理欠交订单、拣货与包装、回答查询的人员的时间花费等),由于补货量小而产生较高的额外货运费用,甚至包括市场占有率下降、商业信誉受损带来的潜在损失。这些费用,尤其是市场占有率下降和信誉的损失往往很难计算,因此,企业往往通过设置安全库存来避免该成本的发生。

上述三种成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降低保管仓储成本很可能导致采购进货成本和短缺成本的增加,减少短缺成本的企图又会增加保管仓储成本和采购进货成本,而限制采购进货成本则会导致较高的保管仓储成本和较低的短缺成本。所以,必须规划出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使这三类成本实现平衡,并与整体顾客服务目标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