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优化:如何化解制约关系?

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优化:如何化解制约关系?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普遍的现象,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图3.5 效益背反示意图菊池康也指出物流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物流系统化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

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优化:如何化解制约关系?

在物流系统中,构成物流服务的子系统功能之间存在着约束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如果不均匀,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将受到影响。如搬运装卸能力很强,但运输力量不足,会产生设备和人力的浪费;反之,如搬运装卸环节薄弱,车、船到达车站、港口后不能及时卸货,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都可能存在制约关系。

3.5.1 效益背反

效益背反(Trade off)这一术语表明这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又称为“二律背反”、“效益背反”。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普遍的现象,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日本学者菊池康也在《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提到物流各个组成部分(运输、保管、包装、搬运等环节)存在着效益背反,并对效益背反作出了合理的定义。他指出所谓效益背反就是“对于同一资源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他还分析了物流效益背反存在于物流的各项活动中,如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简化包装则包装强度降低,仓库里的货物就不能堆放过高,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等等。他认为由于各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就必须研究总体效益,实现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就是为达成物流目的的有效机制。物流的各项活动如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和包装等都各自具有提高自身效率的机制,也就是具有运输系统、仓储系统、搬运系统、流通加工系统等分系统。因此,必须使各个系统协调以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最佳效益为目的。

图3.5 效益背反示意图

菊池康也指出物流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物流系统化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也就是要调整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如图3.5所示,M点对应系统的最低总成本,是最合适的系统状况。

3.5.2 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物流的各项活动处于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想要较多地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损失,这便是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例如:

(1)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

(2)简化包装,虽可降低包装成本,但却由于包装强度的降低,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破损率会增加,且在仓库中摆放时亦不可堆放过高,降低了保管效率;

(3)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增加了运费,却提高了运输速度,不但可以减少库存,还降低了库存费用。

既然在物流总体系统化下,物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低成本,但为何系统内各构成部分要脱离系统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要素冲突。作为一个系统,各要素或各部分之间要产生联系,联系是“系统的精髓”。而联系就有着冲突,联系即意味着相持、相对独立,也意味着协同,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冲突、相持和协同的综合表现。存在要素目标冲突和要素运作冲突。

一、要素目标冲突

这是造成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的内在因素,由于目标冲突,物流系统各要素各自为政,就容易陷入效益背反的陷阱中。

1.要素之间的目标冲突

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功能要素的目标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地方。例如,从储存管理的角度上看,降低储存成本是储存的管理目标。储存成本与库存量有关,为此,必然减少其库存量,“低库存”和“零库存”则是最好的选择。主要的方法是降低每次的入库量或以紧急订货代替提前大批量订货,其结果是“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运输,必然导致运输成本上升。从运输管理的角度看,降低运输成本是运输管理的目标,为了实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标,企业必然减少运输次数、增加运输批量,而这又会使库存成本增加,同时由于装卸次数增加,装卸费用等也会增加(见图3.6)。

图3.6 运输与库存的效益背反示意图(www.xing528.com)

从包装管理的角度看,为了实现降低包装成本的目标,企业要简化包装材料,无包装和简装是最经济的,但一旦包装的材料减少,会降低包装强度,从而会增加运输和储存中的货损货差而致使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增加;相反,为了保证运输质量、减少储存中的损耗,企业必然加大包装的强度,甚至“过度包装”,从而增加包装费用。

2.要素内部的目标冲突

要素目标冲突不仅表现在要素之间,在要素内部也存在着目标冲突。以运输为例,货物运输的基本形式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它们存在着目标冲突。它们各自的经济特性是不同的。航空运输的速度快、安全方便,但成本较高。水路运输成本低,但速度太慢。而单纯分析陆地运输:铁路运输的成本低于公路运输成本,根据铁路运价的“递远递减”规律,适合于长途运输,但铁路运输手续复杂,影响运输效率,运作机制缺乏灵活,相反,公路运输机动灵活、手续简便,短途运输更具有优势。但这两种方式所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是矛盾的,即两种方式不能兼得。某种运输方式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不是其他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方式都有其能够实现的特定目标和优势,同样的目标有的运输方式能够实现,而有的却不能,这就是这些运输方式在目标上的矛盾,即冲突。就包装而言,有运输包装和商业包装两种,运输包装的目标是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运输包装的选材强度要大;商业包装的目标是促销、美观,为了达到目标,商业包装的选材要美观,包装工艺要精致,两者就有冲突。

3.要素外部冲突

物流系统在经营过程中会不时地与外界系统发生联系,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的冲突就很普遍了。如,以供应链为例,供应链的各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目标,都为了利润最大化来生产经营,但在追求本企业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就有可能损害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利益,这种目标冲突就导致了效益背反的产生。

二、要素运作冲突

物流系统的各种要素都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和标准,在没有建立统一的物流运作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要素之间在运作上互相不能适应对方的业务特点和流程、标准、规范、制度、票据格式等,就会产生矛盾,这就是由要素运作冲突导致的效益背反。虽然,都是物流的基本功能,但运输和储存的运作规范和标准是不同的,而装卸和运输的运作规范等也不相同,这种运作规范和标准的不同就导致了“效益背反”的产生。

3.5.3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要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往往也要增加。比如采用小批量即时运货制,要增加费用。要提高供货率,即降低缺货率,必须增加库存,即增加保管费。这种相互制约关系随处可见。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必然带来企业业务量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同时却也带来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效益下降,即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然伴随着高水平的物流成本,而且物流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投入相同的成本并非可以得到相同的物流服务的增长。一般而言,当物流服务处于低水平阶段时追加成本的效果较佳。随着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企业可以达到更好的客户服务水平,成本则会加速增长。在大多数经济活动中,只要活动水平超出其效益最大化的点,人们就能观察到这种一般现象。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可用图3.7表示。

图3.7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进行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1)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不改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改进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这种尽量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方法称为追求效益法。

(2)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做法,是企业面对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3)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这是一种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是一种追求效益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方法。

(4)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这是一种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只有要求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才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企业采取哪种物流成本策略,往往不是凭感觉而定的,而是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