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海雪舟皮毛交易市场的临夏商人:亲密的地理血缘关系

青海雪舟皮毛交易市场的临夏商人:亲密的地理血缘关系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海与甘肃,西宁与兰州、临夏不论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商贸上形成了一种“近亲血缘地理”。西宁市现有临夏经商务工人员约5万人左右。此外,在年交易额达10亿元的青海雪舟皮毛交易市场中,临夏人始终是这里的主体,约占市场交易者的80%。2011年4月19日在采访青海雪舟国际藏毯原辅材料交易中心时,皮子库房里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工作人员在一辆大型货车上装牛皮,旁边一辆车已经架好,整装待发。

青海雪舟皮毛交易市场的临夏商人:亲密的地理血缘关系

一、青海——临夏经济文化的双胞胎

由于地缘优势和文化的相近性,青海于1929年从甘肃析出建省前,兰州西宁、临夏3个重镇早已经济文化上的河湟铁三角。青海与甘肃,西宁与兰州、临夏不论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商贸上形成了一种“近亲血缘地理”。由于青海地大物博,人烟稀少,与临夏山水相连,自古就是临夏的大市场和自发移民的首选之地。省内行政区划辖2个地级市(西宁市、海东市)、6个自治州(合计8个地级行政单位),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18万。

临夏人在今日青海各个领域的建设中都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在文化上,“河湟文明”就像地理上的河湟农业区一样不可分离。当你漫步于西宁的大街小巷,与临夏有关的文化如春风拂面,不论是“临夏花儿”,还是“临夏风味”“东乡手抓”;不论是“临夏制造”,还是“临夏贩运”。数十万临夏人活跃在西宁这片西部的热土之上。朝七晚九,记者一行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分头奔波于西宁的各个领域,见不完的是临夏老乡,听不尽的是临夏方言,看不够的是“临夏制造”。

西宁市现有临夏经商务工人员约5万人左右。由于移民等因素迁入西宁市的临夏人则数不胜数,据市区玉带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介绍,仅在该坊3000多户穆斯林中,籍贯为临夏的达600多户,占总户数的五分之一。他们中大多从事皮毛贩运、副食小商品批发、清真餐饮以及开展各种劳务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临夏人掌控着青海虫草、三明副食、雪舟皮毛和小商品批发四大市场。

在著名的“勤奋巷”,两个大型冬虫夏草交易中心“豪龙”和“玖鹰”所在地,巷子两边和市场里,一家挨着一家的虫草交易店铺就有600余家。有5000多人长期在这里进行着虫草交易,参加交易的临夏人超过60%,临夏传统的袖筒里“捏手”,成了这里虫草交易的通用讲价方式。

而在副食品批发中一直位居龙头老大的三明市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有300多户,其中临夏客商占40%左右,并在除烟酒、小食品之外的糖类和副食品经销中更是占到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临夏制造”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在年交易额达10亿元的青海雪舟皮毛交易市场中,临夏人始终是这里的主体,约占市场交易者的80%。而遍布青海省其他各州县的饭馆、商铺除主业外,还兼营皮毛、虫草收购,形成初级市场,源源不断地贩运到西宁交易,仅这一市场就解决了1万多临夏人就业

2011年4月19日在采访青海雪舟国际藏毯原辅材料交易中心时,皮子库房里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工作人员在一辆大型货车上装牛皮,旁边一辆车已经架好,整装待发。市场上的乡亲们指着该男子告诉记者,他叫马黑麦,是和政达浪乡人,在这一市场上专门做牛皮生意。据介绍这两车皮子的数量大约5000张,每车的重量为35吨,他准备将其贩运到河北留史,除了这5000张牛皮外,他在这个库房里还有13000张牛皮。在羊皮市场上,临夏人的市场份额也非常可观,据了解,一年交易50万张的有3家,分别是和政县梁家寺的马帅尔布、马海牙,东乡的马哈录,年交易量10万张的则非常普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临夏皮毛商通过多年的打拼,不但交易规模大而且已经在整个藏区建立了稳定的收购网络,形成了收购、交易、贩运一体化的模式,并且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化运作,如东乡县五家乡的马学清创办了青海西宁伊鑫贸易有限公司,拥有从业人员300多名,年收购羊绒500多吨,销售额超过1亿元,不仅如此,以青海为基地,马学清还积极进军全国皮毛市场,成为河北省留史绒毛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

除了交易商,还有大量的临夏人在从事运输、装卸、存贮、剪毛等工作。在西宁各个行业的临夏人的经营状况也让我们为之一震。

“如果我们几家两天不销售白糖、冰糖,西宁市场上的糖价一定会应声而涨。”当记者组在采访青海省西宁市最大的糖酒副食品市场——三明综合批发市场时,听到临夏商人如是说。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滨河南路的三明综合批发市场,地处正在拆建的火车站和汽车站不足一公里的黄金地段。昔日,青海各地小商贩、小摊户或大宗购买的消费者在此买货后,用三轮车载着大包小包或拉到火车站,或拉到汽车站,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场景成为西宁的一道景观。如今,三明市场的经营者实行配送服务,即使是远在玉树、果洛的商户一个电话即可订好全部货物,并在三四天内统一配送。这种配送方式,不但带动了信息托运的发展,也扩大了就业的门路。一些经营者自己拥有多辆送货车,开展全省各地送货服务。如今的三明市场有经销糖、酒、副食、杂货、小食品等的客商300多户,在西宁市的副食品批发中一直位居龙头老大地位,这里汇聚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而来自甘肃省临夏州的客商在这一市场独占鳌头。

在西宁市长途汽车站附近,有一条小巷叫勤奋巷。巷子虽小,却闻名全国,原因是这条不足1000米的小巷里,有“豪龙”和“玖鹰”两个大型冬虫夏草交易中心,巷子两边和市场中,是一家挨着一家的虫草交易店铺。这两家交易中心和附近的西宁新千国际虫草大世界商场,连着整个藏区虫草产地的各个角落,这里的虫草行情左右着全球虫草交易价格。活跃在这个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生意人来自临夏,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虫草采挖、收购、贩运的临夏人达1.5万多人。

龙玉辉,是和政县梁家寺人,已在这里做了近20年的虫草生意,现在他也是这里的经营大户之一。据他自己介绍,他每年的虫草交易量在3吨左右,交易额超过几亿元。当记者表示惊讶时,他拿出三本厚厚的笔记本,记者看到这是一套今年虫草交易的流水账,每一笔虫草生意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交易的虫草有几千克到几十千克,一次交易有几千元到几十万元,每天有好几笔。从中不难看出,这里的交易量很大,他们说的3吨左右,这个数字还是很保守。

通过采访了解到,在这个市场中,有100多家虫草交易门店,有5000多人长期从事着虫草交易,参加交易的临夏人超过60%。这里虫草交易每天从早上9时许开始到中午12时就基本结束。

在西宁市昆仑东路,一家办公楼顶有着“国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公司特别引人注目,那是西北饮品行业中大名鼎鼎的三江雪食品公司。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西北自主品牌饮品领域,三江雪堪称首屈一指。其生产销售的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中,一半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专利,其中沙棘枸杞功能系列饮品、红景天系列饮品等具有青海特色的中藏药系列饮品已从青海逐步走向全国,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家公司的创办者是一位40岁出头的临夏人,名叫穆华峰,在西宁的临夏人称他为“尕穆”。

西宁没有豪车,所跑的车辆以几万至十几万的私家车居多,如长安车系列,然而正是这种大众型私家车拉动了西宁的汽车市场,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西宁八一路,有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长安微车”4S店,一个占地1600平方米的保养维修车间,在青海省内有20余家县级连锁店。这一品牌的十几个系列的中低档车辆的销售完全由来自临夏的马光明、马光华兄弟俩掌控。

伴随临夏清真饮食的发展,其他产业也随之兴起。4月30日晚,我们采访了青藏高原绿色肉食品公司负责人高进明。

46岁的高进明是临夏县马集镇人,2002年,开始步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先是在格尔木开发了金峰住宅小区,紧接着与原先做虫草生意的马奴海联系,在西宁开发了雪峰大厦,此后又步入商业地产,与他人合伙,在西宁新宁广场开发了占地11万平方米的地下商城。2007年与青海的几个朋友合作,创办了青藏高原绿色肉食品公司,该公司厂区占地面积150亩,主厂房面积8700平方米,总资产上亿元,自动化屠宰生产线从法国引进,年屠宰羊100万只、牛10万只,四条分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万吨,是目前藏区技术设备、屠宰能力、加工能力、储蓄能力最先进、最规范的大型肉食品企业。从房地产领域转入绿色肉食品领域,高进明主要看好这一领域所具有的垄断性肉食品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www.xing528.com)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几年来对我国经济的内需拉动影响力最大的产业除政府行为的基础建设投资外,非房地产投资莫属。说起临夏人在青海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到曾克剑。来自和政县的曾克剑是青海省汇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青海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安装工程。这位坚韧不拔的河州汉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和超凡的组织能力,依靠大胆创新和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带领汇通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在短短16年时间里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10个公司的大集团。他先后开发建成“青海省邮政指挥中心”“青海省移动通讯公司营业楼”“大十字邮政生产楼”“汇通家园”“汇通商业广场”等30多个住宅小区,累计开发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所有开发竣工项目均一次交验合格,其中4项工程获青海省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江河源杯装饰奖,1项工程获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这样的临夏籍开发大户在西宁、贵德、格尔木、德令哈都能见到。

开发就要拆迁,而没有本钱的农民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自己的致富梦。“国家投资26亿元,铁道部、青海省和青藏铁路公司提出总体规划的西宁火车站改建工程,拆迁通过招投标方式,慎重选择了临夏州东胜拆除公司……”在4月26日青藏铁路起点站西宁火车站枢纽改造、西宁站地方配套工程开工现场,一位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得知东胜公司的董事长马国俊是东乡县达板镇人,总经理马忠华是东乡县龙泉乡人,这个公司的员工大都由东乡民工为主体的临夏民工组成。东乡拆除业经过整整一代东乡人的努力,已经占据着兰州90%的拆除市场份额。在兰州有25家由临夏人注册的拆除公司,有1万多人在从事拆除行业。今年年初,临夏东胜拆除公司经过多方竞争获得了西宁火车站重建的拆除权

拆迁还带动了由临夏人开办的废旧家具和二手建材市场。4月25日,记者来到格尔木市金峰路的三角地(当地人称金三角),是格尔木市唯一一家废旧钢材市场。这个市场占地面积20多亩,一进入市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里虽然是旧货市场,但一点不杂乱,市场里面的废旧钢材排放得整整齐齐。在现场很多人听到熟悉的乡音,就围了上来。一个名叫王么尔力的人说:“在这个市场上做生意的有40家,我们临夏县韩集镇的人就有35家,广河县的2家,积石山县大河家的1家,青海民和的2家。”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临夏清真中低档餐饮业依靠自身的优势,曾在西宁可以说是一统江湖。河州包子、河州面片、临夏臊子面、炒肉面、大卤面等在西宁拥有广阔的市场。而在此次采访中,记者看到的却与二十多年前截然不同。各种高档餐饮业鳞次栉比,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中低档餐饮店却因质量和资金问题逐渐萎缩。在格尔木的200多家清真饭馆中,打出“东乡手抓”品牌的清真饭馆就有一半以上。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与临夏有着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关系,民国设置青海省,在开发茶卡盐湖青盐和在香日德、诺木洪、希里沟等垦务时,就有临夏的军阀官商和民间小商,以及广大贫苦的农民在那里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海西,成为近代在汉朝曾垦过的土地上再次播入农耕文明的垦荒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开发柴达木兴修青藏公路、铁路的过程中,有随部队转业的一些临夏人,也有兴办农场而来的大批临夏人。改革开放后,随着兰州—格尔木铁路的开通,使大批的临夏人涌向海西,云集在格尔木。格尔木是藏区的第三大城市,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和大型“旱码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据了解,2007年格尔木市常住人口为2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达62%,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估算临夏人在3万~4万左右。如金南社区95%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这其中40%的人来自临夏。在河东农场形成的东乡村、永靖村寄居的临夏人达170~200户、800人左右。他们务农、打工、经商。一些人生意做大了去城里发展,大部分人仍在农场盼望着在当地落户。2009年海西州共有个体经营户13429户,涉及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临夏人在饮食住宿批发零售业方面因有特色而占有一席之地。由刚开始当劳务工、卖小吃、游走牧场收牛羊小本生意起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临夏人在格尔木曾一度独占钢材、建材市场。铁路开通后失去个别市场,但实力雄厚的临夏人已转入当地的房地产等行业。临夏人在格尔木目前除鼎立建筑行业,统领餐饮、扬名铁路、遍建砖厂外,还打造昆仑文化品牌,在昆仑玉经营中,临夏人三分天下有其二。天峻县新源镇城效牧民协会通过与青海省金羊商贸有限公司、临夏等7家客户一年签订了600余吨羊毛收购合同,而临夏人在海西传统优势山羊绒(年产130吨)的贩运中除包揽羊绒外,还独创了运活山羊到广东、河南等地,经育肥剪绒后再销售羊肉的新路子。随海西开发的大幕拉开,格尔木等海西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用工奇缺,且工资不菲,勤劳勇敢的临夏打工者积极参与到第三产业中。人在他乡分外亲,临夏的老乡把民族团结实实在在做到实处。如在海西临夏人开的厂子里打工,“乡亲”这一观念使临夏的打工者受到更多的照顾,一些汉族老板给少数民族的打工者开小灶、给补助,少数民族也以真情回报老板。因为地广人稀,在海西州的格尔木、德令哈等城市里,临夏人你拉我、我帮你在做同一个产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产业优势,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如房地产开发、建材、砖厂等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尤其是格尔木的废旧钢材市场,40户经营者中,38家是清一色的临夏县人。在格尔木市八一路和江源路交汇处,有一个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约12亩)的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批发交易中心市场,院内有昆仑玉石成品商铺75间,加工制造房30多间,宽敞的院子是交易玉石原材料的场地,从原料、制作到成品出售一条龙,是理想的昆仑玉交易市场。目前,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批发交易中心市场是格尔木市最大的专业化昆仑玉石交易中心,而在这个市场的成品商铺里,据老乡说临夏人的商铺就有30多家。我们在里面走了一圈,转了11家认准的铺子,结果全是临夏人开的。格尔木市开设信息部已达9家,主要为格尔木—兰州、格尔木—拉萨介绍配货,原来在青藏线上有600多辆临夏人的车辆跑运输,但青藏铁路通车后,车辆只有原先的1/3。格尔木作为连接青、新、藏、甘四省区交通运输的枢纽,带动了另一产业汽车维修业,来自临夏市城郊镇陈方村的沈海俊说起他在格尔木市的10年修车生涯感慨颇深。格尔木市处于物资集散地,地理位置好,所以维修车辆也很多,如果下同样的苦这里(格尔木市)1年可挣临夏3年的钱。

德令哈市作为海西州州府所在地,由于地广人稀,城市建设发展相对滞后。2001年,当全国房地产行业尚处于萌芽之时,来自永靖县三塬乡新建村的海有刚,却大胆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搞建设开发。

在采访中,许多临夏商人说,海西州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特别是资源开发的潜力巨大,仅都兰县就有100多家矿山开采企业。天峻县也有临夏商人在投资采矿。从德令哈招商引资项目手册来看,也以资源开发型为主。如果临夏商人能够抱团合作,矿产资源开发商机无限。

在沃野千里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共和县恰卜恰镇,除了临夏籍老板开发的黄河人家等标致性的现代时尚小区外,还有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至改革开放初期自发移民过来的农民形成的几个村落。现在也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她)们8人一组,骑着各种型号的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奔波在各个建筑工地。4月22日上午,当采访组来到一水泥经销点时,看到一辆20吨的平板货车停在路旁,由2女6男组成的装卸小组在卸货。他们将20吨大白粉用约1个小时的时间就从车上整整齐齐地码在库房里,之后,货主将120元人民币交给了他们中的负责人。据介绍,在共和县城恰卜恰镇有4个这样的装卸小组,其中3个就来自积石山县。在装卸市场来自积石山县的农民工已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尽管工作的脏累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坚强乐观。在采访中,这些女性始终未摘口罩,说是模样不好看。他们自己虽没有多少文化,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却不放松。马尔洒说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出嫁,另外一个正在上高中,如果考上大学,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大学。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地震给玉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经商的临夏籍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地震以后,我们两家就成一家人了。”邻居卓玛对救出3名藏族同胞、发放30多万元物资的临夏商人陕国林、陕国雄兄弟充满感激。当天陕国林、陕国雄兄弟俩和员工们急忙投入到救援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徒手挖掘,他们救出了卓玛的5名亲人,其中3人从废墟中得以重生。地震发生至今,受到陕氏兄弟救助的藏族同胞也不断登门道谢,在这些藏族同胞的眼中,陕氏兄弟就是玉树人,就是他们的亲人。在采访中,国雄批发部办公室里的两面锦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一面锦旗上写着“灾难无情人有情,感恩大爱永暖心”,落款是“玉树藏族州怀德儿童福利院玉树州儿童救助协会”;另一面上写着“地震无情人间有情民族团结无私奉献”,落款是“4·14地震中得到你们帮助的150户居民”。

始建于1700年的新寨玛尼石经城在地震前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由20多亿块玛尼石垒成,是当地藏族群众每天转经、祈福、积功德的地方。震后,石经城佛塔3座倒塌,5座濒临倒塌,玛尼石墙体整体坍塌,部分石刻断裂受损。永靖县古典建筑公司仿古一公司与北京北典古建筑公司承建新寨寺和嘉那玛尼堆。

玉树重建中临夏的节能环保砖也欲大显身手,目前玉树有政府批准的66户制砖厂,其中临夏人经营的有十几家。

传统百货商业,地震前结古镇有30余家,现在有副食杂货经营店100余家,仅积石山县的人经营的有26家,临夏市的两家主营批发。临夏制造的帐篷,自“4·14”后在玉树等藏区销路颇畅,一时间帐篷密密麻麻紧挨着,与平板房毗邻而建,销售点由震前三五家增至十几家,有些兼营宾馆饮食业、杂货铺等。

在藏区经商务工的临夏人很少有在藏区投资置业的,挣了钱之后基本上都返回到了临夏。而在藏区期间,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出租屋中,为满足这一需求,在藏区各地,凡临夏人比较集中的地方都有我们家乡的人经营的出租屋(小旅社)。在果洛藏族州大武镇也有不少临夏人在从事着这一生意。临夏人围绕这些小旅店而集聚,久而久之,形成村落叫“临夏村”。如果洛州大武镇的“高家村”和“水井巷”都有这样的第二称谓,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玛沁县大武镇经商务工的临夏人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地方。据熟悉这里情况的人们告诉记者,在这些旅社长期包房租住的外来生意人有上千人,多时达3000~4000人,来自积石山、东乡、和政、广河的临夏人占绝大多数,其中积石山人占70%以上。

“果洛州上有250多辆出租车,我们临夏人的就有100多辆,在出租车这一行,临夏人进入最早,人数也最多。”一位来自临夏县红台乡的出租车司机这样说。据来自积石山县吹麻滩镇的马忠林介绍,他于2006年来到果洛州后,拼凑了4.1万元买了一辆五菱之光7座小面包跑起了出租,当时果洛车辆很少,出租车不需要办出租手续,而且乘客较多,因此来果洛州的临夏乡亲们看到跑出租投资小、收入比较稳定就买了好多辆。

我们前后两次在青海去了除黄南藏族州以外的所有藏区,到处都有临夏人的身影,到处都能听到临夏人创业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开始,那就是创业从藏区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