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顾阿克塞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城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

回顾阿克塞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城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克塞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和模式引起了省内外的关注,成为了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阿克塞县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走富有民族特色的道路,大办惠民富民、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安居乐业,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民族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民族自治县。

回顾阿克塞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城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

王福文

阿克塞是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克塞县委、县政府在高度重视农牧村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于1998年县城搬迁之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统筹城乡发展纳入城乡整体规划,实现了城乡联动发展。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哈萨克族这个逐水草而居的马背民族,以其与生俱来的热情、坚毅、果敢和勤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阿克塞的人民经历了游牧—定居—城镇化的脱胎换骨,实现了“三级跳”,经历了从脱贫—小康—富裕的沧桑巨变,完成了历史性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排头兵。如今的阿克塞,农牧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高,教科文卫全面普及,民主政治稳步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富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路子。截至2013年年底,阿克塞县城镇化率达到96.09%,成为全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县。

如果说游牧民族实现定居是一种进步的话,那么一次性实现城镇化定居无疑是一次飞跃。近年来,阿克塞县累计投资近亿元资金,在县城规划建设民族新村,建成高标准牧民住宅600多套,户均住房面积达到120平方米,并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天然气“六通”。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金山小区里,阿勒腾乡哈尔腾村71岁的阿力夫斯巴依老两口在这里安享晚年生活。150多平方米的四室两厅楼房,装修得气派温馨。老人笑着说:“我们现在既享受着惠农政策,又有城里人的待遇,收入一年高于一年,现在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基本一样了。孙子上学、儿女就业、社保、医保……全都和城里人一样。现在我们县上所有的村组、社区都建设了文化活动场所,是像我们这样安享晚年的老人打牌、活动和聊天最好的去处。”

定居在县城的牧民阿拉海欣喜地说:“现在我不仅在县城里有了楼房,而且今年八月份将要搬入县里专门为牧民新修的三层别墅,这样可以祖孙三代住在一起了。”阿克旗乡多坝沟村村主任李刚说:“阿克塞县是以牧业为主的县,作为离县城最远的农业村的农民而言,我感慨万千,党的政策使我们这些农民也实现了在县城定居的夙愿。如今,我们的耕地已经承包给了别人,在县城定居的农民通过务工、承包日光温室来维持生计,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子女在县城上学也有人照顾了,现在村上40%的农民定居在了县城,我们也变身成了市民。”通过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阿克塞县98%以上的农牧民实现了在县城定居,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9.6%,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42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阿勒腾乡阿合塔木村牧民阿里别克的草场上,羊群悠闲地吃着青草。“一样的草原,不一样的生活。”阿里哈别克高兴地说,“去年,我家牧业收入超过了10万元,加上国家发放的草原生态补偿金,家庭收入达到了16万元以上。”截至2013年年底,阿克塞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7340元,位居全省前列。

“没想到,孩子上高中不但不用交学费每年还享受到政府3500元的补助;没想到,我放了一辈子羊,老了还像公务员一样拿到政府发放的养老金;没想到,现在我们牧民的生活真的和城里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更没想到,现在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农村了。”在牧民扎克西家聊天,他连用四个“没想到”表达了内心的欣喜和对党的感激之情。近年来,阿克塞县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幼儿入园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实现异地办学,学生学杂费、伙食费、交通费由县财政全部承担。

红柳湾镇卫生院医生萨那里别克说:“现在我县的医疗卫生已实现了城乡同步,为全县2150户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将全县农牧民、未享受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畴,参保率均达到99%,城乡居民不分户口差别,全部纳入医保,实行同一筹资和报销标准,县乡所有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实现了城乡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无差别’的待遇。”(www.xing528.com)

阿克塞县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打破城乡就业界限,强化技能培训,扩大和规范劳务输出。来自靖远的菜农李常学带着家人在红柳湾农业科技示范园承包了9个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这里一个大棚的投资在26万元,我们每年只付2000元的租金。”李常学说,这就等于自己只是带着技术来这里种菜,一个大棚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在这里不仅有外地来的蔬菜种植专业户,还有当地牧民,巴海就是其中一位。2011年,巴海“弃牧从耕”,告别了放牧生活,来到了红柳湾镇,当上了一位“菜农”。巴海说:“县上就业条件好,子女上学回来参加考试录用就可以参加工作了,我自己将羊群承包出去当起了农民,现在有两座日光温室,刚开始我不会种菜,全靠县上的农技人员手把手来教,如今我已经掌握了种菜的基本技术。戈壁滩上土层很薄,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无土栽培。”巴海熟练地翻看着茄子的秧苗。从牧民变成菜农,巴海的这个“角色转换”,充分体现了阿克塞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显著成效。近年来,阿克塞县先后安置解决就业635人,输转劳动力1.5万多人次,全县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阿克塞县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同步,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廉租住房分配等服务全部实现城乡一体化覆盖,“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目前,城乡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50元,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将城镇居民和牧农民同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参保率达到97.3%,人均月发放养老金265元。建成廉租住房200套, 为全县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00元。投资建设了社会福利院、老干部活动中心和民族新村社区,使全县城乡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阿克塞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和模式引起了省内外的关注,成为了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阿克塞县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走富有民族特色的道路,大办惠民富民、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安居乐业,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民族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民族自治县。

(作者系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农办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