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组织安排我到市政协工作。在我离任古浪的当天上午,我在古浪最后一次陪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晓兰,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君,市委书记火荣贵,市长李志勋再次来到黄花滩,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宽敞笔直的金色大道两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宅、学校、幼儿园、社区管委会以及广场周边的商铺拔地而起,白色的墙,红色的瓦,在空旷的沙漠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注目,村东西两侧100多米的绿色隔离带旁,几百座彩钢型养殖暖棚、钢架构塑料大棚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把整个村庄装扮得五彩缤纷,昔日的荒漠,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张晓兰书记一行先来到村西日光温室产业区。这里已建成了200多座钢架构日光温室,黄花滩感恩新村社区产业合作社党委副书记胡万年介绍到:“老百姓2012年冬下山入川,次年建棚,去年7月定植,9月收购西红柿,2个月时间,一个棚平均收入在万元左右,种的好的棚收入在1.3万元,种的较差的也有5000~6000元的收入,平均是山旱地收入的30多倍。现在刚刚收获完西红柿,正在运肥整理土地,准备定植第二茬作物,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已引进北京丰民同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和收购销售,计划定植西瓜和种苗,预计一年定植2茬,每棚收入至少在2万元左右。”听了介绍,省、市领导都十分高兴,提出要到搬迁老百姓的家里看看。穿过硬化整洁的村道,我们来到原黄羊川镇尚家沟村民陈根元家,他家居住在感恩新村社区47号居民区,儿子、儿媳、孙子三代5口人,5间砖瓦房明亮宽敞,会客厅、主卧室窗明几净,还建了卫生间和洗盥室,屋内液晶电视、双扇门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2012年11月从海拔2800米左右的黄羊川镇尚家沟村搬迁至黄花滩后,按当初政府制定的“322”产业结构规划,先建了1座钢架式日光温室,定植西红柿,一年两茬,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当张晓兰书记问道:“搬迁下来生活过得怎么样,还满意吗?”这位年近60岁的农民神采飞扬地说:“搬下来好。搬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收入增加了,我们生活方式也变了,以前在山里生活,条件比这差很多,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每天出门死气沉沉,见不到几个人,现在选择留家创业致富的年轻人多了,条件改善了,村子里也热闹起来了,最大的变化是人们的想法在变。以前我在山里种10多亩山旱地,天天盼着天下雨,累弯了腰,一年到头收入也就千把元钱,现在种地再不看老天爷的脸色,轻松自在,收入还过万,人们一天劳作下来,晚上还有精神在广场上跳舞唱歌了。” 张晓兰又问他下一步有何打算时,他说明年响应政府号召,再种2亩多经济林,建1个畜棚,盖几间新房,家庭收入就能达到4万元左右了。从陈根元家出来,在大巴车上火书记又向省领导介绍了全市南部山区7.2万贫困人口下山入川,大力发展主体生产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年入川、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宏伟设想。省市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认为这是多少年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创新扶贫机制的大手笔,也是改变数十万老百姓贫困生活现状,与全省、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的切实有效的路子。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从2011年秋市委火书记找我谈话,交代三件大事,上任古浪县委书记,到今天最后一次陪省、市领导调研,时间已过去了近三个年头,下山入川工程实施也有两年有余,在这项工程建设的坎坷岁月里,我亲眼目睹和深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坚强决心,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对古浪困难群众难以割舍的情感,对这项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鼎力支持,对县委、县政府及党员干部的关怀和企盼。在沙漠荒原上,丛岭沟壑中,产业园区和农户家里,无不留下了他们深情的足迹、谆谆的教诲和亲切的关怀……
至2014年春,在132公里的风沙线上,以金色大道为交通轴线,先后建成了感恩新村社区、阳光新村社区、富康新村社区、金滩村、黄花滩村、马路滩村、高峰村共7个移民村,使南部山区4405户21270名贫困群众下山入川。62.48公里的水利骨干工程成功通水,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支渠8.05公里,铺设供水管道260.38公里;配套主干道路16.5公里,硬化次干道及巷道70多公里;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55公里,0.4千伏供电线路33公里,变压器35台;完成工程治沙1000亩,社区及周边绿化3500亩,通道绿化5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85万株。至此,3.67万亩沙丘、荒滩变成了良田,7个移民村累计建成日光温室490座、养殖暖棚7848亩,发展特色经济林4430亩,牛羊存栏量10.3万头只,出栏量6.3万头只,獭兔存栏量2.4万只,出栏量1.3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1200~1600元增加到搬迁后的5000~6000元,增长3800元左右,比全县平均水平3940元高出27%~50%,入川群众走上了易地脱贫致富的路子,形成了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区。(www.xing528.com)
当今武威,这一曾经在几千年前向外敌耀武扬威的地方,正在掀起一股在开放、开发中前所未有的武威威武、转型跨越的建设大潮,万人下山入川工程的大幕刚刚拉开。移民搬迁、产业培育,真正实现“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还有很多路要走,并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永远走到底。
(作者系武威市政协副主席,曾任古浪县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