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贫困到小康,新疆移民群众的成功故事

从贫困到小康,新疆移民群众的成功故事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移民群众在新疆务农务工,子女在团场学校上学,毕业后在新疆就业,与迁出地相比,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彻底改变老家“晴天一身土,下地两腿泥”的生活现状。同时,异地移民可以带动乡村邻里、亲朋好友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移风易俗,促进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从贫困到小康,新疆移民群众的成功故事

宏大的移民工程,给我们临夏州的贫困群众,以及移出地区其他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是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贫困群众通过移民,在异地他乡通过辛勤劳动,重建家园,稳定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移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群众基本实现了“一年安家,二年脱贫,三至五年致富”的目标。以新疆建设兵团一三○团和一八四团两个基地为例,移民的人均纯收入达 3323 元、人均占有粮 680 公斤,家家粮满仓,户户有存款,大部分移民群众买了新房,普及了家电,购置了摩托车及其他农机具。目前,移民户有的承包经营土地,种植棉花蔬菜、瓜果,有的搞起了规模养殖,有的搞运输经商,有的从事建筑和劳务服务,收入都比较可观。移民群众深深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移民政策好,使他们走向了幸福路。有的移民每年从家乡组织带领邻里乡亲、亲朋好友去新疆打工,甚至安家落户,形成了“移出一户,宽松两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二是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坚持实施劳务移民工程,世世代代固守在穷山沟里抱着“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小富即安”观念的农民,如今树起了异地开发求生存发展的新观念。群众在新的环境里不但锻炼了才干,增长了见识,而且积极转变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努力学习新的生产技能,发展机械化、特色化农业,在异地过上了新生活。如永靖县新寺乡朱克辉,全家四口人, 2008 年迁到新疆建设兵团一八四团,承包土地20亩。他一改过去死守一地,固守一业的经营方式,农商并举,在种好经济作物的同时,积极务工经商。2009、2010两年种植棉花收入7万多元, 2009年搞长途贩运收入5万多元。移民群众在新疆务农务工,子女在团场学校上学,毕业后在新疆就业,与迁出地相比,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彻底改变老家“晴天一身土,下地两腿泥”的生活现状。(www.xing528.com)

三是有力推进了迁出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施异地移民有效地缓解了迁出地人口、土地、资源压力,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方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政府扶贫攻坚压力,更好地聚集物力、财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异地移民可以带动乡村邻里、亲朋好友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移风易俗,促进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我州农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3亩,移出部分群众后留下来的耕地由留居者耕种或退耕还林,使留居者占有的土地相应增加。我州永靖县东西山区近年来迁出移民1万多人,可留出耕地3万多亩,迁出地群众人均占有粮和人均纯收入都比以前明显增加。同时,移民迁出后,迁出乡、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25度以上的山坡地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保护了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通过异地移民的逐年开展,初步缓解了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了不堪重负的生态压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作者系临夏州政协副主席、州工会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