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四级名录体系,提升管理效率

完善四级名录体系,提升管理效率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05年起,甘肃开始积极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普查基础上,开展省、市、县各级名录的申报命名工作。2005年7月20日,文化厅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两年公布一次的规定,上报

完善四级名录体系,提升管理效率

从2005年起,甘肃开始积极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普查基础上,开展省、市、县各级名录的申报命名工作。

2005年5月,省文化厅下发《关于抓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及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甘文厅〔2005〕65号)。2005年7月20日,文化厅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2004年全省保护工作会议启动了保护工作,这次会议则是将保护工作推向深入。在这次会议上,各市州文化局负责人根据甘文厅〔2005〕65号文件精神,各地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认真整理项目资料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会议上有13个市、州上报了当地代表作项目。2005年8月,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关事宜的通知》,“保护工程”办公室根据各地汇报的项目整理出了一份清单,组织专家进行认真论证,最后确定了甘肃省拟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初选名单,并将初选名单作为通知附件下发,要求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做好项目文本和录像片及其他材料的制作工作。由保护工程办公室负责材料的初步审核及材料制作的修改、指导工作。由于是第一次做申报工作,各基层单位没有经验,包括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也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扰,期间不断向文化部、国家中心以及专家们咨询。比如,兰州羊皮筏子项目应该作为民俗类项目还是传统技艺类项目申报,当时就很困扰。到2005 年9月初,保护工程办公室将各地申报材料整理汇总后提交部门联席会议和专家委员会评审、论证,最后确定了兰州太平鼓、陇剧、岷县巴当舞等51个项目作为申报第一批国家名录的项目上报文化部。“保护工程”办公室将申报项目文本、录像片统一制作后,谢艳春、金炜和我于9月23日乘火车将材料送到文化部。记得当时我们的住宿标准是20元,送完材料后,就到处找符合标准的地下室住。第二天参观完天安门后返回兰州。因为没有编制,2005年,张东、金炜先后返回原单位,谢艳春同志2005年年底调往陕西工作,我继续留在“保护工程”办公室工作。直到2008年,省编办同意在省文化馆加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与文化馆合署办公。2009年初,我回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后又被间断借调到文化厅几次。

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甘肃凉州宝卷、酒泉宝卷、格萨尔、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庆阳唢呐艺术、永登苦水高跷、兰州太平鼓、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道情戏、陇剧、环县道情皮影戏、凉州贤孝、河州贤孝、兰州鼓子、庆阳香包绣制、酒泉夜光杯雕、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共23个项目名列其中。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名录项目具体评审标准是: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传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根据文化部要求,省文化厅精心组织开展了我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

为做好申报工作,省文化厅及早安排部署,于2007年3月份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从进入第一批省级名录的项目中选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申报。4月15日至18日,省文化厅邀请相关专家就申报工作对各市(州)文化出版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做申报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截至5月底,各市(州)陆续上报62个项目的申报材料,省文化厅组织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审核、指导、修改。6月19日至20日,省文化厅组织召开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就各地上报的62个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初步确定保安族口头文学、华锐藏族民歌、文县傩舞—迟哥昼、甘肃秦腔、庆阳剪纸、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甘南藏医药、泾川西王母祭典等,共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等10大类的54个项目作为我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报项目。6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召开了由省文化厅、财政厅发改委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民委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参加的甘肃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审核会,审核了上报项目,并对部分材料不完善的项目(文本、录像片)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专家和成员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省文化厅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材料进行了完善和改进。最后报省政府批准后上报文化部。与第一次申报相比,这次申报从区域上,增加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金昌市的项目;从项目类别上,增加了杂技与竞技和传统医药项目;从项目整体上看,突出了少数民族项目,共有25项,占全部上报项目的46%;从申报材料来看,文本和录像片的质量较第一次都有所提高。

由于6月28日是文化部规定的最后上报期限, 6月28日凌晨申报文本才从印刷厂出来,时间紧迫,当天早晨七点钟我和社文处薛占平将所有申报材料装箱后赶往机场。到北京机场有一个小插曲让我终生难忘。在机场托运行李的传送带上,我们装材料的一个纸箱不慎被人拿错了,而剩下的,是一箱西红柿。当时,我们的紧张无以言表,急忙和机场方面联系,通过机场好不容易联系到拿错箱子的乘客,是一个老太太,彼时她已将我们的材料带回了家,后来机场派人将我们的箱子重新调换了回来。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使得我以后每次托运行李都在箱子上做很明显的标记。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两年公布一次的规定,上报项目经过层层论证、审核,最后报国务院批准公布。2008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天祝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岷县洮砚制作技艺、卓尼洮砚制作技艺、西王母信俗、西和乞巧节、裕固族服饰等30个项目入选其中。(www.xing528.com)

2009年7月,甘肃省文化厅下发《关于转发<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宜的通知>的通知》(甘文厅明电发〔2009〕18号),这次材料要求更严格,时间更紧迫,要求各地8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初步审核,并进行修改、指导。后经专家论证评审,我省共有99个项目材料于9月28日报送文化部。后文化部对大部分项目提出修改意见,省非遗保护中心针对文化部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各项目申报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在2009年12月份将修改后的材料提交文化部。201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甘南南木特藏戏、秦安女娲祭典、岷县巴当舞等8个项目入选其中。

2013年9月,文化厅根据文化部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的工作的通知》,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决定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落选的91个项目中选定45项作为重点推荐项目。这次申报不同于以往的是在申报技术操作层面,要求进行网上申报。文化部根据网上平台对申报项目的材料进行审核。12月3日,省文化厅向文化部提交了申报材料。2014年7月,张家川花儿、永靖生铁铸造技艺、通渭影子腔、岷县青苗会、天水丝毯织造技艺等7个项目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

2006年9月3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公布甘肃省人民政府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甘政发〔2006〕18号),共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等10大类85个项目入选其中。2006年12月,甘肃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建立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尽快建立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2007年1月,甘肃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做好第二批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全省14个市州除嘉峪关市外都申报了项目,共上报项目171个。保护办公室将上报材料汇总后提交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88个项目通过评审后上报省政府。2008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公布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共有88个项目入选。2010年4月,甘肃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申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材料的审核、指导修改、汇总。2010年年底,省文化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14个市州申报的209个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审议,经过认真评审和认定,提出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111项,并对推荐项目进行了公示,2011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公布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甘政发〔2011〕34号),共有111个项目入选其中。

从2007年开始,各市(州)、县(区)也都由各级人民政府公布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至2014年11月,甘肃省经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名录有61项,公示7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多个门类。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名录项目共有333项。全省有市、州级名录1234项,县、区级名录项目2422项。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从2006开始,中央财政对甘肃国家级名录项目及传承人保护经费逐年增长,到2014年增加到2210万,中央财政对甘肃省国家级项目及传承人保护经费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省级财政从2005年开始每年专项经费150万元,2012年增长到700万元,2013年增长到1064.5万元,2014年110万元,从2004年投入50万元启动经费至今,已累计投入近4000万。通过名录的申报这一工作程序,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反过来,随着申报工作的推进和申报项目的增加,以及对国家对文化投入的加大,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持续投入也为名录体系的建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