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滋养教育的普九经验:珍贵财富

滋养教育的普九经验:珍贵财富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双线三级”责任制。实施“两基”攻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场涉及千家万户、牵动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省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国家教育项目强力支撑的结果。甘肃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2006 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订。

滋养教育的普九经验:珍贵财富

1.领导重视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保证。我省能够取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场战役的胜利,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级党政重视教育、支持教育。2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兴省、兴市、兴县战略,全力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优先安排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优先保证教育,在政策优惠上优先考虑教育,特别把“普九”作为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双线三级”责任制。坚持“宣传、组织、扶持、考核”八字方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变压力为动力,变难点为亮点,强力推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提高。

2.人民支持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坚强后盾。甘肃教育事业能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也是人民苦心、甘心支持的结果,是千百万人民的艰苦创业为甘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集万民之力、兴千秋大业”成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今天想起来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群众集资办学,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体现。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人民群众投入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场历史洪流中,捐资金、出劳力,为学校建设提供方便,用自己最质朴的行动为教育奉献爱心

3.广泛参与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基础。实施“两基”攻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场涉及千家万户、牵动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基础。在“普九”工作中,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义务教育法》,使社会各界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还深情于人民、献终身于教育”等观念深入人心。甘肃省直机关、甘肃省内大中城市和甘肃省教育系统分别建立了对口支援项目,省教育厅三位一体”(教育厅机关一个处室、一个直属事业单位、一所高校,三家联合对口支援一个县)支援“两基”攻坚县。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本着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智献智的原则,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大力发展教肓事业。天津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给甘肃教育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著名企业家邵逸夫李嘉诚王永庆等慷慨解囊,不惜重金支持甘肃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宗教界人士动员信教群众送子女上学,劝返适龄儿童入学,为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进程就有可能要推迟,就没有今天的“普九”。在兴教助学中表现出的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动人景象,既是陇原儿女品格的展现,又是甘肃精神在教育战线的弘扬。

4.项目实施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力支撑。发展抓项目,是推动甘肃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省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国家教育项目强力支撑的结果。“九五”以来,甘肃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多方争取国家教育项目和国际援助,先后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二期项目、危房改造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国债项目、援藏教育项目、中欧项目、中英项目、联合国教科文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大项目20多个,总投资约24亿元。各类国家教育工程项目、教育贷款项目和海内外资助项目的实施,使甘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时期,撑起了甘肃教育的一片蓝天。各类教育项目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积极性。中小学校舍面积由1986年的1048.24万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381.83万平方米,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5.深化改革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大动力。甘肃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1985年,中央作出了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决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这一体制极大调动了县、乡政府和广大农民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投入、经费投入、工作投入、情感投入、劳动资源投入等多重投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办学条件的大改善和义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务院就义务教肓管理体制又作出了重大调整,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启动了“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上收到县管理,工资由县统发改变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从2006年春季开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确保了义务教育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才有今天教育发展的蓬勃生机。(www.xing528.com)

6.依法治教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可靠保障。事业要发展,从根本上要靠法治。1986年7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2006 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甘肃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出台配套法律法规,用《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指导思想和行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残疾儿童和女童受教育问题,维护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中,我省努力建立完善并有效落实了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及“义务教育证书”制度、“两基”督评验收和表彰奖励制度、义务教育监测和“两基”年检复查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钢性工作措施,始终坚持“提前介入、务实指导、全程跟进、动态验收、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有效地推动了“普九”进程,巩固了“普九”成果。

时光如驰,抚今追昔,回顾2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普九”之路,我心潮澎湃,思绪难平。再多的文字,也难以表达我对陇原大地的挚爱;再美的语言,也难以表达我对教育事业的深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创造教育公平,让陇原大地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萦绕心头、殚精竭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作者时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