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龙江:禁砍令后的绿色崛起与劳务经济的出路

白龙江:禁砍令后的绿色崛起与劳务经济的出路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白龙江林管局是第一把斧头,地方上成立起来的林业局是第二把斧头,当地老百姓是第三把斧头,许多人都把木头当成了一块肥肉。中央痛下决心,实施天保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绿色,从人们的房前屋后延伸向山冈田野,染绿了白龙江两岸。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势,不断发展劳务产业,壮大劳务经济,使劳务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白龙江:禁砍令后的绿色崛起与劳务经济的出路

赵桂芳

常听外地朋友调侃舟曲:“舟曲穷啊,听说那里最金贵的就是土地,而且舟曲还有人晚上‘偷地’,因为舟曲人的地就是石板上倒一背篼土,然后在那上面种玉米,只要把那一背篼土偷走,就把地给偷走了。”舟曲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稀缺是事实,但也没这么玄乎呀!

当自己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我们舟曲的自然、环境、人口和资源等问题时,就不再义愤填膺了。作为西部国家级贫困县,舟曲的贫困成因复杂,扶贫攻坚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纵观扶贫攻坚30年以来,尤其是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4年以来,感受到山绿了、水清了、路通了、灯亮了、有钱了,舟曲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党的各项好政策仿佛一轮金色的太阳,照耀在美丽的藏乡舟曲,幸福鼓荡在心间,像一片无边的海。

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的曲告纳,那里青山环绕,鸟语花香。生活在那里的人常常是坐在苍翠的树林里,从鸟声中入睡又从鸟声里醒来。村庄的背后是神山。神山上的林木就是护林,那里的树木是人和神共同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去破坏,就是砍一根树枝也不行。等父亲把五彩丝线缠绕在那棵指定的大树上,作为山神的腰带,再将一把木头做的宝剑插上去之后,四叔和堂弟们点燃柏香升起袅袅的桑烟,我们磕头跪拜将许多心愿说给山神听,然后燃放鞭炮,将一沓沓印有经文图案的隆达在青色的桑烟里放飞,一声声“拉迦鲁”(意即“神必胜”)回荡在大山里,感觉青山绿水才是幸福的源泉。

小时候,我们最熟悉的风景就是一车车运往远处的木头。东风车、解放车,用粗壮的钢丝绳捆住整车的原木,那些车辆排着长龙,东看不到头,西望不见尾,像极了在地面上蠕动的甲壳虫,浩浩荡荡驶向山外,没白没黑。来自东北、河南、河北、四川、安徽等地的林业工人,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拿着板斧和电锯进林采伐,伐木场堆放着一座座小山似的木头,那就是战果。公路上运出去的木头大约都去了兰州天水、西安等地,还有顺着拱坝河漂流而下的木头,则会一直放到文县碧口才被打捞上来,那些木头基本全都去了四川。当然,为了木头丢性命的人也不少。

等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上的男生都已经开始纷纷退学,转而去做木头生意了。那时候干部月薪一百多,连二百块也不到,我的同学只要避过林业警察的巡查刹风,一夜贩运两架子车木头,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取二百元钱,短浅的目光看不到长远的未来,只觉得兜里有钱,能够去毗邻的陇南潇洒快活,那才是真本事。

我们看着森林被人们成片成片地剃成了光头,心痛不已。当时,白龙江林管局是第一把斧头,地方上成立起来的林业局是第二把斧头,当地老百姓是第三把斧头,许多人都把木头当成了一块肥肉。法西斯式的野蛮采伐,滋生了腐败,更滋生了一批暴发户,在利益面前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林区的暴发户和临近县市里的暴发户们,过起了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www.xing528.com)

1998年夏天,南方发生了千年不遇的水灾,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赴灾区抗洪救灾。也就是这一次水灾,让全国上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长江上游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央痛下决心,实施天保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那些靠山吃山的人们眼前一片茫然,扔下了书本没有了知识和技能,就是外出务工也不知道怎么挣钱了,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阵痛。

2000年1月,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包括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绿化荒山荒地,对陡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等。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国家调来了树苗,给长江上游的人们发放粮食和补助款,加快了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的脚步。绿色,从人们的房前屋后延伸向山冈田野,染绿了白龙江两岸。时任舟曲县坪定乡人民政府乡长的马小元,带领群众在尖山子梁上种植云杉树349亩,在柳坪村背后的上荒山种植云杉、落叶松油松545.6亩,陆续实施退耕还林3744.9亩,还为坪定乡的老百姓拉通了照明用电,修建了通村公路,并引来山泉解决了4000多群众的饮水问题,为坪定乡的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空前地重视起来。因为教育水平落后和由此带来的人们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2004年以来,以“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题的“两基”攻坚,迅即在舟曲全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那些当年扔下书包去贩运木头的人们,把孩子的教育问题摆在第一位,纷纷送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曲告纳乡盖欧村的藏族老阿妈南杰措说:“现在的娃娃多享福啊,国家不要一分钱给教书,还发鸡蛋、面包,连住校吃饭都不要钱,这样的好政策上哪儿去找啊?我都觉得,自己出生太早了,要能赶上现在的好日子,我也不可能是睁眼瞎呀!”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中组部和各帮扶单位对口帮扶的大好机遇,按照“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思路,大力实施“百名干部外出挂职、千名干部外出培训、万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工程,切实增强了扶贫开发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县扶贫办加强与东方学院等有培训资质的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利用技术培训大篷车进村,开展各种实用专业技能的培训,将“苦力型”劳动力变成了“技能型”劳动力,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势,不断发展劳务产业,壮大劳务经济,使劳务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前,那些在丛林里挥动板斧砍伐木头的人们,如今上新疆、内蒙古,下深圳、江苏,到建筑工地、车间、码头,寻找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年终回家每人总会带来在外务工赚来的血汗钱,少则一万、两万,多则三万、五万。邻居家小儿子经过培训学习,在新疆开塔吊,包吃包住月薪五千元,回家对自己做公务员的哥哥说:“你跟我去新疆开塔吊吧,明年人家说可以给我涨工资,我能拿6000元呢!你那工资才3000多,不如跟我干。”当哥的,只是笑笑,自然不会跟他开塔吊去的。

如今,驱车回到曲告纳老家,一路都是闪着黑色光泽的柏油马路。一条条盘山公路,蜿蜒通向高山之上的村庄。大街小巷全被水泥硬化了,晴天雨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再也不见了往日的泥泞。青砖红瓦的农家院落里,洗衣机嗡嗡旋转着清洗衣裳,拧开水龙头就是哗哗流淌的清泉水。旋耕机代替了耕牛,兰驼王代替了骡马。山野里,不见了土山羊的踪影,政府倡导封山禁牧,大力淘汰土种山羊,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饲养在圈舍里的品种羊

山绿了,水清了,当年的伐木工变成了育苗工,就连当地群众都学会了育苗技术,在大山里安安静静地种起了云杉树。一片片退耕还林地块,宁静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核桃已经开始挂果,杜仲也可以剥皮采收了。那些人工种植的油松、落叶松早已蔚然成林,鸟雀在林中欢快地歌唱。惠风吹过龙江岸,经幡猎猎,桑烟袅袅升起,祈祷幸福、平安的隆达在青烟里翻飞,祈祷在党的恩泽之下永远幸福安宁。

(作者系甘南州舟曲县坪定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